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区12月龄内婴儿的ABO血型抗体检出变化初探

2021-10-22 11:10蔡晟阳徐军陈学军尹明伟周超马继华李灵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年5期
关键词:O型月龄血型

蔡晟阳 徐军 陈学军 尹明伟 周超 马继华 李灵

ABO血型是输血医学和器官移植医学中重要的血型系统,若输注ABO不相容的血液可能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因此,正确鉴定ABO血型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的前提和重要措施[1]。一般认为,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红细胞上的抗原未完全形成,大多在出生3~6月才开始规律产生抗-A、抗-B[2-4],在进行婴儿ABO血型鉴定时常出现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现象。

美国血库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AABB)规定,≤4个月的婴儿受血者ABO血型鉴定,只要求做红细胞血型鉴定(正定型),而不必做反定型[5]。我国目前尚未明确规定对于几月龄的婴儿适宜开展ABO正反定型检测,少量国内输血研究建议对≤6个月的婴儿受血者,鉴定ABO血型只作正定型,对>6个月的婴儿受血者则同时作正反定型相互印证[2,6-7]。

为探索1周岁内婴儿的ABO血型鉴定、血型抗体产生趋势,探讨适用于本地区婴儿开展血型正反定型检测的合适月龄,我们对本院2020年3月~2020年4月824例12月龄内的婴儿血液标本进行ABO血型微柱凝胶法正反定型检测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连续收集本院2020年3月~2020年4月期间,所有常规送检ABO血型鉴定的1周岁内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排除血液系统疾病(7例)、新生儿ABO溶血病(25例)、早产儿(46例)、抗筛阳性(11例)、血浆量少(5例)后,共计824例,如图1所示。该项目中涉及血液标本均为患儿自身临床诊治需要而常规采集的血样,该研究项目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伦)审编号:2021-JRB-147。

图1 筛选研究对象流程

2 试剂与仪器

2.1 试剂:ABO血型正/反定型和RhD血型检测卡(批号:50093.60.14)、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批号:50531.38.19)、样本稀释液(ID-Diluent 2)(批号:05761.00.05),均为美国伯乐公司产品瑞士达亚美公司提供;人ABO血型反定型用红细胞(批号:2 0 2 0 5 3 0 4)、抗体筛选红细胞(批号:20207006),均为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产品。

2.2 仪器:IH 1000全自动血型配血分析仪、孵育器(ID-Incubator 37SI)和卡式离心机(ID-Centrifuge

1 2SII)均为美国伯乐公司产品,医用低速离心机(B a s o 2 0 0 5-1)为台湾贝索公司产品,移液器(Eppendorf)。

3 方法

3.1 全自动血型鉴定:将抗凝全血量≥1 mL的样本离心处理后,取盖,装载放置于IH 1000全自动血型配血分析仪中,使用配套的微柱凝胶血型卡进行检测,记录血型卡正反定型的凝集强度及结果。

3.2 手工微柱凝胶法:将抗凝全血量<1 mL的样本离心后,取压积红细胞用达亚美2号稀释液配制成5%的红细胞悬液,取10 μL分别加入微柱凝胶卡的A-B-Dctl孔,于反定型孔中加入患者血清50 μL,再分别加入0.8%的反定型A1红细胞和B红细胞50 μL。将卡放置于卡式离心机上1 000 r/min离心10 min,判读并记录血型卡正反定型的凝集强度及结果。

3.3 结果判断:血型卡正反定型的凝集强度及结果判读标准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8];其中正定型凝集强度≥3+,反定型凝集强度≥1+,确定为正反定型相符。

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IBM SPSS 20软件处理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婴儿血型分布情况 8 2 4例患儿中,男性4 6 2名(5 6.1%),女 性3 6 2名(4 3.9%);A型2 4 2例(2 9.4%),B型2 3 8例(2 8.9%),O型2 8 2例(34.2%),AB型62例(7.5%),其中RhD阳性821例(99.6%),RhD阴性3例(0.4%)。

2 各月龄组婴儿ABO血型抗体检出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因AB型患儿无抗-A、抗-B产生,本研究仅对其中的762例A型、B型和O型患儿进行抗体检出观察分析。将762例患儿按月龄从小到大分为12个组,依次为:0~1月、1~2月、2~3月、3~4月、4~5月、5~6月、6~7月、7~8月、8~9月、9~10月、10~11月、11~12月。各月龄婴儿血型抗体(抗-A和抗-B)检出情况见表1,血型抗体检出率与月龄之间的变化趋势见图2。具体的抗体检出和变化现象如下:①自出生至3个月,婴儿ABO血型抗体的检出率随月龄的增加逐渐下降;②自3月龄开始至1周岁,血型抗体的检出率随月龄的增加呈不断上升的趋势;③0~6月婴儿ABO血型抗体检出率与6~12月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6~7月时抗体检出率从5~6月时的40.9%跃升至72.7%;④至12月龄时,婴儿的ABO血型抗体已几乎可以全部检出。

