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小说教学策略研究

2021-10-20 05:27芮翎译
考试周刊 2021年75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

芮翎译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逐渐形成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阅读教学方式。语文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以及文化。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有其特性。文章旨在通过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说这类文体的教学策略,从四个角度提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小说策略

小说这一文体在以前苏教版教材中就屡屡出现,如《船长》《爱之链》等文章也是文体鲜明。在部编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编排了古典小说,而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编者首次对于学生学习小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因此,在小说这类文体的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帮助学生把握其文体的特点,更应该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为导向,并立足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探索小说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 读写共生,强化语言建构和运用

(一)美读,激发语言表达的兴趣

小说的语言,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小说的语言美与不美,并不在词藻是否华丽,而在它能不能给读者带来感觉、视觉、听觉和嗅觉等全方位享受。要能让读者阅读的是文字,感受到的却是声音。它不光能传达人喜怒哀乐的各类情感,其语言文字自身富有生命活力。美美地读一读这样的句子,学生很感兴趣,很想表达。

例如,《桥》这篇文章的语言就很有特色。首先是短句多。这篇文章自然段简短,500多字的小说竟分成了27个自然段,形成了急促、紧张的节奏,让人在朗读中无形之中产生顿挫、紧迫之感。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到短句,通过美美地读让学生进入那个大雨滂沱、洪水肆虐的情境,学生入情入境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表达,而最好的方式仍是朗读。如老汉的语言描写为什么总是用这么简短的语言呢?通过美美地读,让学生体会情况的危急,这是情势所迫。再让学生反复地美读,读得有力、读得急促、读得干脆,让学生在品读中体会小说的语言美,从而彻底激发言语表达的兴趣。

(二)品读,搭建语言表达的支架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单元语文要素也提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因此,人物形象的品读往往是小说的重点。教师在让学生品读人物时,除了感受其形象之外,更应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如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让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从而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搭建支架,让表达更有方向。

例如,在教学《穷人》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细细品读,体会桑娜的人物形象。其中,我重点关注了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通过品读,破解了其复杂心理活动的密码——一连串的特殊标点符号。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体会特殊标点符号的作用,打通了由读到写的通道。

(三)演读,构筑语言表达的载体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而小说的人物描写中对话描写是用来推动情节的主要工具。因此人物对话是小说阅读教学中的重点,读出人物语气,读准人物情感,再加上神态、动作有助于深化对人物、情节的认识。而演读,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能在学生的心中激起强烈的读课文的欲望,并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这是最好的教育教学手段。因此,小说教学,我们可以通过演读的方法,构筑一个学生言语表达的载体,让学生的情感有归宿。

例如,在教学《穷人》时,渔夫归来后,桑娜和渔夫之间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我先让学生品读文字,从中体会桑娜和渔夫的乐观、勤劳和善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关注提示语,同桌分角色练习着演一演。学生一下子就得到语言表达的舞台,练得很认真。在上台表演的时候,加上了动作:如拖着渔网、挠挠后脑勺、拉开帐子;加上了神态:不敢抬起眼睛看、皱起眉、变得严肃等,将这段对话精彩地演绎了出来。不仅让学生敢于表达,还令学生对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可谓一箭双雕。

(四)写作,充盈语言表达的方式

小说一般都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情节设计往往是小说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地方,环境描写则更好地凸显了人物形象。在美读、品读、演读的过程中,会呈现出许多语言表达的方法。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不失时机地抓住机会写作,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的言语表达更丰富。

例如,在教学《穷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想”的不同表达方式,体会提示语的不同位置的变化。在学习完渔夫和桑娜的对话后,关注到“连个人沉默了一阵”,此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用上特殊标点符号,把此时桑娜的心理活动写清楚。学生在表达的时候就更多样化了。

二、 思辨共融,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一)思维导图,提高逻辑思维的深度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非常简单又高效的学习工具,是整合教学内容、优化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思维导图具有直观性、便捷性、灵活性、拓展性等诸多优点,有利于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其想象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興趣。

情节作为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指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在一条基本情节线索的统领下包括许许多多的细节。学生品读小说,通常也是被一波三折的情节所吸引,而这也是难点,这导致学生很难一下子就能概括出小说的情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用思维导图梳理情节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把握住小说的情节。例如,在教学《穷人》这一课时,我就将思维导图展现在了黑板上。

这样的思维导图直观地展示了《穷人》的情节结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个性辩证,训练批判思维的精度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