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的培养

2021-10-19 02:53王泽兵谢孝红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规矩意识党员

汪 斌,王泽兵,谢孝红

(1.四川师范大学 党委组织部,四川 成都 610068;2.四川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068;3.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包括党章、党的纪律、国家法律、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等在内的许许多多的规矩,这些规矩成为党建理论的重要内容。其中,“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1]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全面把握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政治规矩”这一概念,并深刻阐明了纪律与规矩的关系,全面阐述了政治规矩的基本内涵,他指出“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1]而“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2]“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做到‘五个必须’。”[1]这些重要思想和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必将成为今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遵循。本文所论述的党的政治规矩意识是包括党的政治纪律意识在内的刚性和柔性规矩意识的总称。

严明党的政治规矩,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党从严治党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是新时期破解党建工作诸多难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在《论新阶段》一文中指出,“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3]。因此,“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4]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高知识群体,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其中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最先进的分子,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载体和体现者,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与后备力量。当前,在遵守政治规矩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是做得比较好的。但也应看到,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党的政治规矩意识在部分大学生党员中淡漠了,纪律规矩松弛的现象在个别大学生党员身上比较突出。在大学生党员中强化政治规矩意识培养,既是大学生青年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又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青年成长成才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领悟与实际践行,有利于助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一、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培养工作的问题导向

强化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培养工作,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性。时代发展召唤着大学生党员永葆先进,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然而,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成为其永葆先进的短板,高校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培养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新时代召唤大学生党员永葆先进

当今时代正是昂扬奋进的时代,是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个人主体性作用的时代。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的青年才俊和先进分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5],大学生党员能否永葆先进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召唤大学生党员永葆先进、创新发展。时代发展进步必须依靠改革创新精神的焕发,唯有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方能破除阻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困局,“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6]大学生党员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正值风华正茂时,他们的思维十分活跃、创新发展劲头十分旺盛,因此,充分调动他们焕发青春活力、坚守党性、永葆先进,高度契合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适应着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昂扬奋进时代,召唤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作用,实现个人价值。时代发展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使人们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追求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当代青年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后备军,他们能否认识到自我承担的历史重任、能否充分领会发挥自我主体性作用对于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发展前景。因此,基于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加以审视,昂扬奋进的时代,同样也是大学生党员永葆先进、充分发挥自由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时代。

(二)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淡漠成为永葆先进的短板

无论从社会发展进步,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党员永葆先进都十分必要。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不强,俨然已经成为大学生党员永葆先进的一大短板,这在对全国东、中、西部的重点大学、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的4259名大学生党员问卷调查结果中有着鲜明体现。

什么是党的政治规矩?大学生党员针对这一问题的认知,主流方向是积极向上的,但部分党员的认识深度仍存在不足。所有被调查的大学生党员都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牢固树立政治规矩意识持肯定意见,其中80.85%的大学生党员认为树立政治规矩意识“非常必要”,其余19.15%的大学生党员也认为这是“有必要”的。其次,绝大部分大学生党员能够对党的政治规矩的内容具有较为正确、全面的认识,但仍有近一成的受调查大学生党员认为“国家法律”、“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并不属于自身应当遵循的政治规矩。

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出现,本质上就是“党内有党”,是破坏党内团结,不守政治规矩的主要体现。在对于如何看待“圈子文化”这一问题的调查中,91.16%被调查的大学生党员认为“圈子文化”严重破坏了党的团结统一,但其余少部分大学生党员仍未正确认识到“圈子文化”的危害性,2.72%的人认为“‘圈子文化’就是官场潜规则,大家都在搞,可以接受”,2.46%的大学生党员则认为“可有可无,不影响大局”,甚至还有3.66%的大学生党员认为“领导干部培植‘小圈子’,有利于工作顺利开展,值得推崇”。这表明,少部分大学生党员在涉及全党“团结统一”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偏差。

维护党中央权威,就不得公开发表与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在原则立场上,更不能“口无遮拦,毫无顾及”。在对于“毕某某恶意戏谑事件”的认识上,91.16%的大学生党员能够正确看待这一事件,并认为毕某某“既是共产党员,又是公众人物,不能将自己的言行凌驾于党的纪律规矩之上,口无遮拦、毫无顾忌地乱说胡说”。但是,6.83%的大学生党员却认为“如果在私人场合调侃戏谑是可以的,在公共场合就不行了”,甚至还有0.58%的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嘲弄调侃一下党的领袖和党领导的军队没关系”。言论自由并不等于自由言论,党的纪律明确规定,党员绝不允许妄议中央大政方针,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者诋毁、污蔑党和国家领导人,或者歪曲党史、军史,这一规矩与时间无关、与地点无关、与场合无关。可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党员对于自身遵循政治规矩的必要性、政治规矩的内容、“圈子文化”的危害性以及“毕某某恶意戏谑事件”的认识上方向正确、主流积极,但仍有少部分大学生党员对党的政治规矩认识尚不深刻,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工作以提高其政治规矩意识。

