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态模式与内地大学英语改革

2021-10-20 10:49雷欣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9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分析

雷欣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SBCD)体现了学校在课程决策中的作用,强调了校本课程设计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SBCD中动态模型,即Stenhouse的过程模型和Skilbeck的情境模型的文献回顾,对这两种模型进行了评价,指出了SBCD的优势和不足。过程模型和情境模型都强调了动态过程的重要性,并将课程开发视为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而不是一个线性过程。此外,它们还揭示了课程开发中对自主性的高要求,强调了课程开发者之间的互动。然而,在SBCD动态模型中,作为主要实施者的教师将其角色转变为主要课程开发者,但应更多地关注影响其角色转变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另一方面,课程评价既要考虑课程的适用性,也要考虑课程的可持续性。最后,以内地一所省属大学的校本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为例,将上述理论付诸实践。案例反映了课程设计的动态特征,涉及到大学特定情境下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需要。除了利用课程满足当前学生需求的短期目标外,还应更多关注课程的可持续性,以便长期使用。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确实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改革模式,并对SBCD在我国教育改革实践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获得更多启示。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模型、情境模型、文献综述分析、案例分析。

1.导言

教育变革的国际趋势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培养人才,使他们为全球化的变革做好准备。校本课程开发(SBCD)是教育改革中广泛采用的模式之一。它突出了学校在课程决策中的作用,并强调了适合学校自身具体情况的不同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尽管教育改革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对SBCD的理解仍然模糊不清,其实施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回顾SBCD中动态模型的相关文献,即Stenhouse的过程模型和Skilbeck的情境模型,然后对这两种模型进行评估,指出SBCD的优势和劣势。

2.校本课程开发(SBCD)

2.1. SBCD作为分散的课程决策

根据参与决策过程的参与者,课程决策可分为两大模式:集中和分散。在课程集中决策模式中,高级教育管理层有权决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尽管这种对课程设计的集中控制可以提供标准化和统一的课程,以协助分配和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但它限制了学校一级参与课程决策,限制了教师的主动性,忽视了学校之间具体实施的差异[1]。这种权力下放不仅为社区和学校提供了参与课程决策的机会,还推动学校系统内的每一个人,如校长、教师和学生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估课程。SBCD分享了分散课程决策的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深入研究SBCD的动力学模型,探索其内在特征,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对于加深我们对SBCD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2]。

2.2. SBCD中的动态方法:过程模型和情境模型

课程发展的动态观强调过程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允许在任何阶段和任何时间进行灵活的变化。尽管不同的模式基于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心理基础,但Stenhouse的过程模式和Skilbeck的情境模式本质上都是动态的,强调课程开发中的“向更好的方向转变”。

2.3. SBCD中动态模型的优缺点

应该承认,过程模型和情境模型都强调了动态过程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没有任何手段和目的分析。他们认为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而不是贯穿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线性过程[3]。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可以同时开始和发展。开发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流程的任何阶段开始。此外,它还揭示了课程开发中对自主性的高要求,强调了课程开发者之间的互动。但值得注意的是,情境模式意识到了语境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它将课程开发过程置于社会文化框架中,强调学校之间文化和条件差异的重要性[4]。在某种程度上,情境模型是一种更为全面的方法,它不仅涵盖了过程模型的本质,而且还考虑了课程开发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情境。当然,这些动态模型也有一些弱点。虽然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实施者应该在SBCD的动态模型中把自己的位置转移到主要的课程开发者,但如果他们不具备必要的知识,不能将自己置于课程的主要位置,课程开发的效果将大大降低。在这些模式中,课程开发者的心理特征没有受到关注。教师可能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立场,以适应课程开发者的新角色,应更多地关注影响其角色转变的外部和内部因素。

3、我国大学英语改革:省属大学SBCD案例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内地英语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社会需求。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而不是沉默的英语说话者或英语考生,大学英语从21世纪初开始实施改革。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我国教育部,2007年)是在2007年正式发布的。该要求的一个特点是分散的国家指导方针。在要求中,没有制定国家通用规则,而是建议了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各大专院校必须根据本身的具体情况,制订本身的教学目标、计划及课程发展的实施[5]。它反映了课程开发的灵活性、创造性和前瞻性的动态特征。课程的修订和调整应满足不同时期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基础教育课程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年开放。在他们的第二年学校生活中,提供通用平台课程来练习他们的英语基本技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被广泛使用,但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能力而有所不同。该计划实施一个学期后,将在职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以及学生考试的评估结果提交给该系。所谓的通用学术英语强调学生在特定专业中使用英语的专业能力,以往的基本技能练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6]。经过一年的试验,该计划已经进行了一些修改和调整,并计划在该计划中增加更多的一般学术课程,如一般学术写作、一般学术阅读和跨文化交流。人们高度评价改变现有课程的勇气。值得肯定的是,我校的大学英语改革体现了课程设计的动态性,在具体的大学语境中,涉及到教学过程和学生的需要。

4.结论

SBCD被用作课程分散的一种手段。人们相信,令人满意和满意的课程是在基础学校工作人员的合作下设计的。Stenhouse的过程模型和Skilbeck的情境模型的动态特征确实为如何在我国恰当有效地实施SBCD提供了启示。然而,由于我国的大学英语改革仍在进行中,正如Waters所说,英语教育改革需要更多的信息,分权与集中、目标与过程、暂时效果与可持续价值之间的平衡应该是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美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和意义探析[J].科教导刊,2020(05):57.

[2]狄勇.开放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模式创新[J].我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6(17):22-24.

[3]方观生.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教育评论,2020(09):26-28.

[4]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8):11-18.

[5]閆向锋.校本课程开发与德育实效性之研究[J].考试周刊,2020(10):107-108.

[6]周广珍.校本课程的创新研究[J].教师博览(科研版),2020(05):81-82.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分析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的校本课程开发
“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简析校本课程开发在农村中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简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
探讨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校本课程的开发
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