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门诊护理管理对哮喘患儿疾病控制及家庭功能的影响

2021-10-20 03:08卢长江杜超凤黄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儿童哮喘门诊哮喘

卢长江 杜超凤 黄芳

哮喘是儿童慢性呼吸道疾病高发病,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儿童哮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流行病学统计,2010年我国儿童哮喘发病率约为3.02%,与1990年首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较,哮喘发病率上升178.7%,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以及生长发育[1]。2017年全球哮喘防治倡议指南中提出:治疗哮喘的主要目标为维持患者的正常生活水平、减少发作次数、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以及预防畸形发作而造成的病死等[2]。但是我国哮喘患儿控制仍处于不良阶段,45%~67%以上的哮喘患儿无法达到该治疗目标,继而增加家庭压力,影响家庭生活质量。为此实施有效的管理策略成为药物治疗外一项重要的哮喘防治措施[3]。当前教育管理中,主要以记录患儿症状、随诊教育、检测病情为主,同时家属对疾病认知程度较低,为引起重视,导致患儿在无症状期疾病管理意识淡化,缺乏针对性教育以及有效的医患互动。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是集检查、诊断、治疗及教育为一体的综合诊疗中心,具备合理的功能区域、规范的诊治流程以及专科医护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缩短患儿就诊等待时间[4]。为此,本文就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护理管理对哮喘患儿疾病控制以及家庭功能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9年3月—2021年2月入住我院治疗的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患儿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哮喘相关诊断标准[5];年龄4~11岁;哮喘病史>3个月;入组前两组家属均未接受哮喘相关教育宣教;患儿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条件:重度持续期哮喘或急性发作;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认知功能受限;合并心肺肾等功能不全;严重免疫系统性疾病;临床资料不全;依从性较差。将2019年3月—2020年2月入院的57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根据组间匹配的原则,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入院的57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中男31例,女26例;年龄5~11岁,平均5.36±1.65岁;病程5~24个月,平均15.36±4.32个月。观察组患儿中男29例,女28例 ;年龄4~10岁,平均5.46±1.47岁;病程5~24个月,平均16.37±5.21个月。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管理,主要包括向患儿家属发放哮喘宣传手册,手册内容包括疾病管理、用药管理、饮食管理以及复诊管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护理管理,步骤如下。

1.2.1 制定门诊管理任务 查阅2017版《全球哮喘倡议指南》以及《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整理儿童哮喘管理的相关文献,经过门诊儿童哮喘专家以及护士进行任务筛选,最终形成提问、哮喘控制测试(C-ACT)、制定哮喘行动计划、演示吸入技术以及回答问题的哮喘儿童门诊管理任务流程,并将流程制定成任务手册,手册采用彩色印刷,包括个人资料、引导语、门诊管理流程。在门诊回访过程中,儿童或家属每完成一项任务后由医生或护士签字确认。

1.2.2 标准化门诊干预实施

(1)制定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依据患儿临床症状以及峰流速制定相应行动计划。利用交通信号灯颜色即绿色、黄色和红色区别不同情况下需要采取的药物以及管理措施。绿色:为哮喘控制良好区,患儿病情稳定,能够较好地控制。黄色:为哮喘在药物控制下病情稳定区域,需定期复诊,该区域配备哮喘急救药物;红色:为哮喘急性发作区域,该区域配备各种哮喘抢救药物和器械。

(2)挂号:由门诊护士派发哮喘儿童管理流程,向患儿或家属讲解使用方式,并提醒患儿门诊结束访问后到导诊台登记[6]。

(3)候诊:在候诊过程中,护士将提问问卷与哮喘控制测试发放到患儿手中,只提供资料以及指导问卷填写方式,患儿完成后,护士在管理任务栏签字确认。

(4)看诊:医生根据病情,制定用药指导。主要强调如何利用监测峰流速仪进行自我监测,包括示范峰流速仪、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以及储物罐的使用方式等,接受药物指导后医师签字确认[7]。

