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大阅兵中不为人知的彩蛋

2021-10-19 05:36
小天使·初中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方队

天安门前东西华表间,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脚步,那汹涌澎湃的钢铁洪流,那呼啸蓝天的空中利剑,在亿万人的期待中接受检阅,它也如磁石般吸引着全中国、全世界的目光。甲胄在身,重任在肩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小彩蛋呢?让我们把岁月的时钟往回拨一拨,一起去国庆大阅兵中寻找吧!

1949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是在紧张又兴奋的氛围中进行的。从决定举行大典到仪式正式开始,只有短短三个月的筹备时间。大到确定国旗国歌,小到修缮场地、安装扩音喇叭,对于当时的新中国来说,都是不小的难题。

刚刚结束战争的天安门广场,砖残瓦缺、破败不堪,周围还是一片荒地,垃圾成堆,城门底下甚至还有遗留的炮弹。距离开国大典举行只有20天,将近6000名群众自发地拿着扫把、扛着铁锹,参与到天安门广场的垃圾攻坚战中。直到10月1日,天安门广场才算焕然一新。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部队共16400余人,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公开亮相,其中代表步兵接受检阅的步兵师是华北军区的主力。两个月前,他们还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奋勇杀敌。他们手上拿的武器,以及口径不一的火炮,都是从战场上缴获下来的,有日制、德制、美制、苏制等,因为条件有限,阅兵队伍中的大炮只能靠骡马拉着通过天安门,如何清理骡马排出的粪便,一度让组织检阅的指挥员们伤透了脑筋。

此次受阅部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辆被授予“功臣号”称号的坦克。它是人民解放军从沈阳日本关东军坦克修理厂缴获而来的,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辆坦克。正是这辆日制中型坦克车,突破了锦州防线,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大功。除了武器是“万国牌”。受阅飞机的小三角阵容,也是美国制造,当时整个空军编队,拿得出手的飞机只有17架,这对于阅兵式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彩排时,周总理提出了一个方法:让速度快、数量多的9架P-51型野马式战斗机,在飞过广场后迅速绕场一圈回到队列后面,第二次接受检阅,这样一来,人们看到的受阅飞机就不是17架而是26架。当这17架飞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过时,兴高采烈的群众并不知道,其中4架飛机还挂着实弹,为了防备突袭。他们在接受检阅时,仍担负着战斗值班任务,飞行员们签下了“生死状”,承诺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即使牺牲自己,也不能让飞机坠毁在天安门广场和人民群众的头上。

这一年,由于天安门广场前的道路狭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整整进行了7个多小时。结束时已是深夜,战士们又匆匆奔赴到解放全中国的征程中去了。

1958 女民兵首秀

这一年,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中国人民,全国都在抓紧准备军事斗争。1月,美国协防台湾司令宣称“必要时将用导弹攻击中国大陆”。7月,中苏关系出现裂痕。8月,金门炮战,9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民兵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把能拿武器的男女公民都武装起来,以民兵组织的形式实行全民皆兵。因此,这年的国庆阅兵“战备气氛”特别浓烈,首次出现了女民兵方队。

1984 大国长剑亮相

时隔25年,天安门广场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后首次大型阅兵活动,这也是唯一一次大规模邀请外国友人参加的阅兵式。在此次阅兵式上首次亮相的是解放军二炮部队和战略导弹部队。此次受阅的28种武器全部由中国自主研制,其中19种新武器从未对外公布,有的装备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武器装备继续向机械化、自动化、电子化发展。当被誉为“天之骄子”的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缓缓走过天安门广场时,整个广场的人群都沸腾起来,日本媒体在报道中写道“相当数量的导弹大放异彩,意味着中国将有参与任何战争的能力”。

2019 中国式浪漫

此次阅兵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受阅人数过万,160余架飞机、580台装备悉数登场,所有亮相武器装备均为国产。歼-20、运-20、直-20、空警-500H等明星机型悉数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傲视苍穹,新机型占正式受阅飞机总数的31.6%,均为列装后首次参加国庆阅兵,为历次阅兵空中梯队受阅力量新型装备最多的一次。由陆、海、空三军航空兵组成的12个空中梯队,以前所未有的磅礴阵容,接受着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装备方队中,东风-17常规导弹方队首次公开亮相,全天候、无依托、强突防等特点可以让DF-17导弹对中近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东风快递,使命必达”,这是我们军事强国的魄力和底气。

洲际导弹叫“东风”,空地导弹叫“鹰击”,即便是冷兵器也有浪漫的名称,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专属浪漫。

70年,弹指一挥间。新时代的中国,早已是山河无恙、国富兵强,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第二遍了。此时此刻,我们足以告慰先烈:这盛世,如您所愿。此情此景,让14亿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方队
作战时间横跨开国大典的是哪一次战役?
10月历史大事记
值得回味的阅兵亮点
2009 国庆60周年阅兵
胜利日大阅兵
三月的北京
雄壮的方队走过来
陈氏父子的上海往事
(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