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扩建中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2021-10-22 09:49许春天
工程与建设 2021年4期
关键词:支模缝隙工程质量

许春天

(汉中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汉中市工程建设监理公司),陕西 汉中 723000)

0 引 言

模板工程作为一种支撑体系,能够通过其自身结构,为建筑提供内力支撑。该工程在性质方面属于临时支撑,主要表现形式为曲面以及平面两种[1]。由于模板具有稳定性强、体积大、坚固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建筑领域中,比如大坝、隧洞、井筒以及车站等,尤其在车站扩展中经常使用到由混凝土制成的模板[2]。模板在建筑工程中主要起到支撑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模板施工出现任何一点差错,将会严重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会降低模板的支撑效果,因此对车站扩展中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现有的质量控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起到的控制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由于车站扩展中模板局部拼接并不严密,存在较大的缝隙,在车站扩展中模板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混凝土漏浆现象,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车站扩展中模板质量控制需求,为此提出车站扩建中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研究,致力于通过控制质量,保证车站扩建工程的顺利实施。

1 车站扩建中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在模板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拼接问题,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在车站扩建中模板工程应注意其质量的控制。此次从准备工作、支模定位控制及质量抽查、模板安装质检、拆模质量检验四个方面进行模板工程质量控制,详细情况如下。

1.1 准备工作

在控制模板工程质量前期,需要在施工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避免因关键材料的缺失导致施工进程延缓。此次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的框架示意图,具体如图1所示。需要检验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否满足质量标准,并且检查施工材料是否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书,以此保证施工材料质量。在此过程中,需要检验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转,在准备工作中做好机具设备的保养工作;检验周转料是否满足制作质量要求。

图1 模板工程准备工作示意图

1.2 支模定位控制及质量抽查

做好准备工作之后,模板工作开始支模施工,在支模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要设定控制线,控制线的作用是便于梁与柱模板的安装和校正,根据《模板工程支模技术质量规范》中规定,将支模控制线设定为500 mm。并且在支模施工前必须要利用出风机将楼面灰尘和杂土清理干净,此外表面还必须保持干燥,不得有积水。支模施工完成之后,为了保证下一步模板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对支好的模板进行质量抽查和自检,检验支好的模板之间拼缝是否小于1.5 mm,相邻模板之间的高低差是否小于1 mm,模板的平整度是否都小于2[3]。如果不满足以上自检要求,需要将支好的模板拆卸下来进行重新支设,直到满足以上质量标准,以此完成支模定位控制及质量抽查。

1.3 模板安装质检

支模安装质量抽查结束后,检验模板安装质量,此环节作为对其质量控制中的关键环节,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此次工程施工中,运用Querty软件,可视化处理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该软件同时具备在线调整的能力,在多次调整中选择数值更低的施工允许偏差。其允许偏差的具体限定标准见表1。

表1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表1中列出了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在此基础上,利用卷尺和水准仪对模板预埋件以及预留孔洞的安装偏差进行测量,凡是不符合表1中标准的模板预埋件和预留孔洞,都要进行调整或者重新安装,以确保模板安装质量。调整后允许偏差经检验后,必须能够起到控制模板安装质量的作用。

1.4 拆模质量检验

完成模板安装质检工作之后开展拆模施工,再对拆模质量进行检验,在车站扩建中模板工程中拆模质量检验的重点为,混凝土强度是否都满足质量标准。表2为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表。

表2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按照表2中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对底模的板、梁以及悬臂构件质量进行检验。试验数量为全数,根据报告中试验结果,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处理,直到满足表2中强度要求为止,以此保证模板工程底模拆除施工质量,完成对车站扩建中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2 实验论证分析

2.1 实验准备

上述分析,从理论上提出了车站扩建中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方法,为验证本文提出质量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提出实验论证分析。

实验以某车站为实验对象,该车站面积为2 364 m2,其中包括地上面积1 804 m2,地下面积560 m2,车站内部拥有8个通道,现需要对该车站进行扩展,实施模板工程,该模板工程具体概况见表3。

结合表3所示,实验利用此次设计方法与传统方法对该车站扩展中模板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工程施工竣工后,设定50个监测点,利用LKK测量仪测量模板之间的缝隙大小,随机抽取8个监测点测量数据作为实验数据,《模板工程质量规范》(GB 5564-2010)中规定,模板之间的缝隙不得超过0.25 mm,否则将视为质量不合格。

表3 实验模板工程概述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此次实验将模板缝隙作为实验项目,对两种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见表4。

表4 两种方法应用后模板缝隙对比(单位:mm)

从表4可以看出,应用此次设计方法的模板工程中模板缝隙基本可以控制在0.01 mm以内,模板与模板之间的缝隙较小,最大缝隙仅有0.008 mm;而传统方法模板与模板之间的缝隙比较大,最大缝隙可以达到1.265 mm,远远超出规定范围,因此实验证明了,本文设计控制方法更适用于车站扩建中模板工程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模板工程质量。

3 结束语

质量控制作为保证车站扩建中模板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整个车站扩建工程安全与质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致力于解决模板工程中缝隙较大的问题,提出一套新的质量控制方法,对提高车站扩展中模板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保证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提高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研究意义,使模板可以充分发挥出支撑功能。此次研究内容还有些不足之处,今后还会在施工中不断改进,积极探究更好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经验。

猜你喜欢
支模缝隙工程质量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雨的缝隙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