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重构学生智力背景的策略探究

2021-10-21 13:42赖传锋
启迪·中 2021年6期
关键词:重构素养语文

赖传锋

【摘要】学生的成长环境在无形中构建了其在后天学习中潜在的智力背景,导致他们的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各不相同,表现在语文科的学习方面差异化尤为明显。智力背景越广阔的学生,思维就更活跃,想象力就更丰富,接受能力就越强,越具创造性。随着后天环境的改变,他们的智力背景还将不断地重构。那么,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最大化地正向帮助学生重构智力背景呢?本文略谈几点实践与思考,以期抛砖引玉。【1】

【关键词】 语文;智力背景;重构;素养

语文教学中,我们常遇如此现象:同一道理,同一问题,有的学生一点就通,有的却怎么教也不通。诚然,学生智力水平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但笔者以为,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的智力背景不同,即生活经验和智力积累不同。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存在的差异性都会在潜移默化中造成智力背景的不同,从而造成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的差异。智力背景越广阔的学生,思维就更活跃,想象力就更丰富,接受能力就越强,越具创造性。可以说,学生智力背景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其后天的学习效能,特别是语文科的学习,表现就更为明显。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在学生后天的智力背景重构中最大化地发挥正向引导作用。

那么,具体来说,笔者以为,可按以下几点来尝试实践:

首先,要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到广阔地社会生活中去,并博览群书,加强积累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曾经说过,“语文的外延几乎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言确实在理。在新高考背景下,新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师生都要具有大语文观,语文必须服务于生活、社会和人生,这就离不开社会化活动。所以,加强课外阅读,努力创设语文学习情境,才能帮助学生构建实践创新能力的智力背景。

以往的教学过于强调语文教材的单一系统的学习,很少让学生接触课本外的知识资讯,误以为只要学好了课文就是学好了语文,很多为人父母者甚至禁止孩子看课外书,有些教师也不允许学生自修课看课外书,动辄训斥没收,而把看数理化训练当作正业,褒奖有加,导致学生失去了扩大见识、增加资讯储备的很多机会,到最后,很多学生能考好纸面上的语文题,却并不具备真正的语文素养,这是极其遗憾的。

新课程教学改革视域下的语文,教学内容再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教材,而应该扩展到整个社会生活系统的方方面面。各种媒体的新闻、时政资讯、古今中外各类作品等都应该是语文学习者应该学习的内容,文学、历史、哲理、数理、科技、音乐、美术、艺术等等,这些书籍都应尽可能多阅读。【2】当一个人阅读面广了,他的智力背景自然也就更丰富了。这类扩充智力背景式的阅读,极大地弥补了语文课堂教学在内容上的不足,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他们的语文素质也就自然得到提高。

其次,要指导学生主动融入班集体交往互动当中,并相互促进发展

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发扬学生间的互助协作精神”,其实是非常有助于构建学生智力背景的。一个班集体的智力背景是全班学生所具备的知识经验、智能结构、思维方式和班集体在智力活动中的情绪、态度、气氛等因素的有机综合。每一个学生个体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也都着不同的精神世界、个性特点、知识结构、处事方法、求学态度,他们朝夕相处、相互交流沟通,慢慢地就可以构建了一个班集体的智力背景。

在班集体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地有效指导,通过个体的认知结果,在各小组内互相沟通、互相碰撞,在感受集体温暖的同时获取集体智慧中的营养,以丰富个体的思维领域。学生之间的交往和对话使有效的合作成为可能,它可以刺激学生思考的兴奋点,促其快速联想起与所困惑的问题有关的相关经验,并且可能在别人经验的基础上产生敏锐的新设想,从而成长蜕变,产生愉悦。另外,班集體内的个体之间的互动、磨合也可以很好地构建集体智慧下的的心理场以及班集体智力背景,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也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能。

再次,要艺术性地创设语文教学的模糊情境,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

长期以来,在精确的情境中,答案是唯一的,不可怀疑的。但是语文科具有语文的学科特点,过于强调精确的情境,这对学生的个性成长和情感丰富是极为不利的。如果我们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时创设模糊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独立展开思维活动,并与教师一起共同探索某一问题的奥秘,学生往往需要在众多的答案中进行选择与决策。【3】中国古人讲究“诗无达诂”,就是体现出语文学科所特有的模糊美学。要让学生诗意地学习语文,必须要让学生找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和创新思维的成就感,所以尊重学生学习语文的感性审美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情境,势必对学生智力背景的重构起着极重要作用。比如,早些年语文试卷上出现的“雪化了变成了什么?”答案是“变成了水”,如答成“变成了春天”岂不更有意境?“冬天的雪花在狂飞乱舞”固然没错,但“冬天的雪在跟大地说悄悄话”,难道不更显情趣么?

因而,语文教学,不要一味追求“精确”,适时创设“模糊”情境,可以更好激发学生自主个性的智慧灵感,健全和完善语文学习的能动素养的形成,从而构建更好的智力背景。

总之,学生的智力背景的重构,对其后天的知识学习影响深远,需要教师科学的指导,而我们语文教育同仁,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M].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王从华.《语文审美教育本体论研究的问题与思考》[M].甘肃:西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高文.《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重构素养语文
长城叙事的重构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重构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