(5)取药:根据护理内容,家属在取药后,到护士办公室接受用药指导,护士观察患儿吸入器使用方式,并进行统一纠正与指导后护士签字确认。

(6)教育:在门诊任务流程“回答问题”中关于哮喘常见问题以及答案。患儿及家属每掌握一个问题护士签字确认。问题主要包括:①疾病危险告知;告知患儿及家属常规哮喘用药种类以及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并告知不遵守医嘱用药的危害,如增加哮喘复发次数、哮喘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可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等多种并发症[8]。②询问患儿的用药习惯,鼓励患儿及家属说出哪些行为与认知不一致,并纠正其不良行为。如何地服药、购买地点、服用时间、方法以及用药后漱口等,并示范吸入用药几种错误方式等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制作成电子健康教育手册。借助微信公众号实施健康宣教。将公众号二维码张贴在诊室门口,接诊护士或医生指导家属扫描二维码,添加后护士对使用步骤一一讲解[9]。③环境管理。指导家属在室内不得吸烟,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避免室内干燥,新装修的房子需要放置适宜的时间后方可入住。外出活动或运动时应选择空气良好、无雾霾的地点,同时患儿需要佩戴口罩。④支持管理:护士向患儿家属讲解家庭支持以及社会支持对支气管哮喘儿童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获得朋友、同学以及家长的支持,鼓励患儿参与哮喘防治知识讲座[10]。

1.3 观察指标

(1)家庭主要照顾者照护能力:采用家庭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进行评价,包括护理概念、健康知识、责任感、护理技能4项,采用4级评分法评分,总分4~16分,总分越高其家庭主要照顾者照护能力越佳[11]。

(2)疾病控制情况:采用哮喘控制测试(C-ACT)量表评价疾病控制情况,该量表包括活动受限、喘息症状、患儿对哮喘控制、自我评估4项,总分5~25分,总分<20分为未得到有效控制,20~24分为控制良好,25分为完全控制[12]。

(3)家庭功能: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情感反应、家庭角色、问题解决、沟通交流、行为控制、情感介入以及总的功能,分别采用4级评分法评分,每个条目4个选项,分别为完全同意至完全不同意,总分24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家庭功能越差[1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家庭主要照顾者照护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家庭主要照顾者照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家庭主要照顾者照护能力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水平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哮喘控制水平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水平比较(分)

2.3 两组患儿家庭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家庭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庭功能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目前临床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案。国内外哮喘防治指南中提出,大多数患者通过规范的疾病管理以及药物治疗后,哮喘可得到有效控制。但是调查发现,临床对于哮喘控制率与目标相差较远,其主要因素为患儿和家属对疾病认知较差、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导致。因此,对患儿及家属实施疾病相关教育,是哮喘疾病防控的重要因素。传统干预中,患者与医护人员沟通缺乏互动性,且所接受的宣教具有局限性、碎片化以及片面性,影响教育效果。

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以医院专科门诊为基础,通过评估、监测、治疗以及教育为一体的管理措施实现对哮喘儿童的管理。积极有效的教育管理是提高哮喘儿童及家属正确认知以及居家照护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除药物治疗外重要哮喘防控措施。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管理的实施能够帮助患儿家属在心理上接受该疾病,在门诊教育管理中,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实施健康宣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患儿,借助小儿高模仿力,患儿边药物吸入治疗边跟着视频学习,帮助并提醒家属正确按时的吸入药物治疗,从而提高正确吸入率。此外,家属在认知该疾病严重基础上更加系统地照顾患儿,提高其照顾能力。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家庭主要照护者护理概念、健康知识、责任感、护理技能以及整体评价分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管理有助于提高哮喘患儿家属的照护能力。研究显示,对哮喘患儿实施有效的门诊管理后,患儿药物吸入正确率以及疾病控制水平有效提高。而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管理有助于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有效的用药、生活习惯、环境以及外出等健康指导,有效控制疾病诱因,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患儿在哮喘门诊每完成一个环节,即可获得不同类型图案的印章,提高患儿参与自我疾病管理的积极性。此外,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管理有助于哮喘患儿获得家庭支持以及社会支持,从而提高其家庭功能。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活动受限、喘息症状、患儿对哮喘控制、自我评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情感反应、家庭角色、问题解决、沟通交流、行为控制、情感介入以及总的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廖瑶姬等[14]研究中,哮喘儿童门诊利用任务照护手册管理有效提高哮喘控制水平结果相一致,即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综上所述,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护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家庭照护水平以及家庭功能,有助于控制哮喘患儿病情。

猜你喜欢
儿童哮喘门诊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含量监测在儿童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门诊支付之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儿童哮喘控制现状及家长对疾病认知水平的调查研究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疗效观察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