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0-15 06:22殷强红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社会化儿童

殷强红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问题凸现,将严重影响到儿童健康成长。单亲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不能简单地用有利或不利来说明,而应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审视。对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单亲家庭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本篇论文通过对单亲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实现儿童社会化功能的价值多面性分析,提出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的目标定位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单親家庭;儿童;社会化

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中国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受到了挑战, 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由于家庭结构的缺损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各种嘲讽、轻蔑、忽视,单亲家庭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缺乏父或而变得心理失衡。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常常感到孤独、忧虑、无助,从而产生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相对于完整家庭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自我控制能力等社会性发展相对不足, 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处于不利地位。儿童社会化是一个发展过程, 是经过儿童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未来人格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人际交往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一、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单亲家庭”又叫做“不完全家庭”,指的是子女只与父母亲中的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单亲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不能简单地用有利或不利来说明,而应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审视。单亲家庭中的家长、儿童的观念及行为容易呈现出一些特殊性。无论是缺乏父爱还是缺乏母爱, 都可能给处在社会化关键阶段的儿童带来终生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使孩子在角色认识、结识同伴、职责承担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出现偏差。父母离婚后, 孩子普遍表现为情绪低落, 心情浮躁, 抑郁悲观, 性格孤僻, 好走极端。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纠正, 久而久之, 会扭曲性格, 造成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 严重影响单亲子女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导致单亲家庭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表现。

1、单亲家庭的众多非正常情况,是导致其子女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家庭一直被认为负有照料、抚养儿童的基本职责。虽然各家庭的组合成分大有差异,但是家庭成员的行为和家庭创立的环境对儿童都有着强烈的影响。单亲家庭中出现的众多非正常情况,成为导致其子女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

2、同辈群体的影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等环境为其提供了社会化的场所,而儿童此时很容易所影响的群体则是同学、小朋友等同辈群体。单亲家庭儿童的同辈群体对其生活习惯、学习态度等各方面的攻击语言、欺侮行为等都会对单亲家庭儿童的社会化产生不良影响。

3、教育方面。在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的完整与残缺对子女教育有着很大影响。单亲家庭由于其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在子女教育等诸多问题上也有其特殊性。单亲家庭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孩子。通过调查发现, 单亲家庭的儿童比正常家庭儿童更喜欢自己的班集体, 比正常家庭儿童更认为老师能理解自己的心情。这说明了学校的环境、教师的关爱、同学的友情对他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感到, 许多老师对单亲家庭的学生的关怀和理解, 以及同学们的友谊给单亲家庭儿童带来了极大的安慰。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有些老师往往只对他们眼中的“好学生”倾注较多的情感, 而对其他学生关心、帮助不够。单亲家庭儿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家庭的破裂, 性格上出现了一些毛病, 情绪经常有些波动, 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行为, 因此被老师认为是“差生”, 经常被老师严厉训斥, 横加指责。老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使得他们本来就失去平衡的心理, 更是“雪上加霜”, 他们往往情绪低落, 心情烦躁, 抑郁悲观, 性格孤僻, 好走极端。失去父爱或母爱对他们的打击和心理压力就可想而知。有研究表明,单亲家庭中,许多孩子在家庭变故几年之后,其心理创伤仍难以愈合。

4、心理方面。儿童时期,个体在生理、心理上都还不成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处于发展期,很容易产生逆反、自卑、妒忌等心理问题,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很多的,常见的还有逃避心理,女性化倾向,抑郁症等等。当家庭破裂,一些脆弱的孩子一时难以接受残酷的现实,而出现了一些心理障碍。这些儿童心理问题都是单亲家庭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偏差的原因。

5、行为方面。单亲家庭的生活环境是造成子女思维偏颇的原因,这虽不是绝对的,但单亲家庭的某些环境对儿童及青少年行为方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这是绝不能否认的。

6、社会关爱方面。社会对单亲家庭儿童持有偏见。单亲家庭儿童往往会受到社会的轻视、遭到同伴的讥笑, 这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心灵创伤。社会上有的人认为, 单亲家庭儿童生长在破碎的家庭中, 很难成长为好孩子。首先, 他们认为, 离异的父母本身就不好, 不能养育出好孩子。其次, 他们认为父母离异是父母长期冲突的结果, 在父母长期矛盾冲突中成长的孩子, 也不会是好孩子;再就是单亲家庭儿童在与同伴交往时, 常常会被骂为没妈或没爸的孩子。在大人和同伴的长期歧视下, 造成了单亲家庭儿童的悲观孤独、失落等不良的心理反应。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干脆走向反面, 结交一些不良青年, 做出一些违纪甚至违法的事, 葬送了自己的美好前途。

