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梦”不难圆

2021-10-15 17:57梁启东
当代工人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中西部小城镇城市化

梁启东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一直在城市化道路上争论不休,有人坚决主张城市化,反对城镇化的提法;有人坚决主张城镇化,认为城市化不符合中国国情。这些争论的焦点在于中国到底是走大城市的路子,还是走城镇化的路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思路,与上述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是一致的。在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中,我们要因地制宜,把就地就近城镇化作为重要的路径选择。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模式呢?在鄉村振兴中,要实现城镇化与产业化“双轮驱动”,实现“产城互动”。所谓“产城互动”,就是城镇发展要有产业作支撑,防止“空心化”;产业发展要以城市为依托,防止“孤岛化”。在城镇化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体现城镇发展要有产业做支撑,防止“空心化”的问题被关注得较多,而产业发展要以城市为依托,防止“孤岛化”的问题则少被关注。

就地就近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再远距离迁徙,而是就地就近到家乡附近的市镇从业和生活的城镇化。何谓就地就近?应当主要界定为以地级市和县级城镇的地域范围。加快城镇化进程,无论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都要学会“两手抓”,学会“弹钢琴”。城镇化,不能一味地求大求高,不能不加区分地搞“全域城市化”;城镇化不能笼统地提“消灭所有村庄”。要知道,所谓的“全域城市化”,在相当多的地区,不仅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消灭所有村庄”,既是盲动,也是冒进。

城镇化道路选择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模式。依笔者理解,关于城镇化道路的争论本身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各方观点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中国城市化走什么道路,应从各地实际出发,考虑到东部与中西部的差异、南北方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集聚程度的差异,不同地区要采取不同的策略,选择不同的路径和发展模式,切忌一刀切。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城市密集、产业聚集,土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很强,城市规模和人口积聚程度、城市对人口的吸纳能力很强。这样的城市如果再扩大规模,无论是土地资源、水资源,还是市政设施、交通资源,都难以承受、难堪重负。那么这些城市的发展方向应在提高质量、完善功能和促进城市现代化上多下功夫,把城市做“佳”、做“精”。在产业上做“佳”和“精”,就是提高层次,向中高端看齐,相对落伍的产业要“腾笼换鸟”;在城市功能上做“佳”和“精”,就是让这些城市更多地完善辐射和吸纳功能——辐射,就是成为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动机;吸纳,不是一般地和周边地区争夺生产要素,而是跳出本地区去接纳国际先进科技、信息技术、高端人才、金融等要素。这些地区进一步吸纳农业人口的功能,主要应放在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上,大力发展县以下的小城镇和农村社区。这些地区就要走就地就近城镇化的道路。

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由于当地就业吸纳能力有限,大量的农民工外出到东南沿海务工,在当地形成了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386199部队”现象。中西部城乡经济割裂式问题暴露得越来越重,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在宏观经济发展中,我国出口拉动型、投资拉动型增长的弊端显现,内需动力不足的难题凸显。内需不足的重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在中西部地区推进城镇化,要统筹城乡,良性互动,既重视城镇的发展,又兼顾好农村的进步,不能以剥夺农民、牺牲农村为代价,换来城市的繁荣;不能形成一边昌盛文明,一边破败衰落的畸形城镇化局面。

就地就近城镇化,就会使更多的农村人口住在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也能享受到优质公共资源,圆“城镇化梦”,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能享受到像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能拥有像城镇居民一样的生活质量,使农民不仅“搬得进”“上得了”,还要“住得起、稳得住、能致富”。

猜你喜欢
中西部小城镇城市化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对中西部高校多用些心
浅谈小城镇规划中地域特色的突出
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东北和中西部人才流失严重
中国特色小城镇
农民工回流释放中西部崛起积极信号
对中西部高校多用些心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