大学生党员在政治规矩的行为层面上,部分党员的日常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偏差。1.98%的大学生党员表示其经常或偶尔“自身存在或发现过其他大学生党员在说过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话语”,这直接是在挑战党中央的权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另一个政治规矩,就是“组织”重要性。作为党员,组织性主要体现在程序意识上。近五成的被调查者表示其身边的大学生党员出现过不廉洁的行为。其中,19.21%的大学生党员“在学生干部选拔、评优评先过程中”,曾遇见“贿拉选票等不公行为”;12.82%的大学生党员发现身边党员会“依仗党员身份、学生干部身份等某些‘特权’”,从而进行徇私舞弊;甚至,还有8.24%和7.57%的人分别表示他们身边的大学生党员存在“在组织或参加活动中虚列开支,侵占活动经费”“为谋私利向老师或其他人员送礼”等情节严重的不廉洁行为。这表明,现在部分大学生党员组织意识淡漠、程序意识不强的问题还比较严重,严重违反了“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必须服从组织决定”的要求。

除此之外,在关于“如果您将来成为政府官员,您认为自己是否会有贪污腐败行为”的假设性提问中,83%的大学生党员表示“肯定不会”贪污腐败,然而仍有17%的人会选择去贪污。其中,10.21%的人认为虽然“大贪不敢”,但是自己“小贪可能会有”,4.01%的人则表示如果“因为上级或不可推诿的人情压力等,可能会有贪污腐败行为”,还有1.88%和0.45%的大学生党员会基于“行贿者充分可靠”或者“周边官员都贪污腐败”的条件而选择行为,甚至还有0.45%的人表示自己将来“肯定会”发生贪污腐败的行为。

不难看出,大学生党员所反映出来的政治规矩行为自律性明显低于他们对于政治规矩的认识程度,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规矩意识培养必须积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将严肃的政治规矩内化为其个体品质,再外化为正确的政治行为,从而达到知行合一。

(三)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培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不强已经成为永葆先进的一大“短板”,由此,亟需高校强化教育工作,即需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积极引导青年,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创新创造、建功立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5]。然而,当前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培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培养工作的实效性。

如表1调查结果所示,当前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培养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源于三个方面:第一,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试想一个从小就形成“不守规矩”习惯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又能改变多少呢?第二,学校教育,学生在学校是接受着最为系统的教育,但如果老师在教育中未能加以引导,或者树立了反面形象,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第三,社会风气,这对学生能否养成恪守政治规矩意识亦是十分重要。

表1 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培养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二、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培养工作面临挑战的多维审视

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培养工作面临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场域的挑战,这种挑战是全方位、多层次的。

(一)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培养工作面临挑战的家庭之维

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的个人行为,对于孩子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日后政治规矩意识的养成有着较大的消极影响。

家长的模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甚至是充当着反面角色。在此,需要将家庭划分为党员家庭与非党员家庭两种类型。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党员的家庭成员中是有存在搞封建迷信活动的现象,有2.14%的受调查者表示“少数人存在”,甚至还有1.03%的表示“普遍存在”。在党员家庭中,家长如果自己就对马列主义心存疑虑、不信马列信鬼神、向往西方政治制度与价值观念、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摆正立场,相应,学生孩子在家长的反面影响下也会产生类似观念。家长如果在工作生活中,未能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大搞特殊主义、缺乏对党的纪律的敬畏之心、党性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要求不严等等,那么孩子也会对这种“潜规则”深谙于心。在非党员干部家庭中,家长在遇事时总想钻空子、走捷径,即“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搞搞关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8],则会导致长期生活于这种环境的孩子逐渐丧失对党组织的信心,甚至会将“不正之风”认为是正常的,这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过度溺爱与子女以个人为中心式的家庭生活。当前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过度溺爱,也构成了对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培养工作的严重冲击。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家庭基本上实现了从多子女向独生子女的历史性转变,家庭教育也实现了由“糙养”向“精养”转变,对孩子的过渡溺爱成为社会上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在父母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中,一个孩子往往受到家庭中六位长辈的爱护。家庭教育对子女的过渡溺爱,一方面导致其生活自理能力被不断弱化,另一方面往往使其养成自我为中心式的生活习惯。这些孩子进入大学成为党员之后,部分表现突出、能力超强、成绩优异的学生党员,往往会因有个性、有主见,在集体中擅作主张,我行我素,大搞特殊,违背组织决定,欺骗组织,甚至对抗组织,严重缺乏对组织权威的维护。对于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指出:“不能什么时候都是老子天下第一,什么时候都以自己为主。要按规矩办事,不是个人有主见、有个性就要说了算,哪有这个道理?”[9]

