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装备你了解多少

2021-10-14 09:49刘明杉
中国收藏 2021年10期
关键词:念珠针筒僧人

刘明杉

流行于中晚唐至宋代的“行脚僧”系列图像,以当时禅僧的云游生活为基础素材创作而成。

满腹经卷的行囊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第17窟发现了12幅绢本和纸本的“行脚僧图”。其中一件藏于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的绢本(图1),金粉设色,纵79.8厘米、横54厘米。该图绘长眉深目的壮年行脚僧,一轮头光彰显庄严的神力。他不带帽,左手执塵尾,右手持龙头杖。锡杖的实用功能退化后,禅僧行脚开始使用形制简易的竹、木拄杖。实物如日本东大寺藏镰仓时代木杖(图2),长111厘米,表面涂漆,曾为重源上人所持之物。

图1 北宋《行脚僧图》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藏

图2 日本镰仓时代自然木杖日本东大寺藏

在这幅行脚僧图中,僧人背负装满经卷的竹笈独行,竹笈外侧挂一用布包裹起来的文书、其下是一串装水的葫芦,昭示着旅途的艰辛。竹笈上有伞盖,一缕白色云气从盖顶冒出,身后紫气围绕。僧人脚穿黑色短靴,旁有一虎伴行。画面右上方长方形榜题栏内写“宝胜如来一躯 意为亡弟知球三七斋尽造庆赞供养”,可知此像为亡弟知球的三七忌日施供养之用。行脚僧身穿皮粉色郁多罗僧,外披黑条纹青色僧伽梨,腰间挂着饮水用的葫芦、遮阳招风用的羽扇、剪刀等生活用品。

图3 唐 铜鎏金忍冬鱼籽纹针筒

图4 北宋《行脚僧图》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

宋人赞宁在《大宋僧史略》中讲道:“今僧……及持澡罐、滤囊、锡杖、戒刀、斧子、针筒,此皆为道具也。”此处提到的针筒,是僧人的储针用具,实物见庆山寺塔基出土的唐代铜鎏金针筒(图3),长7厘米、口径0.8厘米。其子母口扣,盖顶两侧设有便于穿系的环形钮,周身錾刻忍冬鱼籽纹。

手持念珠的形象

吉美博物馆还藏有一幅绢本《行脚僧图》(图4),金粉设色,纵79. 5厘米、横54厘米。光头僧人穿墨绿色郁多罗僧,领口处露出青色的安陀会衣边,小腿绑缚袴奴,裸足穿草鞋。右手执黑色念珠,左手执杖。身后背一满载经卷的硕大竹笈,竹笈顶端木柱上挂拂尘等物,中间挂水瓶,前垂一长链香炉。在伴虎而行的僧人前方,绘一缕升腾的云气,云团上绘一结跏趺坐于莲台上的化佛。郁多罗僧及竹笈有多处描金,僧人嘴唇使用了植物染料红花,色泽艳丽。这种持念珠的行脚僧形象带有禅密杂糅色彩,出现在敦煌藏经洞中,正是密教化的禅宗从西域向中土传播的图证。念珠又称“数珠”,是佛教徒念诵佛号或经咒时使用的计数工具。

在法门寺地宫遗址中,發现唐代琥珀念珠91颗(图5),白水晶念珠5颗(图6),穿孔、单珠直径1.95厘米,总重11克。还有缠丝纹白玛瑙念珠4颗(图7),穿孔、单珠直径1.8厘米。从颗数来看散失较多,而日本正仓院藏奈良时代杂玉长念珠(图8)和水晶杂玉念珠(图9)保存较完整,且长念珠储藏在龟甲形漆质念珠箱内(图10)。据宋僧正受《嘉泰普灯录》卷2 0载,“灵隐佛海慧远禅师法嗣”日僧觉阿上人归国后,又托人带给慧远的礼物中就有念珠。“淳熙乙未,与其国僧统遣僧讯海,副以水晶降魔杵及数珠二臂、彩扇二十事,贮以宝函。”正仓院念珠箱应与这段宋代文献中所记“宝函”的样式类似。

各有用法的水瓶

日本镰仓时代《真言八祖空海像》(图11)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绢本设色,纵83厘米、横4 0.8厘米,这是一组八幅《真言八祖》中的最后一幅。画中空海大师右手反握五钴杵,左手持念珠,结跏趺坐于禅床之上,前放鞋履,旁置一瓶。北宋时期,日僧成寻在《参天台五台山记》卷3中写道,“熙宁五年九月”“廿一日”,“同四点,故徒行参普照王寺”,在“大佛殿”“东壁东面”见唯识宗祖师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壁画像。“玄奘左手执经当胸,右手当胸,小指头相捻。次窥基,字洪道,右手执念珠垂前,以左手把右手腕。二人著花鞋,鼻如花。”可知日本祖师像中手执念珠的造型源自中国,它们也是密教化禅宗从中国东传日本的图证。

图5 唐 法门寺琥珀念珠

图6 唐 法门寺白水晶

图7 唐 法门寺白玛瑙珠

前幅《行脚僧图》中的竹笈后悬一水瓶,《真言八祖空海像》上也有此物。据唐人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载:“凡水分净触,瓶有二枚。净者咸用瓦瓷,触者任兼铜铁。净拟非时饮用,触乃便利所须。净则净手方持,必须安著净处。触乃触手随执,可于触处置之。”由此我们得知,净瓶为陶瓷器,触瓶为铜器。净瓶内的水用于饮用,触瓶内的水用于清洗厕后污手。

图8 日本奈良时代 杂玉长念珠 正仓院藏图10 龟甲形漆念珠箱

陶瓷质净瓶和铜质触瓶均有双口和单口两种类型。目前所见最早的双口净瓶,是1975年在江西省新建县乐化村出土的隋代洪州窑青瓷象首净瓶(图12),高22.8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7.8厘米。平台上口为钵状,肩旁口为象首状。《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中对双口净瓶的形制、口流功能及带盖和无盖两种净瓶的用法做出解释:“其作瓶法,盖须连口,顶出尖台,可高两指,上通小穴,粗如铜箸,饮水可在此中。傍边则別开圆孔,罐口令上,竖高两指,孔如钱许。添水宜于此处,可受二三升,小成无用。”可知净瓶从顶部细尖口处饮水,在肩旁大口处添水。

图11 日本镰仓时代《真言八祖空海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图12 隋 洪州窑净瓶江西省新建县乐化村出土图13 唐 铜触瓶庆山寺地宫出土

另见庆山寺塔基出土的唐代铜鎏银单口触瓶(图13),高18.5厘米、口径3厘米、底径5厘米。喇叭形口,喇叭状圈足,细颈,蘑菇形盖内有弹性梢子。瓶体光素无纹,腹部有规则的带状红色缚带痕,说明为实用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中记载了印度佛寺如厕时使用触瓶及回僧房后使用净瓶的清规:“持将上厕,闭户遮身……洗身之法,须将左手,先以水洗,后兼土净。余有一丸,粗且一遍,洗其左手……小便则一二之土,可用洗手洗身。此即清净之先,为敬根本。或人將为小事,律教乃有大呵。若不洗净,不合坐僧床,亦不应礼三宝。”

猜你喜欢
念珠针筒僧人
奇妙的针筒画
一个无需解释的故事
中班科学区游戏活动设计:好玩的针筒
白云深处
一串佛珠
人生即修行
当老鼠变成虎
谁怕谁
念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