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阿司匹林辅助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的效果及对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影响

2021-10-18 10:06肖玲玲黄晓靖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子痫小剂量硫酸镁

肖玲玲 黄晓靖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产科 莆田 351100)

子痫前期是妊娠特有疾病,主要是机体内皮细胞激活、全身小血管痉挛,导致供血减少,表现为高血压、肝肾功能异常、蛋白尿等甚至会抑制胎盘生长,严重影响孕产妇以及围生儿健康,导致发生胎盘早剥或母儿死亡[1]。硫酸镁治疗是子痫前期最基础的治疗放案,通过抑制血管收缩降低患者血压,但效果较弱;而阿司匹林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抗炎、抗凝药物,能够阻止孕妇体内环氧合酶生成进而防止血栓素形成,缓解血管痉挛状态[2]。因此本研究选择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辅助治疗观察子痫前期患者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者、家属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57例子痫前期患者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27.24±2.29)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9.09±0.77)周;经产妇11例,初产妇17例。观察组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28.15±2.58)岁;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06±0.73)周;经产妇10例,初产妇19例。上述资料两组患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子痫前期诊断标准[3];(2)无妊娠并发症;(3)单胎妊娠。

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或其他疾病;(2)意识障碍;(3)对药物过敏。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硫酸镁治疗,给予25%硫酸镁(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961,规格:10ml∶2.5g)治疗,第1天第1次负荷量20ml,与浓度为5%葡萄糖注射液100ml混匀静滴,再给予维持量硫酸镁30~40ml,与浓度为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混匀静滴,1.5g/h,第2、3d用维持量滴注为1个疗程,第2周至分娩重复上述用药。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湖南新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1756,规格:50mg×100片),50mg/d,服用至分娩,分娩前24h停用阿司匹林。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微炎症状态水平、凝血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

(1)治疗效果:依据标准评估[4]。显效:头痛、水肿及视觉异常等症状显著好转,血压降至正常水平,24h蛋白尿<300g;有效:头痛、水肿以及视觉异常等症状有所缓解,血压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24h蛋白尿<500g;无效:以上标准均不符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微炎症状态水平:测定患者分娩后无菌胎盘组织中血栓素A2(TXA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 (IL-6)、环氧合酶-2(COX-2)含量。

(3)凝血功能: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

(4)不良妊娠结局:早产、窒息、产后出血、新生儿黄疸等情况,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67.8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胎盘组织中微炎症状态水平比较

观察组胎盘组织中TXA2、TNF-α、IL-6、COX-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胎盘组织中微炎症状态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PT升高且高于对照组,APTT和Fib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PT升高、APTT和Fib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

2.4 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7.24%低于对照组的46.43%(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比较[n(%)]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产科普遍的临床综合征,随着病程发展为子痫,并伴随头晕、恶心等症状,甚至对肝肾功能造成伤害,因此早期监测预防孕妇子痫前期尤为重要,临床一般使用硫酸镁对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基础治疗,硫酸镁通过降低机体对血管紧张素Ⅱ反应降低血压,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5],达到治疗目的,但效果和抗炎抗血栓能力较弱,因此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辅助治疗,阿司匹林具有抗炎、抗凝作用,可以抑制TXA2生成阻止血小板聚集,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提高治疗效果。

硫酸镁可以扩张血管,促进子宫和肾脏的血液循环,影响血小板聚集,还能消除机体全身小动脉痉挛,减轻外周血管阻力,阻止钙离子内流,削减机体对血管紧张素酶Ⅱ反应,达到降压目的[6]。阿司匹林是常用抗炎、抗凝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阻止花生四烯酸转换为TXA2,进而阻止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以及微血栓形成,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通过抗血小板聚集、抗血管收缩、预防氧化应激等改善细胞凋亡等对子痫前期进行治疗[7]。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67.86%(P<0.05),说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显著改善子痫前期患者临床症状。硫酸镁通过缓解全身小动脉痉挛,减轻血管外周阻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及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降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含量,改善临床症状;阿司匹林可以通过诱导COX中心丝氨酸乙酰化同时和其催化位点结合[8],干扰花生四烯酸结合,抑制COX2活性减少TAX2含量,阻止血小板聚集,发挥抗凝作用,改善体内微循环,保护患者靶器官,舒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以及降低炎症反应发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9]。

子痫妊娠是母体对妊娠过度炎性反应,因此炎症因子是关键的观察指标,TXA2可收缩血管,诱导血小板聚集,TNF-α、IL-6和COX-2参与炎症反应,观察组胎盘组织中TXA2、TNF-α、IL-6、COX-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子痫前期患者炎症状态水平。阿司匹林是COX抑制剂,直接抑制COX2活性,阻止花生四烯酸转换为TAX2,进而减少TAX2含量,通过抑制抑制 NF-ΚBp65/TLRs/MyD88通路信号减少TNF-α、IL-6释放,最终降低炎症状态水平[10]。

PT和APTT水平反映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功能,Fib水平决定血浆粘稠度,参与凝血过程,观察组PT升高且高于对照组,APTT和Fib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PT升高、APTT和Fib降低(P>0.05),说明小剂量阿司匹林显著改善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因为阿司匹林是COX抑制剂,直接抑制COX2活性和血小板正常功能,阻止花生四烯酸转换为TAX2,进而减少TAX2含量,促进环氧化物水化酶-1合成,阻止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抗凝作用[11]。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7.24%低于对照组的46.43%(P<0.05),说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显著改善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因为硫酸镁通过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松弛骨骼肌,防治子痫,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前列环素Ⅰ2,抑制内皮素生成,同时降低血压、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来改善妊娠不良结局。阿司匹林主要通过阻止TAX2生成,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胎盘血液供应,还可以阻止血管收缩,达到抗血栓的作用,同时阿司匹林还能够作用于纤维结合蛋白,调整血液高凝状态,促进胎盘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妊娠结局[12]。

综上所述,小剂量阿司匹林辅助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微炎症状态水平,改善凝血功能以及不良妊娠结局。

猜你喜欢
子痫小剂量硫酸镁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子痫前期是什么病?
如何防范子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