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理干预在儿童重症监护室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2021-10-18 10:07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监护室重症家属

徐 倩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驻马店 463000)

儿童的器官还处于发育阶段,功能还不完善。一旦生病,可能会对儿童的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后果。重病儿童需要重症监护,在其进入陌生环境后会增加心理负担,无法积极配合各种治疗措施[1]。因此,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心理特征对于提高心理护理干预的科学性非常重要。本研究主要分析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2月~2020年8月,我院重症监护室随机抽取124例儿童,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男33例,女29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5.14±0.11)岁。研究组男36例,女26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5.55±0.2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项研究得到了儿童及其家属同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定期观察其生命特征的变化。安排专业人员安抚患儿和家属,为患儿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帮助其了解相关护理知识。研究组儿童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干预。

1.2.1患儿心理特点

对儿童临床资料的分析得出结论,儿童心理有3个主要特征。(1)恐惧:患儿刚进重症监护室的时候,对周围的环境和医护人员都不熟悉,害怕医疗设备的噪音,引起儿童的紧张和恐惧。负面情绪会加速患儿的心率和呼吸,导致失眠和血压升高;(2)分离焦虑:患儿对母亲或者其他家属的依赖程度很高,如果住院后长时间看不到家人,被遗弃的感觉会比较强烈,分离焦虑通常主要表现为抑郁、哭泣、拒绝配合治疗或者产生攻击性;(3)行为退化:儿童因疾病或治疗疼痛而不能进食或拒绝治疗[2]。

1.2.2患儿家属心理特点

(1)紧张和焦虑:大多数家属对相关疾病知之甚少,儿童进入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后,有一段时间无法联系到家人,而家人会担心患儿病情,从而导致焦虑。(2)悲观和恐惧:儿童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后,家属产生悲观情绪,担心患儿治疗效果不佳,对患儿完全康复失去信心。(3)怀疑和不信任:部分患儿家属不信任医院治疗方案、医疗设施、医务人员,怀疑治疗效果,不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护理[3]。

1.2.3患儿的心理护理

通过分析患儿的心理特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关爱患儿: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保持真诚的态度,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关心他们,加强和激发与他们的情感交流;(2)减轻分离焦虑:在不违反重症监护室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家属的探视次数和时间,帮助患儿更好地融入治疗环境。患儿一旦出现分离焦虑症导致后续治疗无法进行,家属应暂时陪伴患儿,平息患儿的负面情绪,确保治疗顺利进行;(3)缓解行为退化:为患儿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治疗环境,并确保患儿作息时间合理安排,以促进患儿配合治疗和护理。治疗期间也应适当增加运动量,减少对患儿四肢的束缚。此外,播放音乐或电影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帮助他们从疾病中康复。

1.2.4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

针对患儿家属的负面情绪,医护人员需要对家属进行心理干预:(1)消除家属的焦虑:医务人员定期对家属进行病因、常见症状、治疗方案等疾病相关知识教育,更好地帮助家属了解病情;(2)消除父母的悲观和恐惧:医务人员应将治疗情况和预后情况告知患儿家属,为家属提供心理疏导和关怀,帮助他们了解治疗过程,缓解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3)消除对父母的猜疑和不信任:医护人员需要尽最大努力成功救治,与家人沟通,注意沟通态度,赢得家人信任,同时提高护理水平;对治疗或护理计划有疑问的家属,也需要耐心回答其问题。

1.3 观察指标

(1)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直觉心理压力量表 (CPSS) 和数字评分 (VAS) 评估患儿心理状况;(2)调查家属对各种护理方法的态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心理健康状态对比分析

研究组疼痛、分离焦虑、控制感丧失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得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心理健康状态对照表分)

2.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比分析

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程度对照表[n(%)]

3 讨论

在治疗过程中,儿童重症监护室采用最先进的设备和医疗技术,为儿童提供重症监护和治疗。这种治疗可以帮助儿童摆脱重病,逐渐恢复到稳定状态[4]。在重症监护室,儿童身体的组织器官不成熟,容易造成严重的身心残疾,增加心理负担。研究表明,重症监护室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减轻儿童焦虑、恐惧的心理负担[5]。本次研究中,经过针对性心理护理后,儿童的心理状态评分稳定,患儿家属满意度达到96.77%。这与该领域的学者郭明明等[6]的研究结果相似,其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研究组的满意度达到80.52%,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的满意度,差异具有显着性和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改善患儿的预后。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缓解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心理压力,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提高治疗疗效。

猜你喜欢
监护室重症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重症不惑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