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HO-1、VEGF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2021-10-18 10:06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微血管内皮细胞视网膜

张 玉 敏

(河南省桐柏县中心医院 南阳 47475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需及时进行干预。但是DR起病缓慢,早期眼底检查较难发现病变,因而需采用更为有效的方式判断病变发生风险。由于DR的病理基础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相关[1]。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广泛参与细胞组织的抗氧化应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因而其水平的变化可能与DR的发生、发展相关[2]。本研究将探讨血清HO-1、VEGF与T2DM患者DR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12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符合T2DM相关诊断标准[3];(2)均行双眼散瞳眼底彩色照相检查;(3)近期未进行抗凝、调脂等治疗。排除标准:(1)伴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的患者;(2)合并全身性感染、恶性肿瘤的患者;(3)既往有眼外伤、青光眼等眼部疾病的患者;(4)长期规律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入选对象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47~73岁,平均年龄(58.59±2.38)岁;T2DM病程4~14年,平均T2DM病程(9.08±1.42)年。

1.2 方法

1.2.1血清检测及评估方法

(1)血清HO-1、VEGF水平检测:患者入院后,取其空腹肘静脉血2~3 mL,以3500 r/min速度离心15min,离心半径为13.5cm,取上层清液,保存于-80 ℃环境中,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cobas c 311)及其配套试剂盒检测血清HO-1、VEGF水平。(2)DR评估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眼底彩色机(日本拓普康Topcon)行眼底检查,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拍摄50°范围的图像。由2名经验丰富专科医生进行阅片及诊断,参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4]判断患者是否存在DR,如发现微血管瘤及小出血点;出现硬性渗出;出现软性渗出;新生血管形成、纤维血管增殖,并有视网膜脱离等判断为DR,根据有无发生DR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

1.2.2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DR情况

120例患者中48例发生DR占40.00 %(48/120),72例未发生DR占60.00 %(72/120)。

2.2 发生与未发生DR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发生组血清HO-1水平低于未发生组,VEGF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发生与未发生DR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2.3 血清HO-1、VEGF水平表达与T2DM患者DR的关系

将血清HO-1、VEGF水平作为自变量,将T2DM患者DR情况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O-1水平低表达、VEGF水平高表达与T2DM患者DR相关(P<0.05),见表2。

表2 血清HO-1、VEGF水平表达与T2DM患者DR的关系分析结果

2.4 T2DM患者血清HO-1、VEGF水平评估DR的价值

将血清HO-1、VEGF水平作为自变量,T2DM患者DR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绘制ROC曲线显示:血清HO-1、VEGF单项及联合预测T2DM患者发生DR的AUC分别为0.769、0.825、0.849,根据最佳临界值,当HO-1取33.404mmol/L时,其灵敏度、特异度为0.333、0.917;当VEGF取233.970pg/ml时,其灵敏度、特异度为0.542、0.889,而HO-1+VEGF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为0.563、0.903。可见HO-1+VEGF评估T2DM患者发生DR的AUC、灵敏度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其诊断价值更高,见表3、图1。

表3 T2DM患者血清HO-1、VEGF水平单项及联合评估DR的价值

图1 T2DM患者血清HO-1、VEGF水平单项及联合评估DR的ROC曲线

3 讨论

目前,DR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许多分子、生物化学机制参与其中,并相互作用影响着视网膜血管及细胞的内环境稳态。其中氧化应激与细胞因子的活化、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可参与DR发生、进展;而新生血管生成可导致眼底病变,因而观察其相关指标变化对预测DR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120例患者中48例发生DR,占40.00%,且发生组血清HO-1水平低于未发生组,VEGF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初步提示了T2DM合并DR患者中HO-1水平呈低表达,VEGF水平呈高表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HO-1是一种抗氧化蛋白,是血红素降解的限速酶,在正常人体中,HO-1起到保护器官、组织,抵御病理伤害的作用。有研究发现,HO-1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5]。而自由基的大量产生、氧化反应的增强可导致糖尿病微血管渗漏和视网膜炎症细胞浸润,导致视细胞凋亡,促进DR的形成和发展,因而HO-1水平的降低可导致T2DM患者视网膜损伤。VEGF的高表达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移行,并改变细胞外基质,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6]。另外,VEGF可显著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破坏血-视网膜屏障,因而在DR患者中VEGF水平呈高表达。

本研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HO-1水平低表达、VEGF水平高表达与T2DM患者DR相关,分析原因在于,血清HO-1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反应、抗炎、抗增殖等效应来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功能,而血清HO-1水平降低可导致机体抗氧化应激作用降低,导致DR病情进展。在眼内组织中,VEGF主要是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合成与分泌,在高糖状态下,VEGF水平表达增加,VEGF可与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相关受体结合,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分裂,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进而诱发DR。再次证实了血清HO-1水平低表达、VEGF水平高表达与T2DM患者DR密切相关。且本研究进一步做ROC显示,血清HO-1、VEGF单项及联合预测T2DM患者发生DR的AUC分别为0.769、0.825、0.849,且联合诊断价值更高。建议临床工作者可检测血清HO-1、VEGF水平来评估T2DM患者DR发生情况。但是本研究未对T2DM合并DR患者血清HO-1与VEGF两者之间的具体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局限性,可进一步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血清HO-1、VEGF表达与T2DM患者DR密切相关,血清HO-1水平低表达、VEGF水平高表达提示患者DR发生风险较高。

猜你喜欢
微血管内皮细胞视网膜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基于OCTA图像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病变观察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增加自噬保护缺氧诱导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管病,“大河小溪”一起治
2型糖尿病脑灌注及糖尿病视网膜氧张量的相关性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