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全球抗疫的价值与对策分析

2021-10-22 13:22敬菊华,黄露蓉
关键词:理论价值实践价值

敬菊华,黄露蓉

摘要:当今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不断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历史。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时,任何政府、企业、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应对,团结合作才是人间正道。在面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时,如何有效促进国际合作,凝聚战胜疫情强大合力,从而提高全球的应对能力和应对的时效性,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共同难题。继续推进全球抗疫,要在分析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全球抗疫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基础上,从毫不动摇地坚持团结合作的价值观念、多边主义的工作共识、生命至上的工作导向、公开透明的工作原则,以及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方面提出对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抗疫;理论价值;实践价值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21)04000909

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深刻揭示了全球人类命运的休戚与共和紧密联系。对于这样的全球性安全威胁,尤其是在这样的至暗时刻,我们需要以团结合作为武器,对付我们共同的敌人新冠病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1]疫情暴发以来,虽然阴霾一直存在,但是合作与互助始终是主流。面对疫情,中国政府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举措,为全球抗击疫情作出了贡献。进一步探究推进全球抗疫的对策,有利于推动国际社会抗击疫情取得胜利。

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全球抗疫的理论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是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進全球抗疫,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是对中华文化伟大聚合力的彰显,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发挥。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承袭与创新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念的承袭和创新。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与构建提供了政治智慧和有益启示[2]。

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3]199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理念都强调建立可以实现每一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体。与资本逻辑下的共同体意识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是无视个体利益而强调集体利益的“自然共同体”,也不是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相背离的“政治共同体”,而是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和谐的“真正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国际社会处于一个普遍联系的利益共同体中,追求国际社会自由、平等、和谐的发展,倡导超越制度差异,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通过对话协商与和平谈判,缩小南北发展差距,为世界更多国家的长远发展创造机会,为人类社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要坚持对话协商,反对冲突分裂,建设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面对疫情,中国高度关注全球疫情发展情况,与国际社会保持良好沟通,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控制疫情蔓延势头,维护地球村每个公民的生存与发展的权益,是马克思真正共同体的现实写照。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安全观的传承和弘扬。马克思认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4]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各国之间不再是闭关自守的状态,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类共同在地球村生活,国际社会要共同面对国际安全挑战。别国面临的安全威胁也可能成为本国面临的安全挑战,国家安全不应该建立在威胁别国安全的基础上,而应该坚持共同协作,应对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各种风险与安全,为世界各国人民创造安全的生存环境。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在全球抗疫斗争中,中国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全球抗疫合作,积极控制人口流动,防止疫情跨境传播,对本国人民安全负责,也为维护世界各国人民安全作出了贡献。

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主义交往观的传承和发扬。马克思认为:“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3]18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通过全球扩张获取资本增值,全球化也表现为资本化。当今时代的全球化是各国日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化,是各国寻求平等发展的全球化。中国的国际交往观念不同于西方的国强必霸理念。中国一直坚持友好合作的准则,摒弃敌对态度。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面对疫情在全球多国多点暴发,中国始终坚持在联合国与世界卫生组织框架下推动各国加强抗疫合作。通过开展联防联控,帮助发展中国家和其他有需要的国家改善薄弱环节,完善全球卫生治理,加强能力建设。中国始终与世界各友好国家保持交往合作,扩大利益交汇点,互通有无,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削弱了疫情对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运用

首先,中国坚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是“亲仁善邻,守望相助”思想的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患难见真情,中方赞赏国际社会给予我们的宝贵理解和支持,中国人民铭记在心,中华民族是懂得感恩、投桃报李的民族,中方始终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提供支持。”[5]7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积极协助周边国家抗击疫情,体现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同舟共济的友好情谊。一直以来,中国与各友好国家建立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和区域合作伙伴关系,为各国沟通合作搭建良好的平台。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亚各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东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区域合作共同体都是中国与各国合作的写照。中国以“一带一路”为平台探寻国际社会合作新模式,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是西方一些国家口中的和平演变策略,而是为各国共同发展提供机遇,是守望相助的生动体现。

