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舟新桥,江南水秀
——浅谈“上新桥”紫砂壶的“情境”之美

2021-10-15 06:54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8期
关键词:制壶江南水乡新桥

章 燕

紫砂壶艺术的成功离不开制壶艺人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人是艺术创作的主体,制壶艺人通过对世界的悉心观察,配合精湛、多元的工艺手段,使紫砂壶艺术充分反映了世界与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特性。

顾景舟是对紫砂壶艺术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的“壶艺泰斗”,他一生致力于紫砂壶事业,贡献了大量精美奇巧的作品,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青年制壶艺人,推动了紫砂壶进一步走向世界。“上新桥”是景舟大师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遍访博物馆和宋代紫砂窑遗址后创作出的经典壶型,此壶将桥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多种元素的组合具有时代创新效果,塑造出的又是非常古典的江南水乡一一“小桥流水人家”那别具一格的艺术场景,体现了景舟大师极高的艺术造诣与文人情怀,展现了别具一格的“情境”之美。

一、经典情怀:古色古香的泥料

此壶首先在泥料表现上具有经典情怀,以古色古香的韵味烘托出江南水乡那远离世俗的宁静与自在,在时间与空间上拉开与轰鸣都市的距离,构建起作品基本的情感氛围。

整件作品是浓厚但不浓烈的红棕色,这是一种非常能代表紫砂壶特征的色彩,无论是开先河的景舟大师,还是后来模仿此壶型的制壶艺人,几乎都选择了这一色调的泥料,构成了“上新桥”的一个基本特征。泥料色彩均匀饱满,质地干净无暇,每一个部分都是一丝不苟,体现了精工细作之精神。壶表面经打磨后有柔和的光泽,有烟雨朦胧的中国水墨画情调,环境氛围就形成了,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湿润和温和,自然地放松身心,置身于壶中世界当中。

泥料一方面继承了紫砂壶创作的基本特征,在拉开的时间距离中形成了情感的深度;另一方面是在创作者的精心制作下形成了场景感,两方面结合就凸显出古色古香的经典情怀。

二、艺术之境:别致的造型结构设计

在此壶中,“境”一是指环境,二是指境界,泥料主要表现的是环境,那么造型结构则在此基础上构建起艺术境界。

此壶的主要表现对象就是桥,景舟大师注意到桥与水之间的密切关系,将二者皆还原至壶中,以水衬桥之生机,整个画面就实现了景、情与声的交融。壶身可分为两个部分来看,第一个部分可称为主体部分,是一个扁球形,顶部平整,筒身有着明显的弧度,饱满圆润,左右两侧完全对称,体现出结构的均衡。从正面看,壶身主体部分如同一个大碗,两侧的弧度和内收的力量感非常清晰,圆润且有力,保证了作品内在结构的挺括。壶身的第二个部分就是肩颈部,顺着主体部分向上是内收的肩部,均衡地向中央聚拢,并连接端庄的颈部,完成了整个壶身造型。壶身底部镶嵌有圆形的底座,其直径与壶颈部基本相等,保证了壶体的上下对称,使作品的姿态更加端庄优雅。

圆形壶盖有着双层结构,上下两层非常清晰。壶盖中央就是作品的“主角”——桥,创作者将的子打造成一座小桥,下部有两个平行的“桥墩”作为支撑,上部是略带弧度的桥面,桥面与桥墩中央形成了圆弧形的桥洞,精美又实用。的子下部的壶盖、壶颈部与肩部配合所形成的层次就是桥下的流水和桥的倒影,作品的意境效果就呈现出来了:静静的小桥架在清清的水上,在水面上倒映出自己美丽端庄的影子,在微风的吹拂下,水面上泛起层层水波,大有“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效果,烘托出江南水乡的静谧、舒适与生机,如画如诗,令人沉醉。

壶身两侧镶嵌了姿态柔软的纤长壶嘴和耳状环形端把,壶嘴如同水边吹拂的杨柳,再为这水面增添一些动感。把手上端有一小段“平台”,为人们的手指提供支撑的部分,在使用此壶时手感就会更加舒适,也更加省力。这一段“小平台”是桥下的青石板道路,使江南水乡的场景更加完整了,此时人们就如同置身在铺就青石板道路的小城之中,在桥水构成的水墨画面中,感受到作品艺术境界的美好。

景舟大师对江南水乡神韵的把握是非常独到的,只凭借线面的简单勾勒和配合就打造出非凡的艺术境界,使作品呈现出“情境”之美,体现了景舟大师的智慧和精妙绝伦的技法,展示了紫砂壶创作者对艺术境界得追求。

结语:姿态小巧的“上新桥”紫砂壶所容纳的是一个充满自然味与人情味的江南水乡世界,情、境兼美。景舟大师的智慧和创作能力令人敬佩,后代匠人对“上新桥”的模仿既是对前辈大师的崇敬与怀念,也是对紫砂壶艺术与中国古典艺术气质的传承,只有这样代代传承,才能推动紫砂壶艺术的不断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制壶江南水乡新桥
新桥国际机场昆虫群落与鸟类发生的相关性
汽车车身无损修复技术应用分析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江南水乡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发展的量化研究
梦里的水乡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