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2021-10-18 10:46张莹赵媛媛魏华王喜萍
智慧健康 2021年22期
关键词:心梗病情护理人员

张莹,赵媛媛,魏华,王喜萍

(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石河子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

0 引言

急性心梗是心脏疾病中常见类型,这种心血管疾病以进行性心衰、心律失常、胸痛为主要症状表现,发病率高、病情凶险、预后差,需要及时抢救,否则会危及生命安全[1]。在急诊救治急性心梗患者的过程中积极争取抢救时间是非常关键的,需要抓紧时间疏通阻塞的冠状动脉和恢复缺氧缺血心肌[2]。尽快疏通梗死血管、恢复血液循环是抢救治疗的关键[3]。急诊抢救中抢救时机一定要抓住,也就是所谓的主导先机,是影响急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卫生管理系统近几年也在积极的采取措施深入推进和改良护理服务及其质量,急诊护理流程持续改良、优化、化繁为简,希望患者能得到更加快捷、周到、高效的服务。我院积极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争取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率,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8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急性心梗患者为观察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后)研究对象,选择2019 年6~12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急性心梗患者为对照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前)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男性62 例、女性38 例;年龄45~85 岁,平均(49.8±1.7)岁。观察组:男性60 例、女性40 例;年龄45~85 岁,平均(50.8±1.2)岁。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之前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按照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实施救治和护理辅助,包括给氧、采血检验、监测心电及血压等。观察组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之后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囊括入院前抢救护理、急诊室内抢救护理、手术治疗后护理。①入院前护理:急诊科接到急诊电话后,根据电话沟通内容初步判断患者的症状、病情,5min 内急诊医护人员就要准备好急救物资、出发接诊。并在接诊的同时电话指导家属进行简单的抢救,稳定情绪,让患者卧床休息、给予安慰,安心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发病现场后快速评估病情,维持呼吸畅通,开通静脉通路。搬运患者至急救车上,注意动作轻柔,为患者戴上面罩吸氧,监测心电和血压。与医院急诊室做好沟通,让其提前做好急救准备工作。②急诊室内抢救护理:入院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让其卧床休息、给氧、建立静脉通道、监测血压和心电、采血检验。确定病情后转送至相应科室。确诊为急性心梗后需要立即手术,提高救治成功率。救治时护士长要协调好工作,明确护理人员的相关职责,及时汇报患者心电情况,辅助处理。③手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患者身体尚未康复,身体虚弱。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身体转归,做好全面护理工作。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家属细心照顾。叮嘱患者要遵医嘱用药,及时告知不适感、不良反应等。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促进患者康复。用药指导:指导并监督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并协助做好相关检查,严密监测患者异常反应情况。病情严重、变化迅速者要及时监测生化指标,发生神志不清、瞳孔异常则要及时上报和协助处理。要求家属为患者提供高维生素、低脂类、易消化类食物,控制摄入的热量。为患者定制个体饮食计划。要求护理人员自身首先要具备强的责任心,能具体了解患者的病情,能做到与患者主动沟通,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尽量满足其需求,消除其顾虑,建立信心,提高依从性。及时向患者、家属宣教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知识、治疗及护理配合事项,纠正其错误的认知,提高治疗过程中的主动配合性。④实施首问负责制:灵活弹性排班,护理人员轮流值守,结合患者的病情与护士的专长,合理分配患者,执行首问负责制,不推诿。⑤安排随时待命的急诊导向员,实施一站式服务,主动迎接、疏导、引导就诊。在急诊大厅设置便民措施,标识明确、醒目,在角落位置摆放绿植鲜花,改善急诊环境。在健康宣传栏内摆放包括疾病预防、保健、护理要点的宣传页。急诊护士要察言观色,年老体弱者、行动不便者主动搀扶,危重症患者优先安排就诊,做到陪诊、陪检、安慰、鼓励,尊重和保护患者隐私。⑥优化交流流程:指定AMI 患者的交接流程,由具有实行PCI 资质的医师24h 值班,医师接到通知后5min 内会诊,对结果进行评估,进行术前沟通,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过敏史、用药情况、生命体征信息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护理满意度通过我院内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得分高则满意度高。统计两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主要包括护理纠纷、护理差错等。统计两组患者血栓、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抢救时间(40.5±1.6)min、分诊评估时间(3.5±0.9)min、住院时间(8.2±0.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抢救有效率97.00%及护理满意度评分(90.5±1.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未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对照组发生2 例护理不良事件,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并发症发生率为3.00%,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00%及并发症发生率9.00%,但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9.00%,差异显著(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急性心梗是多发性急性心脏病变,归属心血管内科,主要病因在于心脏血液灌注减少、心肌供氧不足、心肌耗氧增加等[4]。发生急性心梗后患者表现为心前区疼痛、气短、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若不能及时救治,病情进展后可引起心衰、心律失常、休克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生命安全[5]。目前临床对急性心梗主要采取卧床休息、药物对症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但单独某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不太理想而多选择几种方案联合救治[6]。急性心梗病情发展快速、死亡率高,抓住抢救时机是挽救生命的关键,科学规范有序的急诊护理流程下可以缩短等待时间,提高抢救效率[7]。

急性心梗的急诊救治要抓住时间窗尽早进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来疏通闭塞的血管、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挽救濒死心肌细胞,这个抢救过程中的关键在于时间窗把握问题。PCI 对急性心梗的治疗效果显著,在患者出现症状后越早进行再灌注治疗则治愈率越高。整个急诊中每个环节都要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确保接诊、转运、抢救每个细节顺利进行。急性心梗病情重、致残致死率高,患者身心健康都受到重创,近些年抢救护理流程越来越科学,抢救中无用性耗时减少,使得整体救治成功率有所升高。急性心梗发病后6h 是急救黄金时间,超过6h 则救治效果大打折扣,死亡风险随着发病时间延长、救治时间之后而逐渐增加。急救护理工作实施前要充分准备医嘱各项工作,明确护理目标、明确护理人员自身在每个环节中该做的事、该承担的责任,减少医疗纠纷。

传统急诊护理流程中护理人员听从救治医生的安排而实施护理配合,护理工作缺乏主动性而且时间上存在滞后性,且急救过程中常常手忙脚乱、无秩序,会延误抢救时机、延误病情,干扰抢救成功率[8]。鉴于此,我院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通过院前急救护理配合、急诊救治护理配合、术后护理配合这个全程护理配合流程,使得整个救治过程中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时效性大大提高[9]。患者在院前就可以得到妥善安置和救治,入院后无需等待就可实施抢救,手术后又能顺利康复[10]。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抢救时间、分诊时间、住院时间都短于对照组,抢救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以说,在急性心梗患者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是必要的、有效的,可以提高救治效率、提升医护工作时效性,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心梗病情护理人员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有些咽痛是心梗信号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心梗猛于虎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心梗发作前有哪些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