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无聊感与隐性逃课: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

2021-10-14 11:38段海丹汪滢
电化教育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手机依赖大学生

段海丹 汪滢

[摘   要] 为探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问卷与大学生隐性逃课问卷对4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21.0及PROCEESS插件和Amos21.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聊感与隐性逃课呈正相关,手机依赖在无聊感与隐性逃课之间起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无聊感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隐性逃课行为,并且会通过手机依赖间接导致隐性逃课现象的增加。建议未来在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预防和干预中,除了改善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直接因素,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降低学生的无聊感,还要加强对手机使用的科学管理:根据需要,既可提倡无手机课堂,也可充分发挥手机的互动功能,增强教学的交互性,以减少、消解隐性逃课行为。

[关键词] 大学生; 无聊感; 手机依赖; 隐性逃课; 无手机课堂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段海丹(1985—),女,河南驻马店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心理认知和行为研究。E-mail:duanhaidan@163.com。汪滢为通讯作者,E-mail:sakura_pku@163.com。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逃课现象一直是高等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有研究者将逃课行为分为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显性逃课是指学生在未请假的情况下,没有按照学校要求的时间和地点去上课的一种旷课行为[1]。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会妨碍高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为了应对显性逃课行为,高校纷纷通过扣学分等监督机制来杜绝显性逃课现象的发生。然而,相对显性逃课,高校教学中隐性逃课的现象也很普遍,隐性逃课是相对于显性逃课而言的,指学生不参与课堂教学,从事与教学无关事情的旷课行为[2-3]。大量关于隐性逃课现象的研究表明,隐性逃课的形成因素较多且广泛,并且比显性逃课更难管理[4-7]。有学者把隐性逃课行为分为三类,即无聊型(如玩手机、发呆、想事情)、娱乐型(如聊天)与学习型(如课上学习其他科目),诸如此类的隐性逃课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效果以及教师的上课积极性[8]。有研究还发现,隐性逃课行为还会使个体体验到更多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9]。还有研究调查了学生隐性逃课行为的表现, 结果发现,学生隐性逃课行为中选择玩手机的人数最多,高达40.97%~49.40%,其他依次为阅读书籍、睡觉、发呆等[10] 。综上可知,有关隐性逃课的研究,关注的重点主要是隐性逃课行为,并且仅停留在现象描述及对策探讨的层面,而缺乏对心理机制的探讨。因此,探讨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于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更有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已有研究表明,隐性逃课现象主要由内部因素(自身因素)與外部因素(指导管理、课程设置及教师因素)造成[4-7,11]。研究显示,21.5%的学生缺乏学习的动机和兴趣[12]。尤其是进入大学后,可供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而且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使用达到全覆盖,高校学生“手机不离手”的场面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场面也延续到了课堂上,表现为很多学生通过玩手机消极地面对新环境;还有些学生因为跟风填写志愿,导致自己并不喜欢所学专业,于是选择逃课来逃避现实[4-7]。有研究认为,教师在教学任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生隐性逃课原因分析中教师素质的归因最高[11],所以,教师的素质应该是大学生逃课的重要原因,有的教师缺乏教学能力,对专业知识没有很好地掌握和研究,只会照本宣科,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的互动[13]。这些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增加了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概率。然而,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更需要深入探讨。有研究显示,大学生无聊感能显著预测其手机依赖水平[14],该研究认为,课堂本身的乏味和无聊是导致学生产生逃课心理和逃课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研究发现,手机依赖对隐性逃课有影响,并且“手机娱乐”已成为隐性逃课行为的主要活动[15];也有研究提出,无聊倾向与青少年逃学、辍学、适应不良、网络成瘾等不良行为显著正相关[16-18]。综上可以推测,无聊感和手机依赖是造成隐性逃课的重要原因。

三、理论依据及研究假设

本研究认为无聊感、手机依赖是影响隐性逃课的重要因素,并根据认知行为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构建中介效应模型。

(一)理论依据

1. 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是由Michel & Shoda于1995年首次提出,该理论强调,情感是内心的体验,认知决定着行为的产生,该理论在心理干预和治疗领域也很受关注,它强调的是有时限、以教育为导向的治疗过程,强调服务对象在治疗内外的积极主动性,强调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个体的情感和行为[19]。有研究在追踪隐性逃课的原因时提出,无论是影响隐性逃课的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都给学生带来了无聊的情绪体验,而这种情绪体验会进一步导致手机依赖,进而引起隐性逃课行为[14]。