二、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一)注重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1、对单亲家庭儿童进行赏识教育。孩子需要赏识,需要爱。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爱”。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渴望赏识、渴望爱。在赏识教育中,教师应该当好主角,尊重儿童的人格、接纳他们的缺点并激励他们的进步,还必须动员家长、同学等做好配角,这是为单亲家庭儿童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健康良好的环境所必备的。

2、对单亲家长进行针对性教育。单亲家庭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离婚和离婚后的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和谐的家庭关系,给孩子以安全感和爱的氛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使之较好地实现个性社会化,并且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性格。而婚姻破裂的家庭,孩子会缺乏安全感,自卑,难以建立对他的信任,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顺利发展,容易导致出现较多的心理、行为、品德方面的问题。

(二)掌握科学的育子知识、方法,消除心理障碍,正确引导儿童的行为。

1、加强沟通。教师和家长们对单亲儿童在心理上相互理解、信任、沟通,是消除单亲家庭儿童心理障碍的基础。教师和家长要用教育疏导和劝慰方法消除单亲儿童与父(母)的隔阂,通过教育启发,让单亲儿童感受到来自父母、老师给予的心理支持,有安全感;用宣泄的方法让单亲儿童倾诉心中的苦闷、委屈;要重视“爱”的教育,创造奉献爱的机会。

2、尊重人格。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自己家庭的破损,往往会变得异常敏感,自尊也往往变得异常,要么是过强,要么是自卑感太重。学校、教师、家长在日常言行中一定要注意维护单亲儿童的自尊,要强调他们做得好的方面,不要过分夸大他们的错误,要多鼓励。对犯了过失而又有悔改表现的儿童,更需要信任、尊重,要有足够的耐心,切忌讽刺挖苦。其实儿童做错事情或者是做得不好,他自己也知道,老师和父(母)如果有足够的耐心,给他一份尊严,他也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如何做得更好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3、激励自信。单亲儿童往往自信心不足,因为他们感到被抛弃。教师要运用激励功能,激发他们的信念,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要发现这些孩子身上的特长、优势、闪光点,表扬他们,激励他们。

4、友谊的力量。开展了一帮一互助活动。即由一个普通学生和一个单亲家庭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相互帮助,共同去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间的关系变得融洽,还可以让单亲家庭学生通过对别人的认识和帮助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

(三) 学校应完善教育管理机制, 促使单亲家庭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1、建立单亲家庭儿童档案

学校应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儿童档案, 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 并详加记载。学校要把对每个单亲家庭儿童的帮助与教育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 由他们负责对单亲家庭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关照、行为矫正, 定期与家长联系, 以便及时掌握单亲家庭儿童在家里和社会上的情况。

2、加强同伴交往, 用友情弥补亲情

皮亚杰说, 通过同伴之间的交往更能使儿童从自我中心化的状态中走出来。教师应认识到同伴交往的价值,把握、处理好单亲家庭儿童与其他学生的关系。教师应该教育其他学生对单亲家庭儿童不要歧視,不要嘲讽和挖苦他们, 更不能对他们有成见,对他们的处境要理解和同情;教师应大力倡导友爱互助精神,让学生主动与单亲家庭的学生交往,与他们交朋友,一起学习、一起娱乐,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忘却家庭的不幸和忧伤,给他们以精神上的慰藉;教师也要引导单亲家庭的学生与同学建立纯真的友谊,消除他们的“孤独感”,使他们融入集体生活中。从而使得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得以改善。这样,单亲家庭儿童在社会化中的不利地位也会逐渐得到改善。

(四) 社会应建立专门组织机构, 促使单亲家庭儿童尽早融入社会

全社会都应当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关心单亲家庭儿童,保证他们享有基本的物质生活、人格保障和尊严,通过社会力量和环境氛围为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创造条件。可以设立单亲家庭儿童教育咨询机构,开设咨询电话,使单亲家庭儿童遇到问题,能及时与社会联系,让家长在教育中遇到困难时能通过这些方式找到正确方法, 科学地教育孩子;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书刊等设立相关栏目,让全社会都关注单亲家庭儿童的教育问题;还可以发动教育工作者参与到社区教育活动中,与社区联手共同对单亲家庭子女进行健康的教育。最终让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坚固的三位一体, 共同关心、爱护单亲家庭儿童, 为他们社会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成长的环境, 共同促进单亲家庭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社会化儿童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对高校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的若干思考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六·一”——我们过年啦!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