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重质油残炭含量样品管的选取分析

2021-10-19 23:57赵丽信李媛媛王艳红
炼油与化工 2021年5期
关键词:微量样品含量

赵丽信,石 欣,李媛媛,王艳红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碳氢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0)

残炭是指将油品放入残炭测定器中,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使其加热蒸发、分解和焦化,排出形成的可燃气体后,所剩余的焦状黑色残留物,测定结果用质量百分数表示[1,2]。残炭值关系着油品的生焦倾向,是评定油品质量的重要参数,对判断生焦量及热平衡等是必不可少的。残炭与油品中不稳定烃类化合物,稠环芳烃及非烃化合物等有关,主要由油品中的胶质、沥青质、多环芳烃的叠合物及灰分形成[3,4]。

石油加工过程中,油品的残炭值是1项非常重要的指标,特别是重油轻质化加工过程中,它是油品生焦倾向大小的体现,能够直接或间接反映重油轻质化加工过程中的产品分布比率,生焦率和加工损失[5~7]。目前行业内常用的残炭测定方法有4种:康氏法(GBT268)、微量法(GBT17144)、电炉法(SHT170)和兰氏法(SHT160)。电炉法和兰式法测试方法的操作较简便,但所测结果与康氏残炭值有一定的差异。康氏法测定残炭的取样量较大,但检测下限较低。而微量法所允许的取样量小,检测下限较高,微量法测定残炭较其它3种方法的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1次测定样品数量多,耗时较少,既有康氏法的优点也可弥补兰式法和电炉法的不足,近几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笔者依照GB/T 17144-1997,对日常研究的重质油进行残炭含量测定,发现方法中给出的2种规格(2mL、4mL)样品管测定出的残炭结果有所差异,于是对微量法测定重质油残炭含量样品管的选取做了相关性实验,通过大量实验分析,最终确定出不同重质油测定残炭所用最佳规格样品管[8~10]。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材料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仪:符合GB/T 17144-1997,JH 020712型,西安市精华电子仪器厂出厂。

样品管:硼硅玻璃材质,2种规格:(1)4 mL,外径12 mm,高72 mm,厚1 mm的样品管;(2)2 mL,外径12 mm,高35 mm,厚1 mm的样品管。

1次性针管和玻璃棒:通用。

电子天平:感量为0.000 1 g。

样品管支架:均匀分布12个孔。

干燥器:不加干燥剂。

氮气:纯度大于99.99%。

1.2 实验方法

1.2.1 样品准备根据重质油残炭的实际意义和残炭值大小选取FCC油浆、DCC油浆、多伦多减渣、减压渣油、常压渣油、高温煤焦油、油煤浆、热高分产物油、蒽油等9种样品来做对比实验,以得出2种规格样品管与残炭值的相关线性。9种样品均为重质油,其中FCC油浆、DCC油浆、多伦多减渣、减压渣油、油煤浆、热高分产物油6种油品常温下较粘稠,甚至不流动。为保证均匀性,应先将其加热以降低黏度,充分搅拌后用针管抽取样品称量。

1.2.2 样品称量用1次性针管吸取搅拌均匀的样品,称量已准备干净的样品管,记录其质量m1(g),称准至0.000 1 g。然后按照规定质量向已称重的样品管底部滴入待测样品(注意样品不能沾壁),称量滴入样品量为m0(g),称准至0.000 1 g。在取样和称量过程中,需用干净的镊子夹取样品管,以减少称量误差。各样品性质确定试样量见表1。

表1 微量法测定残炭的试样量

1.3 实验操作步骤

打开微量残炭测定仪,将装有已称量试样的样品管支架放入炉膛内,并盖好盖子,打开氮气阀,调节氮气流速调为600 mL/min进行吹扫,至少吹扫10 min。然后将氮气流速降至150 mL/min,并以10℃/min到15℃/min的加热速率将炉子加热到500℃。

待加热炉在500±2℃时恒温15 min后,关闭炉子电源,让其在氮气流600 mL/min吹扫下自然冷却。

以上过程中的氮气流速调节均已在仪器内设定了自动程序,仪器可自动进行。

当炉温低于250℃时,仪器会自动报鸣提示,此时打开盖子,把样品支架取出,并将其放入干燥器内冷却。用镊子将含有残炭的样品管夹取出来移至另1个干燥器内,让其冷却至室温后,称量样品管与残炭的总质量,称准至0.000 1 g,记录其质量为m2(g)。

1.4 实验结果计算

试样中残炭X,%(m/m),按式(1)计算:

式中m0—试样质量,g;m1—空样品管的质量,g;m2—空样品管加残炭的质量,g。

1.5 测试结果报出

根据标准要求,实验结果精确到0.01%。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各类样品的基本性质分析

