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合肥实践

2021-10-14 08:07陈兴鹏江涛
速读·下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合肥市合肥特色

陈兴鹏 江涛

◆摘  要:本文从理论武装、宣传阐释及指导实践三个维度,分析了合肥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取得的发展成效,总结了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合肥实践,提出了实施对标战略、增进民生福祉、创新宣讲形式、细分受众群体、优化保障机制等对策。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合肥市

“十三五”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亲临合肥,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各项事业跃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和全国各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样,合肥能有今天的新貌,最根本的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

一、合肥市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主要做法

合肥市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强大思想武器,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统筹抓好大学习、大宣传、大调研、大培训、大落实。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内化于心,始终在“领会精髓”上下功夫

采取中心组学习、集中宣讲、微宣讲、艺术宣讲、主题宣讲等多种形式,打响“理响合肥”宣讲品牌,定期开展干部群众宣讲学习班,对全市党员干部集中培训。合肥市“理响合肥”全媒体宣讲团在2020年度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评选中,荣获“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要求科级以上干部在“驻点日”和广大群众进行“面对面”宣讲,动员全体党员不拘地点和时间积极主动开展“微宣讲”,通过与广大群众零距离交流,促使理论宣讲更接地气。精心组织“举旗帜·送理论”专题宣讲活动,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精髓要义,大力举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主题活动。组织全市社科界总结成功宣讲经验,并在“学习强国”等平台上推出高质量的理论成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达到内化于心的效果。

(二)外化于形,始终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

依托各级党校、党委讲师团以及各社科研究机构的力量,开展“飞入寻常百姓家”宣传活动,面对面与基层群众互动交流,为他们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确保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合肥日报》开设了“理响合肥·思想专栏”、《合肥晚报》开设“理响合肥”理论专版,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整合了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生动活泼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人学、天天见、处处用”。2020年4月10日,“学习强国”合肥学习平台正式上线,作为安徽省首家市级学习平台,合肥学习平台依托“学习强国”全国学习平台技术架构,充分展示合肥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

(三)固化于制,始终在“构建机制”上下功夫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常态化、教育持续化、理论内心化,还需固化于制,构建科学完善的“长效机制”。在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过程中,合肥市始终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基于这一思想内涵开展了学习研讨会,大力推动思想的制度化、持续化、常态化。合肥市开展了《中国梦》诗朗诵、《喊一声王家坝》歌曲比赛、弘扬“王家坝精神”活动,举办了主题书法展,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党支部、进校园、进企业、进校区等,既有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又有自下而上的积极参与。

(四)实化于行,始终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

在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后,合肥市就出台了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强调要学用结合,全市兴起了学用这一重要思想的热潮。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利用这一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时刻检查自身言行,自觉为推动合肥市更好更快发展做贡献。充分发挥这一思想的指导作用,牢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等机遇,自觉为合肥推动“五高地一示范”建设而努力奋斗。利用先进的指导思想,坚定理论信心,积极开展课题攻关,敢于攻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提出科学的举措,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合肥的生动实践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的效果最终要靠发展的成果来检验。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合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开拓创新,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奋发有为推进全市各项事业发展。

(一)党的建设全面推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先后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和“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个以案”系列警示教育,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断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党内政治监督谈话创新开展,省委巡视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监督网加快构建,形式主义官主义整治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一体推进,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不断完善。

(二)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全市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1万元,五县(市)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省前六,四城区跻身全国百强,国家级开发区争先进位。创新实施重点产业“链长制”,战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16.4%,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51.6%。京东方面板出货全球领先,长鑫存储实现量产,维信诺柔性显示产线点亮,联宝科技率先跨越千亿,联合利华成为全球“灯塔工厂”,中国声谷实现“双千”目标。蔚来中国、欧菲光产业园、神州数码等项目落户合肥。

(三)创新水平显著增强

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平台获批落地,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墨子传信、悟空探秘、热核聚变、铁基超导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合肥滨湖科学城实质运行,安徽创新馆建成使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入列首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芯屏器合”“集终生智”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前十,跻身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原始创新由“跟跑并跑”逐步向“并跑领跑”转变。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逐步向创新驱动转变。