其次,中国坚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思想的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倡国际社会的事情由国际社会成员共同商量,融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总结升华。“病毒无国界。疫情是我们的共同敌人。各国必须携手拉起最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6]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中国与国际社会成员真诚合作,构筑联防联控网络,向所有国家开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共享新冠肺炎防控最新成果,推动疫苗研发,为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作出努力。中国始终倡导国际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社会治理的权利,倡导国际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这些举措有利于营造共建共享的世界格局。此外,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引起的冲突与对抗,为促进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最后,中国坚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是“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思想的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不应当被庸俗地判断为中国谋求国际话语权与地位的政治主张,实际上它是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传统、历史使命和现实国情,科学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大势,对构建‘和而不同的整体性全球化的科学探索,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有益探求。”[7]在国际交往中,“和而不同”不是要求完全一致,而是追求在互相尊重差异性前提下的和谐相处、和睦共生。“兼收并蓄”不是盲目吸收,而是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中国始终尊重国家间的差异,吸收借鉴有益文明成果,维护世界文明的丰富多样性。在文化的交流融合中,中国优秀文化成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基础,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思想动力。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在国际抗疫期间传递出国家之间的包容互惠的真诚友谊,体现在中外援助物资的“寄语文化”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千里同好,坚于金石”“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都传递着倡议团结、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集体主义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包含了集体主义这一科学社会主义价值准则和价值内核。不同时代的集体主义精神有区别于其他时代的不同表现形式。当代中国的集体主义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建设实践基础上,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根基。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内涵,也是国际环境变化情况下对集体主义的践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全民抗疫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引领,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践行这一准则,有力推动了国内疫情状况的好转。

其次,在全国抗击疫情中,集体主义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精神力量。家国一体理念和自觉奉献精神是集体主义的生动诠释,也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国抗击疫情中的具体表现。全国人民始终“一盘棋”,劲往一处使,全国上下秩序井然,中央地方联动配合,干部群众协同作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保卫家园。疫情期间,大家自觉响应国家号召,主动遵守防疫要求,医护人员、基层干部、志愿者、人民子弟兵在抗疫一线奉献力量,疫情形势持续好转,国内疫情防控不断取得阶段性胜利,在复杂环境中人们对祖国的归属感、认同感得到升华。

最后,在国际社会抗击疫情中,集体主义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理论指南。全球抗击疫情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体表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维护国际集体主义。长期以来,民族主义、单边主义不利于国际社会友好合作。疫情下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或将重塑全球化的内在逻辑,从而促进国际社会友好合作。全球化将不再以西方为中心,而是各国平等协商,命运相连,携手共进。在以集体主义为指南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中国积极倡导国际社会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推动国际社会超越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摘下有色眼镜,共同合作抗击疫情,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突发事件。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首先,加强战略合作,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8]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同于零和博弈的旧思路,是在各主權国家一律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全球性合作,主张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主权国家一律平等就是在国际社会中,各国尊重其他国家的合法正当权利,没有主权平等这一前提,人的自由平等就是空谈。面对疫情,为实现各国利益最大化,中国推进国际社会沟通协调,与各伙伴国家加强战略合作,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始终同外国领导人、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以及外方友好人士等保持密切交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多次会见会谈、慰问电、国际通话,以及一系列务实行动,传递出中国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从而实现共赢的信念。中国与各国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国加强与各国协调防控策略,倡议各国应该各尽其力,战胜共同面临的威胁,实现利益共赢。当今世界,合作共赢、互利共生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接下来的国际抗疫合作和未来的国际事务中,有利于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更多的挑战。

