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于“取”,合理“舍”

2021-10-16 04:41陆幼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2期
关键词:价值判断角色游戏

陆幼莲

摘要:《指南》提示我们,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没有游戏就没有发展。游戏的独特价值在于它能够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和经验建构提供一种自主的发展空间。只有努力解读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经验支撑点,尝试根据幼儿不同的经验缺失,给予及时有效的支持,帮助幼儿进行经验建构和扩展,引导幼儿探索和解决在游戏中遇到与发现的问题,才是推动幼儿游戏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角色游戏;游戏发展;分享交流;价值判断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2-432

引言

交流分享是角色游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教师和幼儿交流游戏中的感受、分享游戏中的情感与经验的平台。但也是很多老师胆怯和难以拿捏的困惑关键,每位教师都希望在游戏实践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通过交流分享来推动游戏的发展。如何做到有效的“取”合理的“舍”,是一线教师面对交流分享困惑瓶颈的突破口。

1、“取”适宜问题,“舍”无经验之内容。

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时会发生很多问题与矛盾,其中有些问题非常适合拿来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互动,“点拨”他们的相关经验,帮助他们理解实质,解决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对经验或认知能力尚不可及的可以先暂时缓一缓。

情境1:今天一共有8个孩子参与了宝宝家和贝贝家的游戏,其中有1个爸爸、3个妈妈、1个奶奶,其余的孩子穿梭在这两个娃娃家中,摆弄着娃娃家的餐具、锅具、扫把和“食物”。我问其中一个女孩:“你是谁?”女孩说:“我是妈妈。”“他们是谁?”女孩沉默了。

(游戏中,幼儿在扮演角色前没有进行协商和沟通,角色之间互相不认识,也不打招呼,游戏时他们只享受着独自的快乐)

行为分析:娃娃家里的成员互不认识、互不打招呼的状态,这是小班初期幼儿游戏最常见的游戏行为,但随着游戏能力的不断发展,进入中期还停留在只明确自己的角色身份是不利于游戏交流与合作的,鼓励他们在游戏中明确自己以及与之共同游戏者的角色身份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我觉得这个点可以交流分享。于是,我请幼儿回忆各自的生活经验,他们头头是道地介绍着自己的家庭成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外公外婆等等。我问:“你们是一家人吗?”孩子们回答:“一家人怎么会不认识呢?”这样的分享不仅“有据可找”“有话可说”,关键还能推动幼儿之后的游戏发展。

情境2:奶茶店老板热情地告诉顾客:“奶茶1元、蛋糕1元,生日蛋糕1元……”任何人买的所有物品,无论大小、多少统统都是“1元”标价。而小客人有的付1元,有的付2元,还有的直接把手里一把钱全扔给老板,可真够大方的呀!

(游戏中幼儿仅仅满足于付钱、收钱的动作,而对买卖的价格概念很模糊)

行为分析:游戏时老板与顾客之间对“嘴里所报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数额”毫不在意,他们乐此不疲的是收钱、付钱的动作……这完全符合小班上学期大多数幼儿的认知水平,如果此时在交流分享中强调学会正确收钱、付钱,显然是拔苗助长、事倍功半。因此,我毫不犹豫地“舍”去了对这一情境的交流分享。

2、“取”共同经验,“舍”无共同认知话题。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它基于原有经验。因此,游戏中教师若能够捕捉到幼儿的共同经验,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交流分享的内容,能激发幼儿广泛认同的经验;对幼儿暂时没有共同认知情感需求的话题,可以暂缓交流或分享。

情境3:诗涵是超市的老板,卖了一会儿东西后,她将自己的椅子遮挡住门口,径直跑向宝宝家。“老板,你去哪里?”我好奇地问。“天黑了,超市关门了,我下班回家了。”她理直气壮地回答我。

(幼儿居然能用椅子示意——“关门”,去宝宝家示意——“回家”,这是以往超市老板都不曾出现的经验。显然,该幼儿已经能将生活经验迁移到游戏中。)

行为分析:超市老板能将现实生活中“晚上关门”“下班回家”等生活经验迁移到游戏中,这是多么现实的一个经验迁移啊,为此我“取”了此情境与孩子们共同分享。

情境4:彦彦又来当警察了,今天他没有开警车,只见他到百宝箱中取了很多白纸,将白纸撕成一条又一条,然后放在地上,对路过的同伴宣布:“这是斑马线,请走斑马线!”可不一会儿,纸条就被路过的孩子、小司机踩得乱七八糟,他重新摆放了好几次,最终还是一团糟,彦彦放弃了,地上留下一大堆乱糟糟的白纸条……

(彦彦居然能想到自制“斑马线”,这可能与昨天发生的小司机乱撞人事件有关,可最终因为“搞不定”,彦彦只能放弃。)

行为分析:这只是个别幼儿现实生活中关注到的内容,虽然他自制“斑马线”行为很值得肯定,但因技术问题遭遇了挑战,最终导致游戏失败,游戏者本人和其他孩子也没有再关注“斑马线”,在我看来,此时不易立即“取”,暂时的“舍”以待观察。

3、“取”共享经验问题,“舍”时间感悟之内容。

角色游戏的交流分享不同于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在推进的过程中切忌“一言堂”。游戏的交流分享要看能否推進游戏的发展、完善幼儿的认知经验、提高幼儿的能力来衡量一次交流分享的价值所在。

情境5:“医生,我发烧了!”“医生,我咳嗽了!”“医生,我不舒服!”小司机、小客人、理发店老板、贝贝家妈妈,一窝蜂挤到小医院来看病。小医院顿时闹腾起来,医生、护士、病人一片混乱……忙碌了片刻,“病人”们陆续离开了,医院里清静了。突然,耳旁传来“医生”的叫唤声:“谁来看病!谁来看病!”

(喜欢用叫卖招揽顾客,是来源于孩子自发的游戏需求,也是小班幼儿能力经验所能做到的。至于看病是否需要叫唤,这是孩子原有经验所不知的。)

行为分析:幼儿将其它游戏点的经验迁移过来,但对于医院需要安静,不能大声讲话;在人多的情况下,该如何有序候医;医院是否有叫唤,现实生活中孩子都有看病的经历。在我看来,可以“取”此景与孩子共同探讨一些看病规则。

那些暂时被“舍”去的话题并非就是毫无意义和价值。人们常说:善于舍弃,主动向后退一步,反而会获得更多的利益,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不仅要机智地从这些内容中“去芜存菁”,更要有效让交流分享成为激发幼儿思考、推进幼儿游戏发展的有效手段。

交流分享的关键:教师是否以幼儿原有经验为基础,有目的地梳理提升经验,为幼儿提供充分表达的机会,帮助其他幼儿获得积极体验……一切都妥帖,一切都自然适时,经历了“取”“舍”的价值判断,对游戏者本身、对幼儿都是极具推进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幼儿园观察论文:游戏中的观察与分享交流的实践探索》2021-02-23

【2】百度文库《唯有“舍”才能“取”》2021-04-25

猜你喜欢
价值判断角色游戏
量刑的价值判断及公正量刑的实现途径探析
幼儿园角色游戏组织优化的实践研究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自主性研究
角色游戏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浅谈刑法学中五个关系的研究
电影和戏剧的互文性初步研究
价值判断的矛盾与失衡
浅析高等美术基础课教学的误区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