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态势与路径选择

2021-10-23 13:19董志勇李成明
改革 2021年10期
关键词:卡脖子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

董志勇 李成明

摘   要: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稳定器和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后,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更是提到了新的高度。现阶段,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主要表现为创新体制机制不健全、应用基础研究服务能力弱、数字化转型面临“数字鸿沟”、创新生态体系中主体间协作活力不足。未来我国应重点从体制机制、基础投入、营商环境和数字赋能四方面着力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要强化政策支持,夯实创新发展制度保障;强化平台建设,形成有活力的创新生态;强化产权保护,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强化升级改造,推动传统企业提质增效。

关键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卡脖子”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1)10-0001-11

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稳增长、惠民生、保就业、防风险、促改革的重要载体。“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专注于产业链上某个环节,聚焦核心主业,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已成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载体,成为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坚实保障,成为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来源。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挥好其补链固链强链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政策与发展态势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業。具体来看,在专业化方面,主要表现为生产技艺的专业或专有、产品的专门用途或专业品质等特征;在精细化方面,主要表现为生产技艺精深、管理精细、产品精致等特征;在特色化方面,主要表现为生产技艺较独特、产品服务有特色等特征;在新颖化方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强、产品服务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等特征[1]。

(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政策演进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概念提出较早,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推进力度和紧迫性,大致可分为总体布局和加速推进两个阶段。

1. 2011—2018年: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布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我国经济逐渐从过去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企业发展方式也从强调企业规模到注重创新能力,从“大而全”向“大而强”“小而精”转变。

2011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并提出形成“小而优、小而强”的企业,推动形成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协调发展机制。2012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文化产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为贯彻落实这一要求,2013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及推进措施,并进一步明确了“专精特新”的内涵。同时,该指导意见明确将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创建品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促进产业协作配套作为重点任务。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制定了《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推动中小企业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并将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重要目标。2016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又印发了《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提出引领带动更多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2018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打造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的实施方案》,提出要“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升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引导中小企业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有所突破,在细分行业领域成长壮大为专精特新小巨人”。2018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排头兵企业列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培育600家左右。

这一阶段主要是总体布局阶段,从概念提出到促进发展的指导意见,再到具体实施路径,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明晰。

2. 2019年至今: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加速推进

随着全球经济失衡下逆全球化环境变化和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安全受到严峻挑战,加快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2]。解决核心技术难题,关键在于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补短板”“锻长板”,瞄准特定方向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年来,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进入加速推进阶段。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强调,“要发挥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0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完善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机制”,“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标准体系和评价机制,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完善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协同创新和融通发展制度,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提高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2021年1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在加大创新投入、与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和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加快企业上市、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推进工作。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并将“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工作。随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相关支持政策进一步增强。2021年4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对掌握产业“专精特新”技术,特别是在“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中发挥作用的中小企业,量身定做金融服务方案,及时给予资金支持。2021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快培育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等优质企业。2021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这一阶段,受国际环境恶化的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安全被提到了新的高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补链固链强链作用在维护国家安全上扮演了关键作用。正是如此,“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强。

(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发展态势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稳增长、惠民生、保就业、防风险、促改革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增长呈减速态势。2019年末,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数量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97.8%,连续两年负增长(见图1)。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发布的《2019年中国中小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报告》,在营收和利润方面,2019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达到60万亿元、3.3万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6.7%、53.9%,同比分别增长4.1%、1.4%,增速同比分别回落4.4个、10.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存在下降趋势,且亏损面达到了15.9%。在就业方面,2019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就业的66.7%,同比下降4.2%,且降幅高于2018年,“用工难”和“就业难”并存,传统产业就业吸引力下降更为明显。在投资方面,2019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4个百分点,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对未来发展信心不足。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总体上进入发展瓶颈期,这其中既有全球经济下行带来外需环境恶化的因素,又有数字技术带来产业发展格局变化的因素,但就其自身发展而言,其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转型能力不足且转型步伐滞后是主要原因,这也是其他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未来我国增强中小企业盈利水平,发挥好中小企业增长拉动和就业带动作用,关键在于推动中小企业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变化,加快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引领中小企业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升企业内生增长能力。

相比之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力和抗风险能力。疫情期間,“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率先实现复工复产,2020年3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工率达到98%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复工复产[3]。在订单萎缩、物流受阻的大环境下,依托强劲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我国实现了逆势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随着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的加大,2021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两年平均增长10.5%与20.4%,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梯次培育,初步形成了从普通中小企业到一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到各级政府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领军企业的梯次发展格局。截至2021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三批评选已认定4 76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且在最新政策上降低了企业创新能力门槛和企业过去时间段内的利润指标要求等,通过提高支持覆盖面让更多企业进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列。2021年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到,“十四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分三批重点支持1 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这些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带动1万家左右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中小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的格局。