其次,搭建对话平台,维护各国正当利益。面对全球治理机构失灵的境况凸显,一些全球治理机构的职能长期未得到全面履行与落实,一些全球治理机构成员国由于自身发展困境或发展理念不同,导致全球治理机构的职能发挥受阻。“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9]目前国际社会处于一个利益共同体中,国际社会的关系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10]中国注重与各国的沟通协作,注重扩大与各层级政治对话与沟通,搭建平等对话平台,推动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相关职能的有效发挥,维护各国正当利益。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中国通过举办中非合作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为各国在多领域协商对话搭建平台,推动全球治理机构发挥作用。对于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抗疫中的行动与决策,中国始终保持坚定支持的态度,这有利于增强世界卫生组织的号召力,推动国际社会更加客观冷静地分析疫情。

最后,维护多边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仍存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阻碍全球经济发展的因素。各国要充分发挥增长联动效应,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别国利益,通过相互帮助解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从而形成正面的外溢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10]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本国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各国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良性循环也依赖于开放型世界经济。各国要借助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共同塑造可以持续增长、强劲增长、平衡增长的世界经济。只有通过制定有效的贸易规则、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更加公正的多边贸易体制、打破贸易壁垒、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全球贸易平衡发展,才能实现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中国加强与各国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框架内合作,致力于为各国创造更加良好的贸易制度环境。作为世界市场中较大的供应商和消费市场,中国经济的复苏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复苏起到了拉动作用。面对疫情冲击,中国加大国际经济市场的资金资源投入,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回稳。

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全球抗疫的实践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既立足于国内现实发展的需要,又着眼于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这一理念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新视角、新选择和新方案[11]。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全球挑战日益增多的现状。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全球抗疫是中国对于世界的贡献,展示出中国智慧,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担当。

(一)提出中国倡议,为国际抗疫合作指明正确方向

全球抗疫斗争需要坚持多边主义,促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5]10中国同世界卫生组织进行意见交流,同有关国家开展疫情防控合作,共享科研最新成果。中国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参与全球抗疫合作行动并且发挥领导协调作用,相信世界卫生组织能够对疫情防控工作做出客观、科学的判断。通过视频会议,中国密切联系二十国集团合作组织,共同商议联合抗疫的方案。中国以“一带一路”卫生合作为依托,与成员国家团结合作,共同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共建“健康丝绸之路”,帮助落后国家和地区抗击疫情,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努力,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成员国带来福利。中国始终重视运用国际法规调节国际关系,将国际公认原则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为抗疫合作交流、化解矛盾提供基本依据。中国呼吁各国遵循国家主权平等、不干涉他国内政、不非法使用武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善意地履行国际义务等基本国际规则,促使国际社会联合抗疫行动依规、合法,进一步促进国际社会的协商合作,向世界发出了中国倡议。

(二)阐明中国立场,为人类战胜疫情凝聚宝贵共识

全球抗疫斗争需要加强各方协调合作,凝聚全球团结抗疫共识。习近平总书记说:“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5]4疫情期间,存在一些恶意抹黑、诋毁中国的行为。一些国家将疫情意识形态化、政治化,导致国际社会产生所谓的国家治理模式和全球治理模式的竞争,成为一些国家国内选举、党派竞争、政治合法性斗争的议题,这些都不利于后疫情时代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中国始终坚定立场,强调国际社会各成员互助合作、凝聚共识。中国始终坚定信心,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必定可以战胜疫情。中国国内抗疫取得的成果以及参与国际抗疫的实践证明了团结合作的伟大力量,历史是中国抗疫的见证者,也是客观公正的评价者。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抗疫所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赏,越来越多的国家反对将病毒标签化,反对借助病毒对个别国家的污名化。国际社会对于“团结”的认同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呼吁国际社会摒弃意识形态偏见,放弃推诿指责,携手共渡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难关。

