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例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与微量元素的分析

2021-10-18 10:06吴楚婷曾维礼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微量元素年龄

吴楚婷 刘 湘 曾维礼

(1.台山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 江门 529200;2.台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江门 529200)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和生存息息相关,在人体繁衍、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微量元素缺乏、摄入不足或过量可导致身体发生代谢异常,甚至诱发相应的疾病[1~2]。学龄前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机体内微量元素过量或缺乏均会影响其生长发育[3~4]。了解、掌握学龄期儿童微量元素变化规律,对建立健康饮食习惯、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和预防相关疾病积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营养状况,旨在为指导儿童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和改善营养膳食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3月在台山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行常规健康体检的1116例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男638例,女478例,年龄3~6岁,平均年龄(4.98±0.24)岁。纳入标准:年龄3~6岁;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认知功能正常,可配合完成相关检查者。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身体畸形或发育异常者;存在急慢性感染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存在先天性疾病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由经统一培训后的调查人员对受检者实施体格检查与现场调查,检查其身体发育是否存在畸形或异常,收集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等资料,同时要求受检者穿薄单衣、脱鞋,测量其体重、身高,体重精确至0.1kg,身高精确至0.1cm。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2(m2)=BMI。营养状况:BMI<18.5kg/m2为消瘦;BMI 18.5~22.9kg/m2为正常;BMI 23~24.9kg/m2为过重;BMI≥25kg/m2为肥胖[5]。(2)采集静脉血,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检测微量元素,即为铁、锌、铜。严格按照仪器操作流程和试剂盒实施检测。正常参考值:①铁。3岁:7.11~9.13mmol/L;4岁:7.18~9.21mmol/L;5岁:7.24~9.31mmol/L;6岁以上:7.27~9.27mmol/L;②锌。3岁:57.8~96.69μmol/L;4~6岁:60.93~102.56μmol/L;③铜。3~5岁:9.13~31.8μmol/L;6岁以上:9.37~33.8μmol/L。若检测值低于正常参考值,提示该微量元素缺乏。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儿童微量元素差异;(2)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儿童微量元素水平对比

随着年龄不断增加锌、铁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瘦、肥胖、超重者锌、铁水平均低于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营养状况儿童铜和不同性别铜、锌、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儿童微量元素水平对比

2.2 不同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对比

学龄前儿童铜、锌、铁缺乏率分别为0.54%(3/1116)、21.95%(245/1116)、14.96%(167/1116)。随着年龄不断增加锌缺乏率不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瘦、肥胖、超重者锌、铁缺乏率高于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铜缺乏率、铁缺乏率和不同性别铜、锌、铁缺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铜缺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对比[n(%)]

3 讨论

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处于机体各种生物代谢过程[6]。学龄前儿童处于快速生长期,代谢旺盛,对各种营养素要求较高,加上消化吸收功能发育尚不成熟、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易出现偏食、厌食等,易出现微量元素缺乏[7~8]。缺锌可造成异食癖、食欲减退、视力下降、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免疫功能降低和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缺铁可诱发注意力不集中、缺铁性贫血、免疫功能低下、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缺铜会增加大骨骼骨折发生剂量,甚至可引起神经变性疾病[9~11]。故充分了解学龄期儿童微量元素情况至关重要。

本研究中,学龄前儿童铜、锌、铁缺乏率分别为0.54%、21.95%、14.96%,随着年龄不断增加锌、铁水平明显升高;消瘦、肥胖、超重者锌、铁水平均低于正常者;不同年龄、营养状况儿童铜和不同性别铜、锌、铁无明显差异,随着年龄不断增加锌缺乏率不断降低;消瘦、肥胖、超重者锌、铁缺乏率高于正常者;不同年龄儿童铜缺乏率、铁缺乏率和不同性别铜、锌、铁缺乏率以及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铜缺乏率均无明显差异,提示重、消瘦和肥胖者更易发生锌、铁缺乏。超重、消瘦和肥胖者更易发生锌、铁缺乏,可能是微量缺元素缺乏与脂肪沉积有关[12。台山地区文化教育水平较高且经济发达,市民健康意识强、生活水平高,更关注儿童生长状况和营养情况,可遵医嘱补充鱼肝油,提供充足的奶制品、辅食等,可促进铁吸收,同时其地处沿海,饮食上多食海蜇、海带、牡蛎等海产品,锌含量极高,故其锌、铁缺乏率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超重、消瘦和肥胖学龄前儿童更易发生锌、铁缺乏,需加强此类儿童营养管理,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微量元素年龄
变小的年龄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微量元素水溶肥在花椒上的应用效果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