总体来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的大环境下实现逆势增长,表现出强劲的创新实力和发展韧性,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进程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价值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发挥着重要示范引领作用,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稳定器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生力军。

(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注重企业规模扩张和增长速度,虽在特定阶段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引致粗放式发展模式下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资本驱动下形成的市场寡头限制了中小企业发展,抑制了经济活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创新为魂,聚焦细分市场,更强调专业化程度,通过产业分工、利润分层获得行业领域内的相对优势,具有极高的成长性和竞争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且处在产业链核心位置,是转变经济结构和布局未来产业的战略重点,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其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拥有相对优势,具有较强的成长性,构成了未来产业生态雏形,其自身增长能力已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其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能够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提供中小企业发展样板,为其他中小企业转型提供镜鉴,对整体产业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其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常处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其特殊位置决定了其发展有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发挥经济系统优化作用和整体带动效应,使全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新发展格局的稳定器

新发展格局行稳致远的关键在于我国经济的安全性和竞争力。现阶段,大国之间的经济竞争主要取决于产业发展实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短板是大国经济竞争中的重要风险来源。当前我国在全球创新链体系中的总体竞争力还不强[4]。“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注细分市场,处于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关键环节,抗风险能力强,有助于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补短板”“锻长板”,已成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稳定器。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偏向于规模和增速,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注于产业链特定环节,更强调专业化程度,以确保在细分市场上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在“补短板”方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弥补我国在关键领域的短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攻关和市场拓展,提高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有效解决“卡脖子”难题,是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撑,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基础,是产业链创新实力的核心保障,也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所在。在“锻长板”方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能力在细分领域成长为单项冠军,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跨国企业。中小企业是经济生态健康稳定的基础,多样性的经济生态是经济韧性的基础保障,“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梯次格局构成了有活力、有韧性、抗冲击的多样性经济生态,为现代经济体系建设提供了微观支撑,也为新发展格局构建奠定了基石。

(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

创新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灵魂。中小企业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強的主体力量,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推进,企业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和产业都将经历解构和重构过程[5]。相较于大企业,中小企业业务专注单一,在创新上更灵活,也更具经济发展适应能力。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经验表明,在研发方面,中小企业优势更为明显。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美国70%以上的产业研发费用是由大企业提供的,而21世纪以来其占比日益下降,小企业成为主力,已经达到总研发费用的65%以上[6]。据统计,欧盟中小企业的人均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2倍,而单位研发投入带来的新产品是大企业的3.5倍[7]。当前,我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来自中小企业,新上市科技产品主要由小型创业公司提供,部分大企业的创新也是收购小企业的结果。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中小企业亦占据优势。相比大企业,中小企业更加重视科研成果的落地,且利益机制更加灵活多样,科研机构更愿意与中小企业合作,从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处在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前沿,在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需求更大、能力更强,将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

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障碍。一方面,传统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存在困难,中小企业整体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应用基础研究服务中小企业能力不强,在转型中面临的“数字鸿沟”等问题有待解决;另一方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措施精准度有待提升,各级工作联动机制仍待完善,已认定企业在创新协作和产业配套方面存在不足。

(一)中小企业发展支持政策尚未形成体系,政策支持力度精度有待提升

当前,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环境仍然有待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成长难题,主要表现为持续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创新协作能力有待加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待缓解、营商环境有待改善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其长期可持续发展潜力。

从体制机制角度来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尚未完全形成,在高速发展阶段我国各级政府长期循着大企业优先的思路推进经济发展,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不足。当前中小企业同时面临所有制歧视和企业规模歧视,在政企关系和资源获取上存在劣势,限制了中小企业发展。另外,虽然中央多次发文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但当前上下工作联动不够紧密,部分地区存在懒政怠政现象,手续烦琐办事拖延。从市场结构角度来看,国内市场开放的老问题仍待解决,国内市场垄断的新问题日益凸显,市场结构的新老问题影响了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对于部分垄断性行业,尤其是高新技术相关产业,仍存在较多管制;另一方面,改革开放40多年来,诸多行业逐渐形成了大企业垄断,如互联网领域的“巨头”格局,行业的垄断势力抑制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8]。中小企业面临被消灭、被并入或被抄袭的战略选择困境,抑制了全行业的创新创业活力。从配套服务角度来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期存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样面临众多中小企业融资共性难题,当下的金融体系尚不能很好地匹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需求,融资渠道有限,而创新活动表现为长周期高风险特征,金融体系发展状况限制了创新活动的高效开展,信息不对称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9]。另外,在资源获取方面,相较于国有企业和大企业,民营中小企业较难公平获得资源,且缺少“隐性”福利,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现阶段,西方部分国家增加了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和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在外部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其生产经营也面临更多挑战,如原材料价格上涨、资金紧张、订单不足、招工困难等。因此,亟须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和精准度。

