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2021-10-15 06:22蒋仁平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能力

蒋仁平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學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得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加强合作交流,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去发现有关的数学知识,来实现学习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各种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还能引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索动机,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倡导通过创设情境,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唤起原知,搭起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支架,张扬个性,拓展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时空,加强指导,激发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励评价,促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成与完善,让学生的探究与合作呈现真实的色彩。

如在教授《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这课时,我引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一句诗,对“千里江陵”能否“一日还”提出疑问,并依次提出涉及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距离和时间等数量关系的具体问题。顺势引出问题:轮船在顺水中航行80千米所需的时间和逆水航行60千米所需的时间相同,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很自然的引入自主学习。

2、开展兴趣活动,激发学习动机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需要做的四件事---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考、培养良好习惯、掌握恰当方法。”而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就会持续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我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中,经过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后,我将班级座位的某一排定为X轴,某一列定为Y轴 ,并且规定了正方向。让每一位同学找出自己所代表的坐标。还可以变换两个坐标轴,重新说出自己对应的点的坐标。这样不但让全班同学参加了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握知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探究的学习动机。

3、留有学习空间,保证自主吸收。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占有主动的地位,引领学生完成本节课程。但这样,学生会被教师“牵”着走,就不能达到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目的,更不可能有课堂创新的生成,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大胆放手,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消化吸收。例如,在每堂课中,我都会设计两个环节。一个是合作探究中的讲练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总结结论并应用于练习;一个是自主学习中的当堂训练,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收获知识的同时又能马上巩固,最后还能综合回顾,进一步思考,达到知识的升华,轻松掌握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1、营造课堂环境,促进学生合作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作为一个学习者, 需要的是对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 ,而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过设置教学环节,提出问题,将学生轻松带入合作探究学习中,使学生乐在其中。在进行“角的大小比较”学习中,教师首先出示用纸片自制的两个角的模型提问:我们怎么知道这两个角的大小呢?然后学生再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自己自制的角的模型,一边思考一边动手操作。通过测量法,叠合法,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创设了一个实验情境。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

2、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合作欲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相关。《数学课程标准》还倡导通过创设情境,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唤起原知,搭起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支架,张扬个性,拓展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时空,加强指导,激发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励评价,促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成与完善,让学生的探究与合作呈现真实的色彩。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中应设计能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环节,让学生投入到情境中,激起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探究,进而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我在教学“加权平均数”这节课时,设计一则招聘启事:“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将于下月举办校园艺术节活动,招聘男、女主持人各一名,将从普通话和形象两个方面进行选拔,择优录取。请有意者速到团委办公室报名。”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扮演面试官,表演招聘过程,并说出这样招聘的理由。用这种情境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并且能够主动思考,师生配合,激起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

3、猜想数学问题,促进思维拓展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应对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勇于提出质疑,敢于创新,这样有利于学生拓展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如教学“菱形”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菱形图案?为什么把这些图案设计成菱形?通过举例,结合图案及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去发现、猜想、探究论证,从而理解菱形的性质及应用。

4、建立小组合作,提供探究机会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进行思考,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每位参与者都能畅所欲言,充分表现自己,收获知识的同时又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如在讲“勾股定理”一节中,让学生4人为一组,每组在课前准备两套拼图模型,要求每套模型都能拼成正方形。学生在探究中互相帮助,沟通相关知识,由每组组长带领完成最后的拼图进行展示。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凝聚了团队的合作。教师在巡视时,做适当的指导,这也体现了数学活动的思想,有利于学生突破自我,大胆尝试,构建自己的想法,形成小组共同的思路。

总之,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兴趣活动,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思考和总结,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通过营造课堂环境,创设教学环境,猜想数学问题,建立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辅相成,最终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在思考与互动中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养成学习数学的自然习惯,最终才能成为真正学习数学的主体。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