图2 762例A、B、O型婴儿不同月龄时的ABO血型抗体检出率变化趋势图

表1 762例12月龄内A、B、O型婴儿的ABO血型抗体检出情况

3 不同ABO血型母亲的新生儿其血型抗体的检出率比较 为进一步分析新生儿(定义为出生至28天者)ABO血型抗体的来源,通过病历查询本研究中434例新生儿的母亲血型,无法查到母亲血型的51例。383例新生儿母亲中,母亲为O型的133例,母亲为AB型的38例,母亲为A型的98例,母亲为B型的114例,383例新生儿的ABO血型抗体检出率为43.3%(166/383),其中不同ABO血型母亲对应的新生儿血型抗体检出情况详见表2。

表2 不同ABO血型母亲的新生儿ABO血型抗体检出情况比较

4 婴儿血型抗体(抗-A和抗-B)的产生情况比较在762例血型为A、B、O的12月龄内婴儿中,抗-A和抗-B的产生情况比较详见表3。

表3 762例12月龄内婴儿血型抗体(抗-A和抗-B)的产生情况比较

讨 论

传统观点认为,婴儿出生后尚无或很少产生抗-A和抗-B,这类抗体需随着生长发育逐渐生成。本研究中,婴儿自出生至3个月其ABO血型抗体的检出率随月龄的增加逐渐下降,显然与传统观点相矛盾。周金安等[3]利用2-Me破坏正反定型一致的新生儿血样中所有可能的IgM抗体后,再通过凝胶抗球蛋白卡测定并比较破坏前后抗-A和抗-B效价的变化情况以确定抗体性质,发现破坏前后新生儿血型抗体效价无变化的高达93.9%[3],认为凝胶血型卡测出的新生儿血型抗体主要为IgG性质,最大可能是来自于母亲,而非新生儿自身产生。IgG抗体由于分子量较小,在妊娠过程中能够顺利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9],其半衰期约为1~3周[10]。前3个月,来自母体的IgG抗体不断地被消耗代谢,婴儿自身产生血型抗体的速度慢于来自母体抗体被消耗的速度,王晓卫[2]与周金安[11]等报道和我们的研究结果均证实了婴儿自出生至3个月其ABO血型抗体的检出率随月龄增加而逐渐下降的客观存在。另外,我们也需更新认知,微柱凝胶血型卡具有分子筛效应,低离子溶液也能增加ABO血型抗体的凝集强度[12],提高检测敏感性,其反定型试验能测出IgG类抗-A、抗-B等血型抗体。

本研究中也发现:自3月龄至1周岁,婴儿ABO血型抗体的检出率随月龄的增加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6~7月时,抗体检出率由5~6月时的40.9%跃升至72.7%;至12月龄时,血型抗体已几乎可以全部检出。随着来自母体的IgG抗体逐渐消失,婴儿受天然血型物质刺激的程度与强度逐渐增强,其ABO血型抗体产生率也随月龄增加逐渐升高;而6月龄后的婴儿可能因户外活动增加、添加辅食、食物多样性增加等,加大了其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接触菌群的机会,提高了产生血型抗体的几率[7]。另外,我们的研究结果中10~11月婴儿的血型抗体检出率有所下降,可能与该月龄组样本量较少而出现结果偏倚有关。

本研究还统计分析了383例新生儿的母亲血型,发现O型母亲的新生儿血型抗体检出率(85.7%)显著高于AB型母亲者(5.3%)(P<0.01),B型母亲的新生儿血型抗体检出率(33.3%)显著高于A型母亲者(12.2%)(P<0.01)。一般认为,A型和B型个体主要的同种抗体是IgM型,IgG型抗体占少数,而O型血清的抗-A和抗-B主要为IgG型抗体[5,13]。O型母亲体内的高效价IgG抗体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这也解释了母亲为O型的新生儿血型抗体检出率高达85.7%的原因;而AB型母亲体内不存在抗-A和抗-B,其对应的新生儿血型抗体检出率仅为5.3%,进一步从侧面反映出新生儿自身产生血型抗体的比例非常低。

研究表明,无论在自然界或者人体内部,A抗原在数量及抗原性方面均强于B抗原,因而免疫产生的抗-A数量多于抗-B,且产生时间早于抗-B[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B型母亲的新生儿其血型抗体检出率(3 3.3%)显著高于A型母亲者(1 2.2%)(P<0.01),1周岁内婴儿抗-A检出率高于抗-B检出率,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研究报道[2,14-15]的结论与观点。

尽管美国AABB推荐4月龄内婴儿ABO血型鉴定只需进行正定型,我们综合本研究及以上相关文献分析,推荐本地区6月龄内婴儿ABO血型鉴定只需进行正定型,>6月龄婴儿进行ABO正反定型检测,更符合国内临床工作实际。对于6月龄以上婴儿正反定型不一致者,可结合增强盐水试管法等多种免疫血液学方法增加血型抗体的检出率,更有利于准确判定血型[13,16-17]。对于尚未产生相应血型抗体的婴儿,若在ABO正定型中尚存不确定时,可以考虑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18]。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系单中心研究,3月龄及以上组婴儿纳入例数偏少,受条件限制未能对收集到的婴儿标本进行用于区分血型抗体IgM或IgG来源的直接实验。将来扩大标本量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研究仍有必要。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O型月龄血型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认识和了解HIV感染诊断和疾病进展的预测指标——CD4+T细胞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O型血抗污染
O型血抗污染
其他动物有血型吗?
O/O型未定式极限的求法总结
血型打0分
4种血型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