(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全面加強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实现历史性进步。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致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一批百姓家门口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投入使用。入选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多次荣膺中国最爱阅读城市,法治合肥建设全国先进,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人防民防、防震减灾、科普、气象、档案、保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实现新进步。

(五)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出台《关于合肥市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创最优营商环境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办事不跑腿”城市、2018营商环境省会十佳城市、首届中国营商环境评选进步奖第1名、全国7个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非常高”的城市之一。实施创优营商环境攻坚,“最多跑一次”、一日办结率、全程网办率实现100%,服务窗口7×24小时不打烊,政务环境位列全国第三。连续三年成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同时也清醒看到,合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综合实力、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供给、城乡区域发展等方面还有弱项。

三、对策建议

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必须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在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征程中当好标杆、做好示范,在“两个坚持”、“两个更大”中勇当先锋、勇创佳绩。

(一)实施对标战略

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悟出坚定的理想信念、深远的战略思维、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科学的思维方法。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把“两个维护”始终体现到工作中。充分认识与沪苏浙发展差距,破除思维定势、路径依赖,主动激发全市干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在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创新驱动、生态环保、城乡建设、公共服务能力、重点发展平台、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与沪苏浙开展全方位的对比、对接,主动迎接沪苏浙中心区辐射,明确部分指标,力争缩小差距。

(二)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升级扩大有效供给,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公共服务标准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和发展需求。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完善商品流通渠道,推动传统商业综合体创新转型,鼓励电子商务、农村电商、特色新兴商业模式大发展,增强商品消费供给能力。加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衔接统一,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结合合肥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加快部署实施人口现代化战略,着眼提升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维护人民健康促进人口代际平衡,更充分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口红利在质量方面的体现。

(三)创新宣讲形式

全面整合各种资源,不断创新宣讲形式,灵活运用宣讲手段,构建“嵌入式”“互动式”宣讲模式,做活宣讲载体,做深宣讲主题,提高宣讲效果。一是做活宣讲载体。通过“两微一端”、通俗读本、新闻专题、主题报告、专题讲座、文艺汇演等方式,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效果。二是做深宣讲主题。利用小切口、小故事展现大主题、大道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以“我最喜爱的一句话”为主题,开展宣讲活动,积极组织业务精的宣讲员和宣讲团下基层,深入农村第一线,开展对口宣讲,扩大宣讲影响力和覆盖面。用“小故事”讲活“大道理”,打通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向群众讲述学习的心得感受,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将“天线”接上“地气”,推动这一思想深入基层。

(四)细分受众群体

提高群众接受意识,确保全面深入学习,编写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分众化报告。积极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理论宣讲、“党员活动日”、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对于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的党员干部,可以实行一对一辅导;对于村级党员,可以采取通俗易懂的故事形式讲解;对于在外务工的党员,可以利用“两微一端”“学习强国”等平台,定期推送学习内容。基于互联网,将青年学生作为重点教育对象,打造学习教育主阵地,构建“云课程”,让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主题,运用新媒体平台、思想政治课、党团活动,向高校青年学生传播这一思想的理论精髓,促使他们自觉将这一思想应用到实践中,推动新时代新合肥的现代化建设。

(五)优化保障机制

构建系统严密的长效责任机制,推动全市思想宣传工作者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在行动上,切实增强自觉性,提高业务水平和落实思想的能力,在宣讲时,不能仅讲大道理,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脚踏实地,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构建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遵循考核评估思路,准确把握考核对象,科学设置考核指标,细化考核评估标准。推动全市社会优秀成果评奖向理论宣讲人才倾斜,做好全市理论宣讲人才评选,形成良好的宣讲氛围。鼓励宣讲人才不断学习成长,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构建完善的奖惩机制,树立典型,落实责任,促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8.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

[4]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9.

[5]中国共产党合肥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决议(中国共产党合肥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2020年10月26日通过).

[6]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合肥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作者简介

陈兴鹏(1986-),男,汉族,安徽亳州人,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产业创新、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等。

江涛(1984-),男,汉族,安徽安庆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党史、思想政治教育等。

合肥市社科联(市委讲师团、市社科院)2020年度社科理论工作课题

课题来源:合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课题名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课题编号:SKLLGZKT202007

猜你喜欢
合肥市合肥特色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合肥市朝霞小学
完美的特色党建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生态合肥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