(二)应用基础研究服务中小企业能力不足,重点领域研究有待加强

近年来,我国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创新成果大量涌现,但在关键核心技术和未来前沿科技上存在不足,质量型创新能力尚待提升。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常表现出成长乏力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应用基础研究发展机制跟不上企业发展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对基础研究重视不足,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既抑制了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又限制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应用。

现有研究表明,我国科技水平与国外前沿差距已经小于临界技术差距。实现我国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加大基础研究是必经之路[10]。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积累不足,在重点原创性科学理论和科学思想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导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布局科技前沿能力不强,限制了其在全球高精尖领域的竞争力和持续能力。一方面,我国科研管理体系行政化色彩较浓,尚未形成基础研究支撑体系,科研工作人员需要耗费不少精力处理行政事务,其自主性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当前科技评价体系尚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虽然在强调“破五唯”,但是新的科技评价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另外,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产学研用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技术创新协作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尚不清晰,科技成果转化不畅,成果转化市场较为混乱,导致科研机构成果“束之高阁”、产业领域产品创新不足,各个创新主体之间各自为政,急需形成完整的创新协作生态体系。

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短板导致我国在重点领域的研究难以突破,企业面临的共性难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在面临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的背景下,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重点领域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三)“数字鸿沟”引致转型动力和能力不足,数字化转型路径有待进一步探索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数字赋能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相较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较为滞后,通过数字赋能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显得尤为迫切。

数字化转型投资周期长、成本高,中小企业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相对匮乏,试错成本和转型风险较高,导致数字化改造升级内生动力不足,经常面临“一转就死、不转等死”的难题,中小企业“数字鸿沟”有扩大的趋势。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编写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报告(2020)》,我国89%的中小企业仍在数字化探索阶段,仅有8%的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实践阶段,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并深度应用的仅占3%。中小企业“数字鸿沟”已成为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难迈的坎”,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宏观经济活力,加剧了企业间和地区间的不平等。具体来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障碍体现在企业数字化认知不足、技术基础较弱、融资困难、人才匮乏等[11-12]。中小企业缺乏对数字技术应用前景的认知,也存在对数字化转型的风险忧虑,在数字化转型上难以下手,“不愿转”和“不会转”问题突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薄弱,多数中小企业还处在传统企业管理阶段,信息化程度不足,直接迈向数字化存在对技术应用和业务适配上的短板。另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资金和人才的双重困难,数字化转型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限制了数字化转型迈出“第一步”,且中小企业往往缺乏高技术人才的支持。这就要求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大数据平台重点探索数据驱动产业升级路径,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试错成本”,填补“数字鸿沟”。

全球失衡带来外部压力增大,且失衡问题短期内难以缓解[13],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将长期受到威胁,而数字革命进一步加速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14],这就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数字赋能优化产业链布局进而发挥补链固链强链作用显得尤为迫切。

(四)创新生态体系中主体间协同不足,开放共享机制有待完善

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创新生态体系是孕育科技创新的土壤,企业创新模式已进入以共生式创新为特征的创新3.0阶段[15]。当前企业间的创新竞争已经不再是过去在要素和资源层面的争夺,而是更加强调创新生态体系中主体之间价值共生的动态平衡。

科技创新的生态特征决定了单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孤掌难鸣”。保持创新生态的开放共享、竞合共生是创新生态链动态平衡的关键[16]。第一,各地创新生态思维不强,还停留在过去要素资源争夺层面,多主体共赢共享合作机制有待完善。受相关体制机制因素的制约,创新链上的各个主体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知识产权利益分配机制对科研工作者开展成果转化的激励不足,存在科研机构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割裂。各地在推动当地创新发展的举措上存在普遍误区,过分强调院士等高端人才落地,而忽视了对当地中小企业的科技服务,导致空有专家而无产业的尴尬局面,缺乏实质性的产业落地。另外,对科技创新共性问题重视不够,中小企业自主研发常面临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约束,科技服务体系尚未成熟,基础性和行业共性问题缺乏统一的服务机构,政策措施不够直接有效,中小企业常面临“从头干”问题,中小企业自主研发的门槛较高。政府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机制有待完善,创新发展基础平台搭建有待增强。我国有关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在开放共享、人才流动、人才激励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亟须增加对基础科研人员的创新投入。创新生态体系的不完善引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带动能力不强、持续成长面临更多不确定性等问题,使得已认定企业在创新协作和产业配套方面存在不足。

