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政策效果审计研究

2021-10-23 04:51张亚飞
国际商务财会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审计哲学马克思主义

张亚飞

【摘要】在诸多的社会学理论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中一套比较经典的社会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待历史是采取唯物的方式,用辨证法客观地看待一切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实践出发,用理解、透视的态度看待世界上的事物,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国家治理以及国家审计工作也具有启示作用。总的来讲,在国家治理和审计工作中能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可以更好地助力审计,提高审计效率。而且一旦审计师拥有良好的思辨能力时,如果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遇到各种棘手问题时,则能更加从容不迫地去应对,及时解决问题,化解危机。文章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下,对政府的审计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探讨当前政策效果审计在各个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对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以便可以更好地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益,服务于国家治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政策效果;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2.6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理论及其意义研究”(18BKS052)、河北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项目“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理论及其启示研究”(S2015Z06)支持。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审计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是高效推进政府工作的重要方法,而且也是确保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贯彻实施的重要方式。从2015年开始,审计机关为了配合全国的审计工作要求,越来越重视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此发布了几份政策效果审计结果的公告,加强了国家的审计工作。另外,由于进入了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国家治理的重点渐渐转变成了民生问题,对此审计工作的内容也发生了改变,渐渐变成以提升政策的落实程度以及监管政策的实施为主。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正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对指导人们生产实践活动具有启示性作用。对此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政策效果审计工作中,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的体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审计工作具有科学指导作用,而且还有利于推进政策效果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从而服务于新时期的国家治理,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有利于现代化社会的建设。

二、政策效果審计的不足

政策效果审计主要是指国家审计机关采取了审计方法,并按照相关的审计程序,对国家所颁布的政策进行监管,包括审查政策的制定是否正确,核实政策的传达是否到位,监督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检查政策是否有落实到位等相关内容,对政策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监管,保障了政策的顺利实施。通常对国家政策采取政策效果审计的主要内容有四个部分,即找问题、确定责任、提出建议和促进整改。笔者对目前现有的政策效果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收集调研分析,发现了政策效果审计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范围缺乏全局性

现阶段我国对政策的审计范围是不全面的,大多数的政策效果审计只集中在经济方面的政策上,缺乏对社会性质政策的审计,尤其是关于道德文明政策的审计更是未能实施。这一缺陷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社会性质政策工作的复杂性,导致难以推进审计工作。而且政策效果审计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存在只停留在事后审计的层次上,缺乏了事前、事中的审计,审计内容过于单一,特别是对于比较复杂的政策,在审查其执行落实情况的时候,受到了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并不会开展深层次的审计工作,只是简单地审查账面上的内容而已,这严重阻碍了政策效果审计作用的发挥。

(二)审计方法创新性不足

现阶段的政策效果审计仍然采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即抽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存在诸多的缺陷,无法全面分析数据,而且对数据的定位不准确,所以导致了难以对审计工作开展更深层次的审计,限制了审计工作的精度和深度。再加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信息化以及人工智能的出现,对政策效果审计工作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单一的审计方法早已不适合时代的要求,要求审计方法要创新,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要积极采用高科技技术,扩展审计工作的精度和深度。

(三)审计人员知识储备不够

国家的长远发展往往需要政策的正确指引以及政策的约束,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出台了不少政策,而出台的政策内容覆盖面极其广泛,有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内容的政策,也有关于社会、生态等方面内容的政策。政策内容涉及广,导致了覆盖的知识面也随着增加,这就要求审计人员除了要精通专业的审计知识之外,还需要掌握各个方面的知识,要能解读国家政策内容,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审计人员的专业综合素质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审计效果,虽然审计工作仍然能及时发现政策措施落实中的问题,但是却无法击中问题的重点,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果审计的作用。

(四)审计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内缺乏对政策效果审计的研究,我国政策效果审计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相对应的理论作为支撑,对政策效果审计的评价缺乏统一且明确的评价标准,总体来讲,缺乏政策效果审计评价体系。所以导致了各地区对政策效果审计的评价标准不相同,很难量化政策执行效果的指标,造成了审计人员在评价政策执行情况时,容易带有个人主观意识,无法保障审计质量,甚至难以掌控审计风险。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建议措施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待事物的态度要采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对事物的认识要从实践出发,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大多数学者在探究问题时会运用到唯物辩证法,故此在政策效果审计工作中,也可以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也应用到审计工作中,从而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提高审计结果的质量。基于此,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下,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充分应用到政策效果审计中,并对此提出如下建议和措施:

(一)运用联系发展观点,完善政策效果审计的理论

由于政策效果审计所面对的对象是国家政策,而国家出台的政策内容覆盖面极其广泛,内容也比较繁杂,不仅有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内容的政策,也有关于社会、生态等方面内容的政策,对此在推进审计工作时,不能只依靠审计机关部门内部苦干,而是要求审计机关部门要能善于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善于运用联系的观点,则要求审计机关部门要学会看到事物间的关联,找到事物间的联系点,例如在审计政策时,不能只是单纯地审计政策的执行情况,而是要把政策的出台背景、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政策的内在要求相联系在一起,看成是一个整体,从中找到共同点。联系的观点除了运用在看待政策方面之外,还可以运用到和其他部门的合作上。审计工作并不只是审计机构部门的工作,事实上也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所以要处理好各部门间的关系,相互分工合作,整合资源,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提升审计结果的质量。另外,针对我国政策效果审计的范围不全面,缺乏全局性,只集中监督检查经济方面的政策,而缺乏对社会性、法律、生态等有关方面内容的政策审计,对此审计部门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积极主动和其他部门联系,加强部门间的互动,加大审计范围,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果审计的作用。

善于运用发展的观点,则是要求审计机关部门要不断地精进审计方法,不能用狭隘的眼光看待问题,一味地沿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提出事物并不是处于静止状态,而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由此可得知,万物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更迭,而时代也是不停地在发展。目前现阶段,我国步入了新时代,时代的发展必然带来了科技的进步,过去传统的审计方法早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要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网络等科技的出现,为政策效果审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再加上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对此审计方法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方法,而是要学会创新,运用科技,不断地创新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以便可以实时地监督管理政策执行的整个过程,从政策出台前到政策执行中,甚至是关于政策措施落实效果的审计,从而提升审计的工作效率,实现多部门的资源共享。另外,政策效果审计的评价体系也要进行创新完善,不断地跟随时代的要求,进行调整,要统筹规划,制定一个动态的评价体系,不以偏概全,也不故步自封,避免出现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采取更高效的审计工作。

(二)運用唯物辩证法来看待问题,抓住问题的重点

发展必定会导致矛盾的产生,而矛盾又有主次之分,因此在看待问题的时候,需要运用唯物辩证法,找到问题的重点,首先解决主要矛盾。在政策效果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也要学会抓住问题的重点,找到主要矛盾,并根据具体的情况,掌握审计工作的重点。在开始开展政策效果审计工作时,需要提前对审计的政策进行摸底调查,事先采取预估判断,以便找到审查的重点,为后续的审计工作做好准备。如:在审计关于经济方面的政策时,应该把重点放在重大任务的落实执行情况,政策是否有推动建设以及政策改革情况等方面上;在审计关于资源环境方面的政策时,则要重点审查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否能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是否会存在不安全的因素等内容;而关于社会性质的政策则要重点关注民生问题,审查是否会损害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推进审计工作时,应该把重心放在走访人民群众,了解民生民意等方面上。在找到审计工作的主要矛盾之后,需要根据主要矛盾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并且在执行审计工作时,要时刻把国家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上,谨记审计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为国家发展提供依据。因此,政策效果审计工作要主次分明,合理安排工作事宜,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对主要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审查,一旦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便会迎刃而解,这样更加讲究审计的效果,从而降低审计的成本,提高审计的效率。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认可了人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的能力,能主观地认识世界,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政策效果审计工作来讲,由于审计的对象是国家出台的政策,带有特殊性,而且审计内容涉及面广且繁杂,这就要求审计人员除了要精通专业的审计知识之外,还需要掌握各个方面的知识,要能解读国家政策内容,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审计人员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被陈旧的条条框框所限制,更不能守旧固化,而是要学会创新,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审计知识,而且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以便可以更好地理解政策的内容,解决各种难题。为此,审计人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要借助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获取被审计对象的信任度,提升被审计对象的参与度和配合度,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了解政策措施的历史背景、出台意义以及落实情况等,要积极主动地引导被审计对象,以便确保审计效果。二是审计部门要不定时地组织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的学习培训,加强对政策的了解,做到能正确解读政策措施,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以便满足现代审计工作的要求。三是审计人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认真对待审计工作,学会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审计工作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审计署武汉特派办课题组.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创新与发展研究[J].审计研究,2018(4):18-23.

[2]史吉乾.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的重点和方法探讨[J].审计研究,2016(1):17-21.

[3]王姝.国家审计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基于公共政策过程的分析[J].审计研究,2012(6):34-39.

[4]吴超毅.政府宏观政策绩效审计研究[J].时代经贸,2014(2):170-171.

[5]黄煌.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商论,2017(22):106-107.

猜你喜欢
审计哲学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