(三)展现中国担当,为各国应对疫情提供有力支持

全球抗疫斗争需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以应对世界经济下行压力。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世界经济衰退压力日益增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注重恢复社会生产秩序,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政府以发放消费优惠券、适当降低税费、地方政府官员带头消费、基层干部直播“带货”等切实可行的方式,保障社会向稳、向好发展势头,将推动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扩大改革开放,为稳定世界经济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也积极推动各国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靈活采取措施应对“后疫情时代”,维护全球生产与供应各环节的稳定,促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现更加均衡和可持续的增长。面对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一直秉持正确的市场价值导向和义利观,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推动制定公平合理的经济竞争规则,促进各国互帮互助,实现各国利益最大化,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作为稳定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积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承诺筹办好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而发展面向世界的更高水平国际市场,为内外资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中国主张借助“一带一路”发展平台,为各国在战胜疫情、复苏经济方面提供推动力。中国呼吁各国施行有力、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利于缓解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

(四)交出中国答卷,为全球抗疫斗争作出重大贡献

全球抗疫斗争需要开展全球联防联控,尽快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毫无保留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5]5为确保人民的生命健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把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通过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应急医疗救助机制,不断强化医疗托底保障功能,解除人民群众疾病医疗后顾之忧。面对疫情期间一些群众出现的心理波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的人文关怀。中国始终坚持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以最大努力、最快速度控制好国内疫情状况。中国第一时间公布疫情发展状况和疫情防控经验,防止疫情的跨境传播,为国际社会控制疫情蔓延扩散争取了更多时间和机会。中国始终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公开透明的原则,积极主动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为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奉献力量。中国政府果断作出武汉“封城”决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控制好国内疫情,有效遏制了病毒蔓延。中国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积累了经验,中国抗疫形势的好转提振了国际社会抗疫信心。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合作机制,提高合作应急响应速度,协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帮助落后国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巩固相关国家卫生体系薄弱环节,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全球抗疫的对策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足于国际环境变化与各国发展需要,是對人类前途命运深入思考的理论成果,是有利于全球抗疫的积极推动力。当前,新冠病毒仍在全球传播蔓延,国际社会将会面对更加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因此,需要及时总结国内抗击疫情斗争经验,在维护好当前国内局势的基础上,保持谨慎态度开展国际抗疫斗争,为后续抗疫行动取得进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坚持团结合作的价值观念

一方面,推进全球抗疫,需要各国加强沟通合作。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坚持团结合作的理念,才能进一步推进国际社会协同合作,战胜病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既不是‘我,也不是‘他者,而是‘我们,彰显的是共同主体性即公共性,其目的在于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共同利益,建设安全稳定、发展繁荣的共同家园。”[12]面对迅猛扩散的疫情,中国出于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世界各国应该团结起来,践行多边主义,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医疗物资、专家队伍、技术支持、医护服务,特别是帮助非洲国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筑牢全球疫情防控线。

另一方面,各国只有加强科研攻关合作,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要加强同世界卫生组织沟通交流,同有关国家特别是疫情高发国家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共享科研数据和信息,共同研究提出应对策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13]中国高度重视疫情发展形势,把握疫情防控时机,集中优势资源,开展有效科学救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优势,凝聚一切力量,将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有序支持国际抗疫。中国在成功分离首株新冠病毒毒株后,及时将其发布在全球流感数据库,有利于推进全球疫苗研发工作进展。各国应该联合开展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工作,加强科技合作,加大对于各国相关组织的支持与投入力度,减少技术研发成本的浪费,为战胜疫情提供科研支持。中国积极在政策上为国内科研机构开展相关国际科研合作项目给予一定倾斜和扶持,为科研攻关提供制度保障。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社会探索新的国际交流合作路径,构造国际科技合作新框架,在国际科技交流中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和新工作方式,以促进国际科技交流的便捷高效。建立国家间互信机制,筑牢国际社会合作机制,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平台为依托,增强国际社会资源动员能力,满足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需要。