(二)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培养工作面临挑战的学校之维

学生在学校接受着人生最为系统的教育,他们在学校里面不仅学知识、长本领,还在领悟如何做人的道理,养成如何做事的良好习惯。但是,当前的学校教育中仍存在一些背离政治规矩意识的不良倾向。

学校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学校教育本身需要从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做人道理等三个维度来强化学生教育,但实际上,部分学校教育常常只是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尤其是“当前有用”知识的灌输,这就使得学生在思维上潜移默化地形成“有用即为合理”的价值观念。这种情况在学校党员培养工作中也是有着鲜明表现。部分学校在定位入党教育时,更多是将其定位为学生寻找工作的一个敲门砖,而未能从党的建设、社会发展、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等方面进行审视,由此,学生党员也常常功利性的看待入党教育,最终导致“申请入党时冲动、支部讨论入党时激动、批准入党后不动”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学校教育中的这种功利主义倾向,使得学生党员从一开始就功利性地看待政治规矩意识培养工作,且常常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态度。

学校党员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因素。受近年来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对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培养工作不甚重视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学校的党员教育中充斥着形式主义要素。比如,对大学生党员所在党支部开展党课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如表2所示绝大多数是“按照要求次数上,内容结合实际”,有2.02%的受调查者表示党支部“没有达到要求次数,内容不太结合实际”,甚至还有0.99%的受调查者表示党支部“根本从未上过党课”。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系列工作的有序开展,高校党员教育工作有了很大改善,但仍有少数学校未能充分重视党员教育,未能在学生党员中有效开展政治规矩意识培养工作,导致部分学生党员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认为是口号性的工作、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实际上,“党中央权威,全党都必须自觉维护,并具体体现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去,决不能表面上喊着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实际上没当回事,更不能违背中央大政方针各自为政、自行其是。”[10]

表2 学校党支部党课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

(三)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培养工作面临挑战的社会之维

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风气,对于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严重冲击着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的培养工作。

当前,社会不正之风仍是客观存在,其中,在党内较为突出的则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这四种不良风气的存在,败坏党的形象、干扰党有序推进“四个全面”发展的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强调作风建设坚持坚持再坚持,党内长期存在的“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是,“四风”问题是我党长期积累的问题、“四风”观念在社会上亦是流行已久,部分学生党员所受到的不良影响也并非短期内就可以完全清除的。在这些不正之风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党员未能认识到发挥自身主体性作用的必要性,缺乏党性修养,更不要奢谈严明政治规矩了。他们在校内、党内面临所谓“利益之争”时,不是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本领,而是想着找熟人、弄关系,实际上,这与“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11]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部分党员缺乏理想信念,同样对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培养工作构成严重挑战。受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党员仍是存在理想信念缺失的问题,并在党内相互影响而形成一种浪潮,对当代青年学生党员产生重要影响。比如,部分党员缺乏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认为共产主义是空想、幻想甚至是骗人的;部分党员缺乏信念支撑,在封建迷信中寻找灵魂寄托,大搞鬼神之说;部分党员缺乏是非观念,原则性与正义感严重缺失;还有部分党员向往西方价值观念等等,这些都对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挑战,进而冲击着政治规矩意识培养工作。试想,一个对共产主义缺乏信仰的共产党员,又如何能够牢牢确立党章意识、维护中央权威、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呢?

三、强化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路径的全面建构

政治规矩意识不会凭空产生。受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多维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需要从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良好社会环境的促进性作用等方面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予以培育和强化,助推社会发展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

(一)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家庭对于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的养成具有起点教育的功能。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无法替代的。因此,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1.积极培育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和规范。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然而,当前不管是党员干部家庭还是普通家庭,缺少家庭美德的不良现象还常见于报端,如婚外情、包养情妇、不关心老人和妻儿、家庭集体腐败、热衷于封建迷信等,这直接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消解着学生政治规矩意识的养成。良好的家庭美德、友善的家庭内部环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则引导学生从小就养成懂规矩、守纪律的观念意识,使得他们从小便拥有对权威的尊重之感、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家庭成员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注重增强自身修养,培养健康情趣爱好,增强明辨各种是非的能力,坚守道德原则和法律底线,常怀律己之心,不为利诱所动,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2.充分发挥家长的模范作用。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往往是从父母身上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交往的。家长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能够为学生日常行为确立典范,为他们的人生发展提供导向。因此,父母需要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友善的家庭人际关系,并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作出表率,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如果父母在人际交往中,缺乏纪律意识与规矩意识,那么孩子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在党员干部家庭中,父母就需要从政治规矩意识方面为子女做好表率,坚持“五个必须”、摒弃“八个决不允许”与“十五个不得”,引导子女养成恪守政治规矩意识,坚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逐渐向党组织靠拢,并在入党之后始终坚持政治规矩意识,强化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与党性修养,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当然,担任领导干部的父母则需要强化子女教育工作,引导其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我,即“对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坚决纠正”[12]。

