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1-10-18 10:07李明楠黄慧娟刘志强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心绞痛常规冠心病

李明楠 黄慧娟 刘志强 吴 晓

(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 新乡 453000)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在患病后主要表现为心绞痛、胸闷、呼吸急促等,其中心绞痛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1]。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等情况,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明显降低。40岁以上的中年人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且有相关数据表明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由于冠心病的致病原因较为复杂,有治疗难度大、治疗疗程漫长、病情极易反复的特点,需进行适当的护理以提升治疗的效果[2]。从过往的护理工作中可以发现,患者通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了解不足,在患病后会放大对疾病的恐惧,导致患者会长期处在低落、恐惧的情绪中。本研究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3.46±4.51)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42±1.32)年。观察组患者男22例,女21例;年龄46~83岁,平均年龄(63.64±4.98)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98±1.76)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确诊标准;患者和患者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排除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全或有沟通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24h监控;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进行常规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知识科普;常规饮食护理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制定护理计划: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将患者对冠心病的了解程度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过往的生活习惯,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2)进行健康教育:冠心病患者普遍年纪较大,缺乏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性认知。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动画讲解、疾病宣讲讲座、宣传科普手册、口头讲述等方式来为患者及家属科普疾病的基础知识和护理的要点,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等,让患者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3)实施心理护理:患者在患病后普遍存在情绪低落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针对性地对患者开展定制化的心理干预。在和患者沟通时护理人员应态度亲切,站在患者角度了解其内心需求,可通过分享成功治疗案例来树立患者的抗病信心,以心理暗示的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4)饮食及其他护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应注意对饮食的控制,减少对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脂肪的摄入,为其制定健康合理的饮食计划;引导患者多食对心脏有益的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避免重油重盐;同时,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计划,避免患者因过度疲劳或休息不足而引起心脏供血不足。此外,应告诫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对心脏的负担。

1.3 观察指标

(1)情绪状况:采用抑郁及焦虑自评测量表评价患者情绪,分值越高心理状况越差。

(2)生活质量:以QOL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项目主要为身体、角色和总体生活质量,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本中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情绪状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情绪改善情况更好,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情绪状况比较分)

2.2 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显著比对照组更好,两组间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86例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大幅度增加,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3]。患者在患病后通常会表现为心绞痛、胸部感到压迫、呼吸短促并极易感到疲劳。根据过往的临床经验表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年龄普遍偏大,对疾病的认知较为模糊,在患病后通常会因对疾病的恐惧和身体的疼痛而会出现低落、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4]。选择适当的护理干预手段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是提升治疗效果的最佳辅助形式,常规护理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护理方式[5]。但常规护理内容较为单一,无法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提供理想的护理效果。

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为侧重点,为患者提供科学且有效的护理服务。在健康教育方面,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先了解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以视频动画、健康讲座、宣传手册、口头讲述等方式为患者建立科学的疾病知识体系,增加患者对冠心病知识和护理要点的了解[6]。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可以完成角色的转换,消除对疾病的恐惧,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治疗。在心理护理方面,护理人员通过积极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通过分享成功治疗案例来树立患者的信心,以心理暗示的方式来缓解其精神压力[7]。本研究通过对86例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的患者其生活质量明显高于仅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其情绪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仅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P<0.05),表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是有效的护理手段。

综上所述,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心绞痛常规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常规之外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心绞痛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别受限于常规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