对所选取的9种重质油进行灰分、碳、硫、沥青质、胶质的测定,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光谱仪工作条件

由表3中数据得出,选用2 mL样品管测定的残炭,煤焦油和蒽油的相对标准偏差大于2.0%,而FCC油浆、DCC油浆、油煤浆、热高分产物油、多伦多减渣、减压渣油、常压渣油七种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较小。

表3 所选取9种重质油使用2 mL样品管测定的残炭值

由表4数据可知,选用4 mL样品管测定的残炭含量中,煤焦油和蒽油的相对标准偏差较小,而FCC油浆、DCC油浆、油煤浆、热高分产物油、多伦多减渣、减压渣油、常压渣油七种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相对较大。

表4 所选取9种重质油使用4 mL样品管测定的残炭值

2.3 不同规格样品管测定残炭含量的稳定性分析

对所选9种重质油用微量法分别选取2 mL样品管和4 mL样品管所测定的3组残炭含量,做稳定性实验,见图1,2。

图1 各样品使用2 mL样品管测定残炭含量的线性图

由图1中各样品残炭含量的线性曲线可看出,使用2 mL样品管测定的各样品残炭含量中,除蒽油及煤焦油外,其它7种样品中的稳定性趋势变化较为平缓,稳定性较好。

由图2看出,使用4 mL样品管测定的各样品残炭含量中,蒽油及煤焦油的曲线变动不大,线性较为平稳,其余7种样品的稳定性趋势变化较大。

图2 各样品使用4 mL样品管测定残炭含量的线性图

根据表3、4及图1、2中结果得出:

(1)蒽油和煤焦油使用4 mL样品管所测定的残炭含量较使用2 mL样品管测定残含量高,但稳定性好,相对标准偏差低。

存在偏差较大的原因是由样品性质所决定的,蒽油与煤焦油在常温下均为黑褐色可流动液体,但可看出存在很多类似固渣的物质分布在其中,在测定过程中发现,使用2 mL样品管测定蒽油和煤焦油的残炭后,样品管外壁有残渣溢出,结果导致样品损失,使测定的残炭含量偏低。因此,使用4 mL样品管测定蒽油和煤焦油的微量残炭含量较为准确。

(2)FCC油浆及常压渣油使用2 mL和4 mL样品管测得的残炭含量相差不大,但使用2 mL样品管测定的残炭含量较使用4 mL样品管测定的残炭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小,线性曲线稳定性好。因此,对于FCC油浆和常压渣油来说,使用2 mL样品管测定的微量残炭含量较为准确。

(3)剩余DCC油浆、油煤浆、热高分产物油、多伦多减渣、减压渣油5种样品,使用2 mL样品管测定的残炭含量较使用4 mL样品管测定的残炭含量低,相对标准偏差小,线性曲线稳定性好。

笔者认为,存在此偏差的原因在于使用4 mL样品管时,由于样品管的体积较大,相对2 mL样品管壁较高,使得样品分解后无法充分排出,反应不完全,致使测定结果偏大[9]。

因此,DCC油浆、油煤浆、热高分产物油、多伦多减渣、减压渣油5种样品,使用2 mL样品管测定的微量残炭含量较为准确[10]。

综上所述,不同样品使用同种样品管测定的残炭含量线性曲线稳定性不同,同种样品使用不同样品管所测定的残炭含量不同,对于性质相差较大的样品其相对偏差较大[11]。因此,对于重质油来说,各重油微量法测定残炭含量所使用样品管并非统一,需按照样品性质及含固含渣类物质的多少来决定。

3 结论

(1)蒽油和煤焦油使用2 mL样品管测定的微量残炭含量精密度高,稳定性好。FCC油浆、DCC油浆、油煤浆、热高分产物油、多伦多减渣、减压渣油、常压渣油7种样品使用4 mL样品管测定的微量残炭含量精密度高,稳定性好。

(2)对于各类重质油测定其残炭含量,选用样品管大小时不仅要参照其预估残炭含量大小,还要根据样品的基本性质和常温下的状态做参考。

(3)对于不同重质油,其沥青质含量低,常温下流动性好,但有明显的渣类物质存在的样品,应选4 mL样品管测定其残炭含量。

(4)对于不同重质油,其沥青质含量高,预估残炭含量也高,但常温下流动性差,甚至不流动的样品,应选2 mL样品管测定其残炭含量。

猜你喜欢
微量样品含量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四环素类的含量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配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的作用分析
兽医实验室微量移液器使用期间的核查
四氯对苯二甲腈含量分析方法
粮油检测实验室样品管理浅析*
直接还原铁多元素含量测定的研究
不同桑品种黄酮含量测定
完善样品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抽检结果的准确性
谈刑事侦查中微量物证的作用及常见发现方法
实验室样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