3.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不同方式,会对子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和传统的家庭教育类型,在有些家庭中还残存,对子女的发展起着反作用。在独裁专制型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极容易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蛮横地强加于孩子身上,极容易造成孩子思想的混乱,感情的对立,行为的反抗,将来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和大是大非面前容易出现“口无遮拦,毫无顾忌”,甚至出现不服从组织决定、对抗组织等问题。过度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把孩子当成是“掌上明珠”、“小皇帝”,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养成了孩子自私自利的坏习惯容易出现擅作主张、我行我素,违背组织程序,以特殊身份谋取私利等问题。因此,家长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意识,朝着“民主平等,互助合作”型的家庭去建设,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平等、民主、互助的和谐家庭。只有这样,大学生党员才能够更好地做好“五个必须”。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最为系统、最为全面的阶段,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作用,进而从认知、评价、情感、认同与实践等维度,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培养工作。

1.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学校各级党组织严格遵守和落实好党内各项生活制度,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对于促进大学生党员规矩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在守规矩上作表率,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基层党组织要注重从细节做起,在抓好支部活动计划、工作程序、生活会环节、党员教育活动等方面下功夫,切忌走形式、走过场,从而教育党员敬畏组织、敬畏规矩,自觉参与组织生活,接受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真正让组织有组织的规矩,党员有党员的样子。

2.要突出政治规矩的教育内容。守纪律、讲规矩,首先要知纪律、懂规矩。学校各级党组织需要认清现状,抓好抓实党的规矩的学习重点。一方面,要通过正面的宣传强化大学生党员对政治规矩的认知,使其明确政治规矩的基本内涵、产生过程、理论价值。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反面的警示教育使大学生党员明确违反政治规矩的具体表现,明白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其次,强化大学生党员对政治规矩的践行,使其“知其所以然”。要通过引导大学生党员把政治规矩融入到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具体实践中,切实把政治规矩作为自己学习、工作、生活的价值标准。

3.要创新政治规矩的教育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的培育是主体与客体价值互通和心灵融契的过程,是对价值观的“学习—重温—体验—唤醒(强化)—内化—转化”的过程。因此,学校则是需要不断优化党员教育活动载体、创新党员教育方法、拓展党员教育活动路径,不断提高其政治规矩意识,引导大学生党员实现自我政治规矩教育、历练、塑造与完善,真正做到“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经得起风浪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要严守政治纪律,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守好规矩,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13]。

4.要开展文明校园的创建。文明校园建设有助于为大学生党员强化政治规矩意识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对此,教学、管理、后勤需要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注重纪律观念、规矩意识,通过有序的教学活动、科学的管理工作、精益的后勤保障,为学生党员树立政治规矩意识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充分发挥良好社会环境的促进性作用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充分发挥良好社会环境的促进性作用,需要以构建良好党内政治生态为核心;需要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需要发挥大众传媒积极作用。这是是强化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的重要举措。

1.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需要以构建良好党内政治生态为核心。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内政治生态状况对于社会风气发挥着导向作用。对此,就需要采取措施,扭转党内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纠正党内不正之风,建设良好政治生态,需要打造刚性的制度体系,并以强大的执行力予以保障。由此,就需要打造确保长效的制度约束体系,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需要加大执行力建设力度,推进制度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不断清理“四风”死角,防止“四风”回潮,影响全面从严治党大局,从而为强化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创造良好环境。

2.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筑政治规矩意识培育的利益基础。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在现代社会,社会公平主要表现在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等方面。但是,部分党员干部无视党的政治规矩,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普通群众不按照规则办事,投机倒把的问题还比较严重。这对社会公平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需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3.发挥大众传媒积极作用,切实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大众传媒已成为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当代青年鲜有不接触不熟悉各种传媒的,大众传媒是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并且对整个社会环境状况产生着重要作用。具有覆盖面广,传递迅速,实效性强,而且还具有增殖力的特征。我们要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宣传作用,抵制消极有害的影响,为大学生党员政治规矩意识的培育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猜你喜欢
规矩意识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党员之家
“按规矩办”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新来的主任“立规矩”
党员标准是什么?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