2. 成就动机理论

Atkinson将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进行了扩充,他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即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20]。一方面,手机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功能,且这些功能大多较易完成,这自然吸引了很多学生,因为它不仅能够补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未被满足的成就需求(追求成功),还能减少课堂无聊感(避免失败);另一方面,人们经常有意识地避开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情感。因此,面对不感兴趣的专业和无聊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玩手机逃避课堂。此外,在手机依赖心理机制的研究领域,无聊感的作用也开始受到关注[21]。

(二)研究假设

为了进一步考察无聊感、手机依赖与隐性逃课的关系,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做了此项研究,本研究假设:

H1:无聊感与隐性逃课呈正相关;

H2:手机依赖在无聊感与隐性逃课之间起中介作用,并构建中介模型框架(如图1所示)。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问卷以及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对4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21.0及PROCEESS插件和Amos21.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班随机抽样方法,从河南省某高校选取462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有明显规律性作答(17份)、回答不完整(19份)或不按题目要求作答(10份)的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416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0.04%,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为17~21岁,研究对象性别、年级(数据收集时,大四学生学业任务是实习和论文,所以未收集大四数据)及课堂是否上交手机(个别学院有要求,班级上课时设置手机收纳袋,为无手机课堂;其他学院未要求课堂上交手机)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

1. 大学生隐性逃课问卷

研究采用杨宇霞编制的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该量表共30个项目,包括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和大学生隐性逃课原因两个分量表,其中,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量表共12个项目,由学习型逃课(3个项目)、娱乐型逃课(4个项目)、无聊型逃课(5个项目)三个维度构成;大学生隐性逃课原因量表共18个项目,由学校指导和管理因素(4个项目)、学生自身因素(6个项目)、课程设置因素(4个项目)、教师素质因素(4个项目)四个维度构成。两个分量表都采用5级计分法,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量表的信度为0.788,大学生隐性逃课原因量表的信度为0.858,总量表的信度、效度良好[11]。在本研究中,总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字2/df=4.515,RMSEA=0.09,CFI=0.965,TLI=0.933),总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90,隐性逃课行为分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733,隐性逃课原因分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89。

2. 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

研究采用黄时华等人修订的大学生无聊倾向量表,该量表共30个项目,由单调性、孤独感、约束性、紧张感、自控力和创造力6个维度构成,采用李克特7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无聊倾向性越高。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22]。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字2/df=3.9,RMSEA=0.084,CFI=0.985,TLI=0.963),总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55。

3. 手机依赖指数问卷

研究采用Leung L[23]编制的,由黄海、牛露颖、周春燕等进行信度、效度验证的手机依赖量表,该量表共17个项目,包括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与低效性四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若肯定8个项目,即总分达40分,可判断为手机依赖者。总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91,各分量表(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与低效性)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4、0.83、0.87与0.81[24]。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字2/df=3.821,RMSEA=0.08,CFI=0.99,TLI=0.97),总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83。

(三)数据处理

研究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录入,采用Amos21.0对测量工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单因素潜变量结构效度检验。采用SPSS21.0和PROCEESS插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信度(克伦巴赫α系数)分析、Harman单因素检验、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

五、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研究使用三份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有可能导致共同方法偏差,共同方法偏差是由于同样的数据来源或者评分、同样的测量环境、项目预警以及项目本身所造成的预测变量和效标变量之间人为的共变,这种人为的共变属于系统误差,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严重的混淆并对结论有潜在的误导[25]。首先,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检验共同方法偏差,共析出17个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且第一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仅为21.335%,小于临界值40%。其次,以无聊感、手机依赖、隐性逃课的各个维度为指标构建单因素的潜变量模型,结果表明模型拟合度很差(?字2/df=34.082,RMSEA=0.132,CFI=0.782,TLI=0.832)。这些结果共同表明,本研究中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为了考察性别、年级以及课堂是否上交手机等变量的影响,采用偏相关统计方法,即控制性别、年级以及课堂是否上交手机等变量,考察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无聊感与手机依赖(r=0.388,p<0.001)以及隐性逃课(r=0.457,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手机依赖与隐性逃课(r=0.556,p<0.001)呈显著正相关,具体结果见表2。

