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让小学数学课堂更有效

2021-10-15 14:52林珍珍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团结协作动手操作语言表达

林珍珍

摘要:动手操作是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们的思维、分析推理、语言表达等能力,促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效。

关键词:动手操作;激发兴趣;团结协作;语言表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实践在这些重要的学习方式中是基础,只有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动手操作,他们才能真正地感悟数学之本质,才能牢固掌握并加以灵活运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动手操作发挥出最大作用,让孩子们想学、乐学、会学,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生动有效。

一、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根据低年级学生兴趣广泛、课堂上比较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要顺应这些需求,精心组织与教学相关的活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运用各种物品、教具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动手“玩”中,轻松愉快地领会和获取新的知识。在 “认识图形(一)”的教学之前,我布置孩子们找一找生活用品、玩具等带进来,如纸盒、魔方、易拉罐、皮球等。教学中,以游戏的方式,请孩子们说一说都认识哪些图形;然后让小组内的孩子们把各自所带的物品都放在一起,动手分一分,再说说这样分的原因?接着全班交流分类的结果和依据,找一找同一类物品的共同点,抽象出图形,会读写图形的名称。最后让孩子们摸一摸、滚一滚、推一推、搭一搭,归纳总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自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动手操作中去探索、发现,很快就能认识区分各种图形,而且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动手操作,理解数学之本质。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我们需要创设相关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去动手实践,在操作中去思考,把复杂抽象的知识转变成简单直观的东西,从而了解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化难为易。比如在学习有余数除法时,我就安排了大量的动手摆一摆、圈一圈、分一分的活动。在解决“17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这个问题时,有部分孩子很快就喊出了答案,但是我不急着点评是对是错,而是让孩子们拿出小棒,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找到答案,去验证对错。只见有的孩子动手摆起了小棒;有的直接在本子上画正方形;有的开始分小棒,4根一堆,4根一堆;有的画出17根小棒,然后圈一圈;还有的直接列出算式。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都能非常清楚地找到答案,摆了4个正方形,还剩下1根小棒。当学生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算式的意义后,我再让他们解决:18根、19根、20根……小棒,分别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孩子们再次通过动手实践,在摆、画、圈、分等操作过程中初步感受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

小组学习中的动手操作活动,可以增进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意识,这与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与实践的学习方式契合。教学《教室有多长》一课,在估一估教室有多长后的测量环节,先让学生思考: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度?选择什么测量工具?实际测量时需要注意什么?小组成员怎样分工?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在关键环节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感悟数学新知识。这一活动中,我先给予了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时间,做好一切测量前的准备工作,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在测量的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问题,会讨论交流,自行调整,想法设法解决。整个过程充满学习的热情,孩子们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动笔记录。完成测量记录后,我再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反馈。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分工合作,初步了解了测量的方法和步骤,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也深深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四、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学生在动手操作时,总是有自己的想法和动机,如果教师能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在操作时的想法描述出来,既可以使知识得到内化,也能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比如二年级下册《租船》一课,关键是要让学生懂得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相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时,我先出示书本的情景图,让学生找信息,提问题(有22个同学要去划船,1条船限乘4人,至少需要几条船?)。学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信息,明白问题要求后,再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找答案。学生自主探究时,我发现学生们方法多样,有摆小棒的,有画圆圈的,有画线段图的,还有直接列出除法算式的……在给予学生充分时间思考,动手操作之后,我请他们上台展示自己的作业单,并介绍自己的解题思路。反馈时,学生们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5条船就够了,有的认为需要6条船。到底要租几条船呢?这引发了孩子们思维的冲突,经过学生的分析交流,得出正确答案。就这样,孩子们通过思考分析,动手操作,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能用准确精炼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创设情境,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語言表达能力等不断提升,使学生真正理解感悟数学之本质,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福建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团结协作动手操作语言表达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唤醒倾听的耳朵,打开合作的心扉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浅谈科学课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依托“雁文化”促进师生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