(二)坚持多边主义的工作共识

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在双边、多边、地区等层面与国际社会开展合作。中国始终将多边主义作为国际活动的行为准则,致力于构建国家间共同体、地区间共同体,从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以合作为基调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并且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从而构建命运共同体。一直以来,中国坚持与国际社会的友好国家加强政治互信与战略合作、深化经贸合作。中国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以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探索“金砖+”合作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果,为参与国家谋得利益。面对疫情对全球经济秩序造成的冲击,中国将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多边主义的工作共识,找到各方利益契合点,借助多边主义舞台,为参与国家谋福利。

另一方面,在全球抗疫的大环境下继续推进共建数字“一带一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病毒面前,数字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数字经济在全球得到快速发展。数字“一带一路”不仅能为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防控疫情提供及时有效的经验分享和技术保障,而且可以更好地开展智慧医疗、政务、教育等数字治理,夯实应用基础和人才基础,还能更有针对性地挖掘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潜力,为传统经济转型和全球经济发展增添动能,从而进一步推动形成全球抗疫合作良好局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疫情,联合国正在加强数字化领域的发展。通过举办在线会议活动不仅有利于各国交流疫情防控经验,而且有利于降低感染风险。在加强国际合作的过程中,中国也会继续推动全球数字领域协同治理,提高数字“一带一路”的参与度和法治化水平。比如,发起“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协同纲领和跨国企业投资责任倡议,形成“一带一路”国家数据跨境流动标准,建立数字“一带一路”争端解决国际平台,通过培训来帮助“一带一路”国家提升信息化能力及共同应对网络安全问题和完善数据保护等。中国数字化企业具有资金投入大、并购能力强、数字技术相对领先、本国发展经验积累丰富等方面的优势,可以把数字基础设施、产品体验、服务能力等带入相关国家进行广泛赋能的过程。国际社会共建数字“一带一路”将有利于在国际分工变化中稳定全球产业链,维护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成果,使更多国家能够弥合数字鸿沟、享受数字红利。

(三)坚持生命至上的工作导向

一方面,只有各国共同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价值取向,才能在全球抗疫中形成合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抗疫行动凸显了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中国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在疫情工作各个阶段,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保证人民的生命健康、心理健康和财产安全,尽最大可能拯救更多患者的生命,为人民筑牢生命防线。各国应该坚持生命至上,科学调配医疗力量,合理分配重要物资。“要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建立全球和地区防疫物资储备中心。”[14]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后,要以科学的态度评估疫情,总结全球疫情防控经验,补齐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短板。

另一方面,要保障各国人民的生命安全,推动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建人类地球家园。“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及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为各国人民幸福的进一步实现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15]在国际抗疫合作以及未来的国际合作中,积极弘扬民主平等理念,建设公道合理的国际秩序,推动全球经济秩序恢复,加强防控与救治力度,完善检测与追踪手段,阻止疫情跨境传播。在疫情防控合作中,尊重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平等发展的权利,继续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深化伙伴关系,深化与各国在多个领域的协同治理,推动国际抗疫取得积极成效,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更适宜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四)坚持公开透明的工作原则

一方面,只有坚持公开透明的工作原则,才能更好地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取得进展。“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动同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合作,分享我国在疫情防控和救治方面的成熟做法,以实际行动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5]7中国始终保持公开透明的工作态度和原则,与多国专家进行视频会议,交流讨论疫情防控相关经验,为推动全球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在全球疫情防控工作中,各国应该秉持积极开放、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公布全球疫情防控科研进展与真实状况,加强信息沟通,分享各国疫情防控经验。各国应该进行政策协调,推动全球疫情防控行动配合,加快建立全球疫情防控工作联防联控机制;应该积极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与责任,为有需要帮助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提供更多惠及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

另一方面,各国要及时分享疫情防控最新进展。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中,不定期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疫情情况与防控进展,发布一线抗疫真实现状,回应国际社会热点关切。在今后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如果发现其他可疑传染疾病症状时,第一时间进行全球通报;在确定病毒性状时,第一时间向世界分享;在弄清病毒来源和基因序列时,及时与世界各国共享,推动国际社会开展病毒防控科研进展。各国应该在国际法律法规框架内,保存病毒样本,进行实验活动。在达不到生物安全样本保存条件时,将病毒样本就地销毁或移交专业的保藏机构保管。