(三)手机依赖在无聊感与隐性逃课间的中介效应

采用Hayes编制的SPSS PROCEESS插件(Model 4)就无聊感和手机依赖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中介效應的95%置信区间进行评估(Bootstrap样本为5000)。在控制性别、年级以及上课是否上交手机的条件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聊感对手机依赖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01,p<0.001),无聊感(X)→手机依赖(M)的回归方程为:M=18.951+0.201X;当无聊感、手机依赖同时预测隐性逃课时,无聊感(β=0.209,p<0.001)和手机依赖(β=0.594,p<0.001)对隐性逃课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无聊感(X)、手机依赖(M)→隐性逃课(Y)的回归方程为:Y=28.825+0.209X+0.594M;而课堂是否上交手机这个变量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上课是否上交手机会影响无聊感对手机依赖的预测这一路径(β=2.738,p<0.05),具体结果见表3。

采用偏差校对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显著性检验,选定的Bootstrap自行取样量为5000,分别计算95%的置信区间,若置信区间不包括0值,则表示统计具有显著性。结果显示:无聊感和隐性逃课的95%置信区间CI(0.250,0.407)不包括0,说明无聊感和隐性逃课的总效应显著,总效应值c=0.329;其中,无聊感对隐性逃课的直接效应的95%置信区间CI(0.129,0.289)不包括0,说明无聊感对隐性逃课有直接影响,直接效应值c'=0.209;手机依赖在无聊感和隐性逃课间的间接效应的95%置信区间CI(0.083,0.165)不包括0,说明中介效应显著,间接效应值为0.120(a×b=0.201×0.594=0.120),具体结果见图2和表4。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发现,无聊感与隐性逃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见表2),且无聊感的增加能显著预测隐性逃课行为(见表3),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12-14]。这说明课堂本身的乏味或无聊是导致学生产生隐性逃课行为的主要原因,并且该结论契合认知行为理论的观点,该观点认为情感是内心的体验,认知决定着行为的产生[19],具体而言,无聊的情绪体验决定隐性逃课行为的产生。有研究已经发现,在追踪隐性逃课的原因时,无论是影响隐性逃课的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都给学生带来了无聊的情绪体验,这种无聊的情绪体验会进而产生隐形逃课行为[14]。

本研究在证实了无聊感可显著预测大学生的隐性逃课行为之后,进一步对手机依赖在无聊感与隐性逃课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无聊感间接通过手机依赖对隐性逃课产生作用(见表3、表4和图2)。换言之,学生课堂中如果体验到无聊情绪,就会借助手机依赖来降低无聊感,并且手机依赖程度越高,越有可能发生隐性逃课行为。这和以往研究的观点不谋而合[15-18,26]。这也符合Atkinson成就动机理论的观点,即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即追求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20]。可见,要想改善大学生的隐性逃课行为,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干预也是一个直接途径,大学生如果能够有效管理手机使用时间,就能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目标,减少隐性逃课行为。本研究还发现无聊感可通过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影响大学生的隐性逃课。从中介效应的实践意义来看,对因变量近端的中介变量进行着重干预,对改变因变量有更好的效果[27],所以,在干预隐性逃课行为时,对手机依赖的干预更能改变隐性逃课的行为。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大学生隐性逃课这一现象时,虽需同时关注无聊感和手机依赖的状况,但更要侧重于改善手机依赖这个中介变量的影响。

(二)研究启示

通过前面的分析发现,造成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各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但更受无聊感、手机依赖的影响,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降低学生的无聊感

找到了“无聊感”是高校隐性逃课的直接原因,高校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或降低大学生上课的无聊感。如高校可以通过开展讲座或讨论,改变大学生对课堂学习是“无聊的”这一消极认知,进而减少隐性逃课行为的发生;或通过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降低学生的无聊感。

2. 提倡无手机课堂,铲除隐性逃课产生的土壤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生课堂是否上交手机会影响无聊感对手机依赖的预测这一路径(β=2.738,p<0.05),手机依赖在无聊感与隐性逃课间起中介作用。课堂是否上交手机也可以通过无聊感间接影响手机依赖,进而影响隐性逃课现象。有研究已经提出了高校可以制定“无手机课堂”的规定[28],通过禁止手机带入课堂、屏蔽信号,或者设置手机收纳袋等措施,将手机排除在课堂之外,从而减少隐性逃课行为。所以本研究建议,高校管理中,如果课程教学并不必须以手机作为教学工具,则尽量提倡无手机课堂。

