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运用多巴酚丁胺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1-10-18 10:06朱莉莉周俊霞张利敏赵晓卫王庆敏王东英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多巴盐酸炎性

朱莉莉 周俊霞 张利敏 赵晓卫 王庆敏 王东英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郑州 450004)

新生儿肺炎是儿科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病症,其发病率达15%~20%,临床表现以口吐泡沫、咳嗽、发热、气促等症状为主[1]。由于新生儿年龄尚小、免疫系统功能与呼吸道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其易感、发病速度快,若未及时予以治疗,容易激发心衰、循环衰竭而死 ,病死率在35%左右[2]。因此,临床上应重视对新生儿肺炎患者的治疗。近年来,已有多数文献资料证实多巴酚丁胺、盐酸氨溴索是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有效药物,其中多巴酚丁胺可快速改善患儿症状,缩短病程,对增强患儿心肌功能的效果显著;盐酸氨溴索为一种化痰效果突出的祛痰药物,虽然消炎效果良好,但治疗肺炎新生儿的总体疗效欠佳[3~4]。为此,本研究考虑联用多巴酚丁胺与盐酸溴索,以提高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间本院儿科接诊的11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按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男35例,女20例;胎龄32+2~42+5周,平均胎龄(37.42±2.76)周;其中有足月儿37例、早产儿18例。观察组男34例,女21例;胎龄32+2~42+5周,平均胎龄(37.53±2.82)周;其中有足月儿36例、早产儿19例。两组肺炎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血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等检查确诊为肺炎,与第4版《实用新生儿学》中的肺炎诊断标准相符[5];(2)患儿心律低于160次/min,呼吸频率低于60次/min,且持续血氧饱和度超过95%以上;(3)患儿家属已知情本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4)此次研究在本院伦理委员会许可下开展。

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畸形、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脑室出血等严重病症的患儿;(2)对多巴酚丁胺、盐酸氨溴索过敏的患儿;(3)有激素药物使用史的患儿。

1.2 方法

110例患儿经病情确诊后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消炎治疗、酸碱度纠正、面罩吸氧、化痰等对症治疗,治疗期间注意保暖、确保患儿呼吸通畅。

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盐酸氨溴索(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2,规格:2ml∶15mg)雾化吸入治疗,在15g盐酸氨溴索中加入5ml氯化钠注射液(浓度:0.9%),让患儿雾化吸入该混合液,氧气浓度控制在50%~60%范围内,每日雾化吸入2次,每次持续时间为15~20min,7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盐酸氨溴索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471,规格:2ml∶20mg)5~10μg/(kg·min),持续输注4h,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将输注频次控制为每日1~4次,7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观察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发现皮疹、消化不良、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予以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治疗后的胸部X线拍摄结果为评价依据,胸部X线显示肺部阴影已完全吸收,且肺部湿啰音与痰鸣音均已消失,为痊愈;若显示肺部阴影部分吸收,其肺部湿啰音与痰鸣音有所减轻,为有效;若显示肺部阴影无变化或加重,且肺部啰音、痰鸣音均加重,为无效[6]。

(2)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变化:分别于患儿治疗前后用血气分析仪监测其动脉血二氧化痰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CO2)、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

(3)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分别于患儿治疗前后取3ml静脉血,经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6,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6,IL-10)。

(4)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详细记录患儿用药后发生皮疹、消化不良、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情况,并计算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76.36%)(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血气指标变化对比

两组患儿治疗前的PaCO2、PaO2血气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的PaCO2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其PaO2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指标变化对比

2.3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对比

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血清炎性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的CRP、IL-6、IL-10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其IL-2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对比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儿仅发生皮疹1例、消化不良1例,无心动过速病例;对照组患儿发生皮疹3例、消化不良4例、心动过速2例。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6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16.36%)(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3 讨论

肺炎为新生儿最易发生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致死率高等特点,临床上需予以高度重视。新生儿由于气管、呼吸道狭窄,导致其自身的肺清除能力相对于成人较差,一旦胎儿误吸胎粪、被病原体污染的羊水或与呼吸道感染着接触等,都会造成通气功能障碍,感染肺炎[7]。新生儿病发肺炎若未及时医治,极易因自身免疫力低下、呼吸困难、通气功能障碍而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可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冷秀芝[8]研究显示,肺炎新生儿的肺泡中有炎性渗出物,肺泡的通透性降低,且表面活性物质减少,会导致微型肺不张、换气功能障碍出现,导致PaO2明显下降;肺炎新生儿还因支气管狭窄、肺泡腔狭窄,导致呼吸道受阻,炎性渗出物无法顺利渗出呼吸道,且空气吸入受阻,加上肺部表面活性物减少等因素,最终在造成肺通气功能障碍,导致PaCO2明显升高。此外,临床已证实新生儿肺炎属于炎性反应疾病,故患儿血清内的炎性介质多呈炎性表达,CRP、IL-2、IL-6、IL-10均为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CRP可反映新生儿的感染程度,是一种炎性反映敏感度高的非特性性指标;IL-2具备免疫调节活性,可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强弱;IL-6为机体发生炎症后由T细胞、B细胞等多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该指标水平升高可造成免疫功能失调、炎性反应消散;IL-10为参与细胞免疫的一类细胞因子,该指标水平明显升高,可反映机体免疫调节失控、机体肺部损伤机制发生[9~10]。因此,临床治疗期间需重点关注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和血清炎性因子变化。

目前,临床上治疗新生儿肺炎以抗感染药物治疗为主,但临床疗效欠佳,需配合止咳、化痰、酸碱度纠正等对症措施进行治疗。本研究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以上基础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对症治疗及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的基础上联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患儿的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儿,且用药后发生皮疹、消化不良、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从本研究结果看,多巴酚丁胺注射液联用盐酸氨溴索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安全性高。多巴酚丁胺为肺血管扩张剂,可选择性兴奋心脏β1受体,对腺苷环化酶起激活作用,显著提升心肌细胞内的磷环酸腺苷水平,以便钙离子更好地转移至心肌细胞内,从而达到改善患儿心脏排血量及心肌功能的效果[11]。徐丽[12]的研究中表示,多巴酚丁胺还有气管扩张的作用,对肺部通气也有着较好的改善效果。多项研究表明,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治疗肺炎新生儿能够较高的改善患儿的动脉血管收缩能力,降低肺动脉压,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而盐酸氨溴索则为临床上常见的祛痰类药物,以雾化吸入的方式给药,能够将药物、水分分散为微粒、雾粒,使其悬浮在气体中,通过呼吸道,快速到达肺内,同时可扩大肺部吸收的面积,充分发挥药效[13~14]。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不仅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还会减轻患儿肺部的炎性反映,临床疗效确切。单纯用药的消炎效果显著,但对于有心衰患儿的效果欠佳,还需联用多巴酚丁胺增强患儿的心肌功能,以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15]。

综上所述,多巴酚丁胺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新生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均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多巴盐酸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盐酸泄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评价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古稀之年靠皮划艇横跨大西洋?
散落在星夜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