未来打通创新链各个环节,实现从科研到市场的多级跳跃,需要着力于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这也是我国融入全球创新生态体系的基础保障。

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也在创新,未来我国应从体制机制、基础投入、营商环境和数字赋能四个方面重点着力。具体来看,一要强化政策支持,夯实创新发展制度保障;二要强化平台建设,形成有活力的创新生态;三要强化产权保护,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四要强化升级改造,推动传统企业提质增效。

(一)优化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夯实创新发展制度保障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关键在于破除制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的固有体制,加强科技创新体系顶层设计,形成有助于增强创新活力的竞争机制,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双轮驱动”作用,形成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带动制度创新的互动局面。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和治理方式。一要确立创新生态观,转变创新要素竞争思路,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创新生态中的关键主体;二要转变管制型治理方式,对于部分垄断性行业,尤其是高新技术相关产业,应逐步降低准入门槛,以强化监管的方式替代过去的管制型方式。

第二,抓好人力资源这条主线。科技创新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人,制度创新的关键也在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17]。既要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和优化梯队结构,又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实现科技人才“有能力”且“有动力”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创新动力。一要发挥好人才评价制度的指挥棒作用,加快推进科研机构创新体制改革,健全有利于激发创新的人才评价制度體系,提高科技产出质量和效率;二要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提高整体创新能力,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动力。

第三,各地区应因地制宜推进专项服务,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典型模式。地方政府应转变工作方式,从“企业找政府”转向“政府找企业”。根据企业需求精准施策,对辖区重点企业可采用“一企一策”为其成长配套税收、人才、金融、科技等服务,提高政策精准度,如优先安排“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和主板等上市融资。上级部门也应加强对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地方政府服务中小企业的意识和能力。在政策体系上,构建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保护中小企业权益的支持体系,将中小企业培育和发展相关指标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激发地方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传统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转型。

(二)注重基础投入,强化平台建设,形成有活力的创新生态

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应注重基础投入,增加原始创新,强化平台建设和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构建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第一,注重原始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要加快形成长效机制强化基础研究,不断实现前瞻性原创性重大突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科学基础。一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在基础研究上的作用[18],集中力量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要强化科学意识,建立科技创新长效机制,形成有助于培育“无用”基础研究的土壤。要对标国际前沿,把握科技发展大势,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提前进行科研布局,力争掌握全球科技标准制定主动权。二要充分运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提高创新迭代速度和大规模应用能力,衔接好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之间的断层,实现科研创新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三级跳”。

第二,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形成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应用研究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有赖于多样化的创新生态体系。要注重科技创新协作平台建设,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是良好的體制机制,而创新主体的多样性则是创新生态系统保持生命力的前提。构建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在于赋予多样性,提供开放共享服务平台,构建自主演化环境。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以市场为导向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加大创新企业财税优惠力度,重点培育处于关键“生态位”的企业和组织,增强创新生态稳定性和竞争力。要注重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搭建和完善,发挥其在资金、人才、技术、数据等资源的汇集能力,发挥好平台效应,实现创新主体间充分交流合作,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推动中小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的协同创新。

(三)改善营商环境,强化产权保护,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

中小企业营商环境不仅包括中小企业发展的软性制度环境,而且包括基础设施等硬性基础环境。

在软性制度环境上,应着力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激发企业家精神。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要从两方面入手:一要通过法律手段加强产权保护,尤其是依法平等保护不同所有制企业合法经营权,放宽市场准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同时,畅通企业维权渠道,对地方存在违反公平竞争的行为进行纠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二要加大反垄断力度,对垄断企业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制,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空间,增强中小企业发展信心。在激发企业家精神方面,要建立容错机制,加强对企业家的保护,推动全社会参与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在组织创新资源上的作用,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力。当前,中央不断强调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但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仍有较大改善空间,经济下行中民营企业往往首当其冲,在外部环境压力下应强化减税降费、减租降息。

