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教学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的应用
——以“产业链”为例

2021-10-18 03:30福建省永安第三中学刘火娣
亚太教育 2021年18期
关键词:产业链导图苹果

福建省永安第三中学 刘火娣

高考地理试题综合题的设问切口小、挖掘深、难度大,面对高考地理挑战,如何让学生去适应现在的高考试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高考成绩是值得高三地理教师深思的问题。传统的高考一轮复习是按照教材的目录框架梳理理论知识,学生在考试中不断碰壁,因而产生了畏难情绪,感觉地理学科就是高考的珠穆朗玛峰。笔者认为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适当穿插微专题复习是个很好的途径。微专题复习是对地理一轮复习理论知识的有效补充。微专题设问切口小、挖掘深,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思维。

本学期高三地理学科微专题教学教研活动,笔者上了一节“产业链”公开课,受到了同行的一致好评。以下笔者以本课为例,谈一谈微专题实施的策略。

一、课题的选择和确立

微专题课题的选择要立足于学生的学情,针对学生在一轮复习中和考试中暴露的问题,包括知识点、解题能力等薄弱环节,选择切口小、角度新、针对性强的课题。笔者选择“产业链”微专题的原因主要是捕捉学生的缺漏。

“工业地域”章节中,教材重点突出对工业区位的阐述,而对近些年高考宠儿“产业链”相关问题并未系统阐述。笔者在学生复习“工业地域”内容时,创设微专题“产业链”以帮助学生开阔地理视野。

二、微专题的教学设计

微专题的教学设计关键是厘清课堂内容的主线索,围绕线索自主设计一连串的问题链。例如本节课笔者以“产业链为什么延伸(延伸的原因)—怎样延伸(延伸的措施)—延伸的意义”为主线,将本课题的三大环节通过逻辑思维联系在一起,避免低效的碎片化复习,课堂结构清晰,基于逻辑思维,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本节微专题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产业链延伸的原因探究

1.资料包: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业分为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产品的生产环节可以分为设计环节、加工环节和营销环节。

2.任务单:(1)根据所学知识思考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市场潜力有什么不同。(2)根据所学知识思考产品不同的生产环节附加值有什么不同。

3.设计意图:任务单设置的两个问题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任务单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完成,通过探讨,总结产业链延伸的原因,思维导图如下。

(二)产业链延伸的措施探究——以延安市延长苹果产业链为案例

1.资料包:2015年,延安市提出苹果产业后整理概念。全市建立苹果分级分选、冷链物流、包装储藏、精深加工和营销推介体系,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创新苹果销售方式,推出“延安有我一棵(亩)苹果树”公益公用品牌。认领人可以认养果树,远程获知种植全过程;预约参加果园采摘、种植等活动;享受延安红色旅游等服务……讲好苹果故事的同时,延安也十分注重品牌的培育。“延安苹果”“洛川苹果”是延安两大品牌。苹果企业坚持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

2.任务单:(1)分析延安市延长苹果产业链的原因。(2)分析延安市采取了哪些措施延长苹果产业链。

3.设计意图: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小组讨论,用思维导图呈现答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思维。提高学生从新情境中读懂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企业产业链延伸的措施从三方面分析:上游拓展——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创设自主品牌。下游拓展——提高营销手段,增加销售渠道;创设品牌,开拓市场。优化链环衔接——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分工与协作。

(三)产业链延伸的意义探究

1.资料包:延安通过延长苹果产业链,解决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的问题,提升价值链,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让农民在全产业链上增收。这是延长苹果产业链助力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效。

2.任务包:思考延安延长苹果产业链的做法对企业及区域有什么意义。小组讨论,结果用思维导图呈现。

本节课以《延安:完善产业链,苹果变金国》视频切入,引出本课探究的微课题——“产业链”;在概念解读的基础上,以“延安苹果完善产业链”为背景,设计问题链,组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展开对产业链延伸的原因、措施、完善产业链对企业及区域发展的意义等问题的思考与探讨。通过案例教学,循序渐进的问题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或分析地理问题。本节课在甄选与主题相关的视频、图、文、数据等资料的基础上,自主设计问题链,层层深入,步步剖析,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

三、微专题的问题链设计

微专题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取决于围绕主题设置问题链的成功与否。问题链设计和试题选择要遵循“新—微—实”的原则。要设计和选择具有探究价值和有地理综合思维含量的问题链。笔者在“产业链”微专题中进行问题链设计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微专题的问题链设计要立足学生的薄弱点

开展微专题学习的目的之一是通过问题链的设置,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归纳思维导图,既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地理思维导图知识链,又要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通过问题链的探究,教给学生面对新情境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今后面对同类型的设问时,学生通过本节微专题的学习,能够运用总结的思维导图解题。微专题的复习帮助学生在心中形成对某一类型设问的解答模式。虽然现在的高考地理试题看似无章法可循,但不可否认的是只要师生善于比较分仍然有法可依。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问题的眼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链,就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试题的选择要源于典型的高考试题

开展微专题学习的另一个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高考地理成绩,因此只有潜心研究高考试题的设问和试题才能正确把握高考的命题方向。但是在选择高考试题时,一定要根据微专题的主题选择与之贴切吻合的,切忌为了使用高考题而生搬硬套,偏离主题。

(三)试题的设计要源于学生易错易混的知识点

学生在平时考试练习中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就是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对于优化产业链的措施,学生经常答不完整,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从产业链的上游(技术、品牌环节)、产业链的下游(市场营销、深加工)等方面考虑,课堂上学生茅塞顿开,解决相关的试题得心应手。又如对于农业发展的措施,学生一直回答不全面,思维不严谨。通过这次“产业链”微专题的复习,学生从优化产业链措施的思维导图中迁移,分析农业发展上游(农作物品种改良;创设品牌,提高知名度)、从农业发展的下游(增加农产品的市场营销手段,如利用互联网发展电商平台;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往第三产业延伸,依托农产品发展旅游)等。通过这样的微专题复习,循序渐进的问题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或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总之,微专题的复习要结合高考考情、学情创设,需要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没有现成的材料可以直接利用。微专题教学要以小见大,要以学生近期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否则耗时耗力也难以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如何提高微专题复习的有效性,还需要大家不断摸索和探讨。

猜你喜欢
产业链导图苹果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产业链春之奏鸣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