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生命日记的大桥“劝生者”

2021-10-23 04:05昔央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陈思翠翠救人

昔央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桥梁之一,也是自杀高发地之一。

一个万念俱灰的轻生者走上大桥,路过20根玉兰花灯柱,路过工农兵雕像,在栏杆前站定,从桥上纵身一跃,便消失在滚滚江水中。

早在数年前就有媒体粗略统计,自大桥通桥以来,至少有2000人從这里跳桥身亡。

2003年,“劝生者”陈思走上大桥。往后18年间,他骑坏9辆电动自行车,帮助开导了1万多位对生活无望的人,救回421名轻生者。

大桥日记

早上6点,陈思会准时出现在桥北路或四平路的大桥入口处,开始一天的巡逻。

陈思每日在桥上往返巡逻9趟,经年累月,他的脸、胳膊和胸口上布满密密麻麻的红斑,这是烈日赐予他的“纪念品”。

王林、刘苹夫妇俩是陈思的老相识。他们在大桥南路开设的大排档,是陈思的“据点”。自2010年开始,他每天在这里吃饭、午休,以及给巡桥时所开的电动自行车充电。

“每救下一个轻生者,我都会请他们来这里吃口热饭。吃饱了,情绪也就回暖了。万一发生点什么意外,他们夫妻俩也好搭把手。”夏天是6点,冬天是8点,陈思的巡桥行动18年来从未间断过。他与王林、刘苹夫妇越来越有默契,感情也越来越好。

“有时我上厕所或者给电动自行车充电,他们都会帮我看着(要轻生的人)。他们是好人,要换作别的开馆子的,可能早就嫌晦气把我撵出去了。”

2013年9月19日,陈思开始在《大桥日记》上记下与轻生者有关的点点滴滴,其中不乏他自身的主观感受。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一样的人生困境,《大桥日记》记录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生活磨难的人间血泪故事。这些辛酸故事背后,又藏着一颗颗千疮百孔的心。

其中,有发现丈夫出轨,希望其回心转意而不得,趴在桥上沉默不言的家庭主妇;有无法与心爱的人相守,雨中独自在桥头徘徊的女研究生;有遭遇生意失败、倾家荡产的中年男子;有一身是病的耄耋老人;有无依无靠的青少年……

因救人走红后,某出版社找到陈思,希望以30万元的版税将《大桥日记》出版成书,遭到他的严词拒绝:“这都是血淋淋的人生啊!我拿他们的伤痛卖钱?叫那些在鬼门关前走过一遭的人怎么想?”

第一篇日记的开头,他这样写道:“从今日开始,我准备将毕生的精力用到人类灵魂挽救工作中去。虽然我没有很多钱,但是我有时间、有力气。我应该这样去从死神手中多拉一些生命回来!”

不够“自私”的人

救人近20年,陈思只需要看一眼背影,就能知道站在桥边的人是否想轻生。“内心极度挣扎的人,肢体是僵硬的。”

2021年6月19日,在大桥上巡逻的他,就发现了这样一个“肢体僵硬”的人。一名中年男子站在桥边,望着滔滔江水,发愣十几分钟都没动一下。陈思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我们中间隔着马路,此时我若是横穿马路,一来速度未必有轻生者快,二来可能自己还没到对面,就已经死在了疾驰的车轮底下。

而正当陈思准备横穿马路时,中年男人离开了原地。一直等对方走下大桥,陈思才松了一口气。“幸亏只是虚惊一场。”

这种恐惧常年伴随着陈思。这些年,他最害怕的就是有人从自己眼前(自杀)死去。

刚开始救人的那几年,陈思每晚一躺下就做噩梦。梦里,被男人欺骗的女人,无法给妻儿提供更好生活的沮丧男人,得抑郁症的高中生……通通在他眼前坠入江中。每次,他都带着一身冷汗被惊醒。

这些噩梦并非毫无来由。2003年的一天,陈思在大桥上救下一名年轻女子,当天下午,女子返回大桥跳江。当时,陈思距离她300米,救助无果。那天晚上,陈思一口饭没吃。

轻生者的赴死理由各有不同,但陈思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在意别人太多,关心自己太少,不够“自私”,不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2019年夏,陈思在大桥上救下一个18岁的女孩,她叫翠翠,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起初,翠翠根本不愿意承认自己要自杀。陈思拽着她的胳膊往回拉时,她死命挣扎:“你干啥?是不是来看我笑话的?我跟你说,我不是要死!”

“我知道你不是要自杀,我看你裤腿上有泥,我给你弄弄。”陈思略施小计,将翠翠拉到自己跟前来,又开车送她回家。路上,陈思得知,翠翠刚结束高考,考上了当地不错的师范大学,但根本交不起学费。为了不成为家中的负累,她决心了断自己年轻的生命。

一进家门,自尊心极强的翠翠就给爷爷奶奶跪下了,号啕大哭,嘴里连连说着“我给你们丢人了”。年事已高的老人也很激动,三个人抱在一起,哭成了泪人。事后,陈思帮忙发起募捐,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善款,为翠翠筹得了一万多元的学费和生活费。

救人多年,陈思早就意识到,人在最困苦的时候,并不只会挣扎求生,也有可能会主动放弃生命。但死亡并不意味着声音的消失,恰恰是提问的开始。

心灵驿站

救人容易,救心难。

自2006年开始,陈思就发现,很多轻生者会反复自杀。他管得了一时,却管不了一世。

救下意欲轻生的人,不是一个“劝生者”任务的终点,而是起点。为一心求死的人搭建一个“心灵驿站”,让他们有处可去,拥有一个能够真正缓冲情绪的地带,是比单纯阻止他们自杀更重要的事。

陈思拿着家里的存折,用原本打算用来买房的8万元在距离大桥20公里的大厂区租下一间平房,每月租金400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房子里有四张单人床,有沟通疏导的空间,有独立卫生间,也有专门供女生使用的空间。

驿站前后吸纳了108位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当中,有教授、心理医生、大学生……他们把从桥上救下的轻生者接到驿站,提供吃喝,进行开导,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流程。“吃饭,喝酒,让他哭,控制手机,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请家人来接。”

被救助的人在这里少则待上三五天,长则一年两年,这里成为了他们真正“重生”的驿站。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后,他们再度出发。

15年过去,驿站几度易地,如今已搬到了一个两居室。陈思今年53岁,年纪已经不算小,身上偶有小病小痛,志愿者担心他的身体,劝他“能做多少便做多少”,但他说自己从未打算放弃这份“摆渡人”般的事业。

“已经是快60岁的人了,力气确实大不如前,如果不能顺利抱起一个轻生者,自己就会被拉下去。但是有生之年,只要我还干得动,就不会轻易选择退休。”

在《大桥日记》里,陈思曾记下这样的话:“有的故事随江水流逝;有的故事得以挽留,我便记在这本日记里。我希望自己是个编剧,续写这些故事,但故事(的走向)终将由剧中人自己把握。希望结局是美好的。”

猜你喜欢
陈思翠翠救人
相似与差异
“熊猫血”大哥的第71次救人
为什么海豚会救人
翠翠
陈思:南京长江大桥上的“生命守望者”
翠翠的心事
初遇二老傩送
初遇二老傩送
海豚为什么会救人
妙计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