在硬性基础环境上,应提供优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由于我国各地还存在不平衡发展问题,应在薄弱地区加强交通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在科技创新时代还应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基站、大数据中心、城际高铁、新能源充电桩、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建设,促进人才、数据、技术等各要素充分流动。在平台服务上,应注重数据平台建设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在产业集聚区引导企业共建公共实验室,为中小企业提供自主研发平台,降低企业研发成本。通过软性和硬性双重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小微有活力、民企有实力、发展有动力”的经济生态新格局。

(四)加速数字赋能,强化升级改造,推动传统企业提质增效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营模式和产业发展形态存在解构和重构趋势,品质需求日益突出,头部效应日益明显,智能制造成为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企业数字化转型极为迫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关注增量培育,而且要重视传统中小企业的升级改造,把握数字技术浪潮,善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通过数字化技改和平台化服务赋能推动传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能力,助力传统中小企业提质增效成长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针对中小企业的“数字鸿沟”问题,政府和行业组织应主动提供“外力”,加强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帮扶工作,推动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和企业数据共享机制,培育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将业务向云端迁移,探索数字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对产业集聚区采用平台化服务,充分利用政府公共数据降低中小企业“数字鸿沟”,促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带动中小企业提质增效,推动传统中小企业转化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而成长为“小巨人”企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小企业应着眼长期发展积极拥抱数字化,提高数字化转型“内力”,短期可以先借助云平台和云服务提高企业数字化管理能力,长期则应从数据价值入手对接数据服务商,通过数据赋能进行智能生产和科学决策,提高产业协同发展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应建立健全企业数据共享机制,一方面提高政府对企业信息的掌握度,以便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另一方面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健全涉企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信贷匹配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公共服务部门应加大工业互联网投入力度,以“新基建”为契机加快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内的有效协作,联合抵御外部风险,提升整体生产效率。通过“内外合力”加速数字赋能中小企业升级改造,走向“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Reform]

参考文献

[1]刘昌年,梅强.“专精特新”与小微企业成长路径选择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5):126-130.

[2]董志勇,李成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历史溯源、逻辑阐释与政策导向[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5):47-55.

[3]王成仁.發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N].经济参考报,2021-01-19(007).

[4]张其仔,许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协同升级[J].改革,2020(6):58-70.

[5]江小涓,孟丽君.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管理世界,2021(1):1-19.

[6]王煜全.中国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30-31.

[7]林敏.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国际镜鉴[J].改革,2017(5):114-123.

[8]周军.互联网经济垄断:结构的合理和行为的危害[J].经济与管理,2021(4):1-7.

[9]吕劲松.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思考[J].金融研究,2015(11):115-123.

[10]孙早,许薛璐.前沿技术差距与科学研究的创新效应——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谁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J].中国工业经济,2017(3):5-23.

[11]刘然.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13):104-107.

[12]张夏恒.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障碍、驱动因素及路径依赖——基于对377家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的调查[J].中国流通经济,2020(12):72-82.

[13]董志勇,李成明.全球失衡与再平衡:特征、动因与应对[J].国外社会科学,2020(6):105-116.

[14]FERNANDEZ-STARK K, GEREFFI G. Handbook on global value chains[M]. Massachusett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9.

[15]李万,常静,王敏杰,等.创新3.0与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4(12):1761-1770.

[16]项国鹏.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的企业核心技术突破机制——以华为基带芯片技术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10):36-42.

[17]董志勇.科技创新与现代化经济体系[J].经济科学,2018(6):11-17.

[18]姚东旻,李静.“十四五”时期财政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理论指引与取向选择[J].改革,2021(6):59-71.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rend and Path Choice of the Superi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Dong Zhi-yong   Li Cheng-ming

Abstrac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SMES) are the basic forc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the vanguard of self-reliance and self-improve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superior SM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 key stabilizer for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a new force for innovative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China continues to increase the training of the superior SMES, especially since the Sino-US trade fri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perior SMES is more emphasised.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and obstacle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superior SMES, which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need for institutional reform, improvement of applied basic research services, enhancemen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apacity, and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In the future, China should focus on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superior SMES from four aspects: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basic investment,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digital empowerment. Firstly, we need to strengthen policy support and consolidat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innovative development. Secondly,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 and form a dynamic innovation ecology. Thirdly,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property rights and stimulate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Fourthly, we need to strengthen upgrading and upgrad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Key words: superi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he bottle-neck problem

猜你喜欢
卡脖子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
卡脖子与保鲜问题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传统杂志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