(五)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一方面,中国将继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同国际社会加强高层沟通,开展交流合作,分享经验与信息,力所能及地为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提供援助,推动全球卫生治理,开展国际卫生合作,构建全球公共卫生防控体系,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中国同多个国家发出共同呼吁,呼吁各方以人类安全健康为重,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加强国际抗疫合作。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推动开展国际合作,提出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等四点主张,呼吁各国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出全力搞好疫情防控、发挥世界卫生组织作用、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等六点建议。中国继续同国际社会分享疫情信息和抗疫经验,向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有序开展防疫物资出口,加强国际科研交流合作。

另一方面,国际社会要坚持团结合作、共同抗疫。只有国际社会有效开展联防联控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为缓解全球经济衰退做出努力,可以更好地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安全与畅通。中国将向应对疫情能力薄弱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帮助,对一些因受疫情影响经济困难的国家暂停债务偿还。国际社会上有能力的国家可尽己所能继续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援助急需医疗物资,开展医疗技术合作,派遣更多医疗专家组和工作组,以帮助他们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中国坚决反对污名化和疫情政治化,呼吁健全完善惠及全人类、高效可持续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针对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存在的短板,要形成全球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丰富国际公共卫生资源,筑牢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网络。各国要反思疫情带来的教训,以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生命至上、全球一体、平等尊重、合作互助,建立健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长效融资机制、威胁监测预警与联合响应机制、资源储备和资源配置体系等合作机制,建设惠及全人类、高效可持续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筑牢保障全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坚固防线,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国际社会应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和科学专业态度,全面评估全球应对疫情工作,总结经验,弥补不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复信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N].人民日报,20200327(1).

[2]张华波,梁婧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可为——基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4.

[5]习近平.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J].求知,2020(5).

[6]习近平.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的发言[N].人民日报,20200327(2).

[7]李宇萍,牛俊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成逻辑[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3):4.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18.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10]習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11]杨抗抗.“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文献回顾与进路展望[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

[12]马立志.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20(1):116.

[13]协同推进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N].人民日报,20200303(1).

[14]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N].人民日报,20200519(1).

[15]刘绥,刘景尧.论人民幸福的多重意蕴及实现路径[J].晋阳学刊,2020(2):21.

Analysis on the Valu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omoting GlobalEpidemic Combat with the Concept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JING Juhua, HUANG Lurong

(School of Marxism,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China)

Abstract:

The world today is a community of shared destiny with interconnected countrie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s a history of constantly overcoming various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face of sudden public health events, any government, enterprise, and individual alone cannot deal with them independently. Unity and cooperation is the way. In the face of global threats and challenges, how to effectively promot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gather strong joint efforts to overcome the epidemic, so as to enhance the global response capacity and timeliness, is a common problem facing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o continue to promote global fight against the epidemic, we should analyze the concept of the community of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of promoting global fight against the epidemic, and we shoul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rom unswervingly adhering to the values of unity and cooperation, the consensus of multilateralism, the work orientation of life first, the principle of openness and transparency, and building a human health community. In this way, we can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jointly build the planet on which we rely for survival.

Keywords:

concept of a community of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global fight against the epidemic; theoretical value; practical value

(编辑:蔡秀娟)

收稿日期:20200530修訂日期:20200824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媒介技术迭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研究(2018YBMK003);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全媒体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路径研究(19SKDJ008);重庆邮电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媒体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XJG19203)

作者简介:

敬菊华(1972),女,四川遂宁人,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黄露蓉(1995),女,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价值实践价值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论王阳明民族观的当代启示
概念—属性分离加工及其实践价值研究
关于参与式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价值研究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群众路线融合的实践价值
共享发展的哲学基础及其实践路径浅探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施行“少教多学”,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