3. 充分发挥手机的互动功能,增强教学的交互性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当下,完全禁止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不可能也不符合“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要求,再加上本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把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原因,归咎于课堂内容乏味、枯燥等引起的无聊感,那么在高校的课堂管理中,不妨从智能手机的普及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上加以考虑,从而改善大学生在课堂中的人际交往模式,如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考勤管理、开展问题提问和交流,尤其是基于本研究中发现的学生的无聊感、对课程的兴趣等在课堂上会影响他们的手机使用,进而引起的隐性逃课行为。因此,可以借鉴数据支撑的课堂管理模式,在高校课堂中建立数据智能支撑的课堂教学管理,以形成学生行为改善、习惯养成、能力提升和持续成长的教学管理目标[29]。另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课普及,学生借助智能手机等工具,实现了“教材、课件等资源的共享,包括师生课堂互动的新平台,以及在微信小程序上实现教学效果的即时反馈和评价”等功能。也有研究者将学生智能手机融入课堂教学系统,构建智慧型电子教室,实现对手机的实时监看和有效应用,并进行了实践论证,提出把手机作为新型教学媒體融入课堂教学,这不仅可以实现把手机由影响课堂教学的“玩具”转变为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工具”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课堂管理中,不再对学生使用手机行为严防死守,这更有利于学生的接纳和改变[30]。所以,高校可以利用智能设备改变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把手机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以改变传统教学中因手机依赖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减少、消解隐性逃课行为。

[参考文献]

[1] 陈乔颖,李涛,田杨.大学生逃课现象原因与对策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3):78-80.

[2] 于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逃课”归因与课堂秩序重构——基于北京市部分高校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4(6):55-58.

[3] 周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1(3):16-17,15.

[4] 于晓琳.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心理因素:基于优势分析的实证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9):1386-1391.

[5] 陈鹏,范诗聆.虚拟空间中的游离:大学生“在线逃课”的质性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21,42(2):73-81.

[6] 尤妙,朱丛杉,李增科.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及治理对策探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0,30(1):10-14.

[7] 禤倩丝,刘冠希,史文静,张雪琴.浅谈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特点、影响因素与对策[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7(5):114-118.

[8] 张二庆.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94-97.

[9] 曾红,黎光明,温海英,等.大学生隐性逃课与人格特征及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7):793-794.

[10] 刘秋云,汪慧欣,刘建涛,宋琪.某地方院校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调查[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2):54-56.

[11] 楊宇霞.大学生隐性逃课问卷的编制及应用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6.

[12] 马雅菊.基于学生视角的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调查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8(15):61-64.

[13] 古长乐,余冲.当下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以行为学为视角[J].教育教学论坛,2012(14):12-13.

[14] 魏淑华,邹佳颖,董及美.大学生无聊倾向与手机依赖的关系:有中介的调节模型[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3):89-96.

[15] 王欢,黄海,吴和鸣.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3):447-450.

[16] NETT U E, GOETZ T, DANIELS L M. What to do when feeling bored? Students' strategies for coping with boredom[J]. Learning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0, 20(6):626-638.

[17] PEKRUN R, GOETZ T, DANIELS L M, et al. Boredom in achievement settings: exploring control-value antecedents and performance outcomes of a neglected emotion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0, 102(3):531-549.

[18] WEGNER L, FLISHER A J. Leisure boredom and adolescent risk behaviour: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 Journal of child &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2009, 21(1):1-28.

[19] GERALD COREY.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M].8版.谭晨,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191-192.

[20]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M].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238-240.

[21] 姚梦萍,贾振彪,陈欣,焦珊珊.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无聊感与手机依赖行为间中介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3):453-456.

[22] 黄时华,李冬玲,张卫,李董平,钟海荣,黄诚恳.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26(3):308-314.

[23] LEUNG L. Linking psychological attributes to addition and improper use of the mobile phone among adolescents in Hong Kong[J].Journal of children and media,2008(2):93-113.

[24] 黄海,牛露颖,周春燕,吴和鸣.手机依赖指数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5):835-838.

[25] 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4(6):942-950.

[26] 黄时华,吴广宁,钟泳如,龚文进.高职新生无聊倾向性、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7):84-90.

[27] 李董平,周月月,赵力燕,王艳辉,孙文强.累积生态风险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需要满足和积极结果预期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16,48(12):1519-1537.

[28] 曾润.学生可以接受上交手机的课堂[J].中国教育学刊,2015(12):98.

[29] 詹青龙,杨晶晶.数据智能支撑的课堂教学管理跃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7):100-107.

[30] 薛胜兰.智能手机融入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1):86-91.

猜你喜欢
手机依赖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手机依赖影响下的高职学院学风建设新途径
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及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