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出版物的出版设计浅析

2021-10-23 14:04黄圣英
传播与版权 2021年10期
关键词:社会效益

[摘要] 《走过日据—120位幸存者的泣血记忆》作为“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系列”图书之一,其在出版过程中获得多个重點出版物项目的支持,为出版社的品牌发展带来累积效应。本文分析编辑如何在充分占有选题的作者、内容信息的基础上,做好编前审读,进行出版价值判断,并根据时间节点积极申报出版项目,确保出版质量合格。笔者通过详细梳理一份自然来稿蜕变为国家重点出版物的过程,阐述打造精品出版物的编辑策划思路,为图书体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提升出版社的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出版价值;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社会效益

编辑作为出版工作中重要的生产力代表,其围绕选题需要在策划组稿、生产加工、宣传推广过程中与作者、读者等群体进行交流和互动。出版产品虽然具有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共性,但每一种选题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对一份自然来稿,编辑如何在保障出版进度,确保出版质量的情况下把它打造成一部精品,无疑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走过日据—120位幸存者的泣血记忆》(以下简称《走过日据》)在一年半的出版周期里,先后入选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宣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出版物”,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以及广东省原创精品出版资金扶持项目等,其较好地实现了出版社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目标。

一、了解作者背景,挖掘内容本质,体现出版价值

(一)认真做好编前审读,充分获取选题信息

一家出版社的规模效应、编辑队伍以及企业文化氛围等,大多能反映其在书稿运作过程中的态度和做法,而更为关键的就是通过编辑群体体现。编辑活动是编辑主体(编辑人)依据一定原则对编辑客体(编辑对象)进行优化,使其符合传播要求的创造性文化活动[1]。每种选题在分类、内容、字数、纸张、印制数量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形成不同的出版条件和出版设计。编辑只有根据这些元素量身定做,才能生产出符合选题的出版物,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完稿率相对较高的选题,编辑往往能在编前审读环节,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与出版业务素养对其进行评估和判断。同时,编辑通过了解作者的年龄、职业、教育背景、研究方向以及出版著作情况等,与作者进行多角度的直接或间接交流,还可能进一步明晰作者的出版初衷与现实需求。因此,编前审读的重要性及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可见一斑。在实际业务中,有些编辑受制于营收、图书品种以及文字工作量等考核指标,往往容易陷入出版误区,如采用“多少字什么规格的纸张确定多少出版费用”的简单思维;或者只是初步浏览书稿的“齐清定”,预估出版字数就与作者商议出版条件并签订合同;或者缺乏周密详细的选题论证过程,高估某些非重点出版物的价值并投入运作。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编辑对待编前审读的不一致行为。因此,过于简化的编前审读使得某些优秀的稿源从一开始就错失了成为精品的机会。

(二)加强内容分析,客观评判出版价值

书稿内容挖掘以及出版价值评判的大部分工作会在审稿环节进行。但是,一部精品图书的打造历程往往充满艰辛,其并非纳入出版计划后三五个月就能完成。精品图书能否确立为“重点”,需要进行流程上的前置,即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提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内容进行重点概括,分析与出版相关的细节,甚至为后续流程做好整体设计。

暨南大学出版社作为一家“侨”字特色的高校出版社,其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依托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高等学校,在华侨华人研究的出版方面拥有显著优势。一份自然来稿在没有出版经费的支持下,能在论证环节获得通过,不仅需要在内容上具有绝对优势,同时也反映了编辑的社会责任及其出版社的使命担当。选题《走过日据》最早通过作者自行推荐,谈及其马来西亚的朋友有一种关于华侨华人参与抗日战争的口述历史选题,鉴于暨南大学出版社在华侨华人研究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力,拟向其推荐出版,但选题没有出版经费支持。

而选题主编萧依钊为马来西亚纪实文学作家、资深媒体人,其从事新闻出版工作30多年,时任星洲媒体集团执行董事兼集团总编辑,致力于研究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口述历史、地方志。《走过日据》由《星洲日报》的4位记者奔波一年多,采访近150位年逾八十的幸存者后精心整理而成。该书从亲历者角度记述日本在占领马来西亚三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对华人的所作所为,见证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走过日据》不但配有100多位幸存者的照片,而且所选的300多幅史料图片较为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在社会效益方面,从“华侨华人”“抗日战争”“口述历史”这三个关键词,暨南大学出版社初步判断这类选题既符合国家主题出版重点方向,又能展现出版社的出版优势,而且这类选题也是此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更为重要的是,相较笔者近年来参与策划或执行的主题出版物项目,此类选题的出版风格更符合当下国家对主题出版的表现趋势,即无论是重温历史,还是紧跟时代、展望未来,主题出版物都应该尽可能以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呈现内容。

在经济效益方面,中小型规模的出版社在作者资源、选题结构、营销渠道等方面无法与集团化的大型出版社相比较,对一份没有出版费用支持的自然来稿,出版社是否能将其纳入出版计划,需要进行充分酝酿与严谨论证。鉴于作者的知名度、选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暨南大学出版社认为即使《走过日据》具有一定的经济风险也值得重点运作,因为该选题具有成为“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主题出版物的诸多潜质,而借助暨南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特色与优势,其有望被打造成为新的精品力作。

二、把握时间节点,围绕特色亮点,积极申报项目

(一)确定申报意向,寻求作者支持

选题能否入选国家重点出版物,不仅需要出版社高度重视、全盘规划,还需要编辑与作者共同对选题进行多方面的细致打磨,以便在选题信息方面达成共识。这个过程不应是编辑仅仅根据项目申报要求仓促完成,也不应是完全根据作者提供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不同的重点出版项目有自身的申报要求和特点,出版社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好组织统筹,区别对待。

编辑与作者最好的沟通来自对选题内容的关注,挖掘选题特色亮点的过程其实就是找寻选题社会效益的过程,选题的科学性、知识性决定其文化价值和出版价值。在图书出版周期中,对具有特色亮点的选题,编辑需要精心设计,提前与作者表达申报出版项目的意向,获得作者的支持,并提前做好储备。比如,在给主编的前期信息中,笔者就重点说明《走过日据》选题非常切合出版社的出版优势,符合当前的学术研究范畴,同时也是近年主题出版的重点方向。笔者详细介绍版权图书出版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及他们可能会提出的需求,并说明鉴于该选题内容具有较好的原创性,出版社将进行重点出版项目申报,以降低双方在出版资金方面的风险。充分详细的前期信息开启了编辑与作者之间良好的合作意向。正如我国编辑学家刘杲先生在《我们是中国编辑》中所言:“编辑是作者的知音……在把优秀作品转化为优秀出版物的过程中,我们是作者最亲密、最忠实的伙伴。”[2]编辑要善于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发掘优秀的作品和作者,在出版社与作者之间搭起友好合作的桥梁。

(二)突出选题重点,注重时效度申报

《走过日据》能在出版前后获得诸多荣誉,离不开“时效度”的科学合理使用。出版社抓住不同时间节点与申报重点,往往能带来一系列有效的累积效应。例如,在最早申报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时,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报送<“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执行情况和增补项目的通知》中要求,“增补项目申报表包含项目名称、出版单位、著作责任人等信息,以及项目的编写大纲、章节目录、样稿等附件材料”。《走过日据》书稿出版属于版权引进,在与作者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并且没有书稿文件的情况下,为抓紧时间,笔者把六页目录的文字一一录入。2014年3月,笔者通过邮件联系作者,完善了著作责任人信息以及其他附件内容,同年4月报送申报材料,8月该选题即获得立项。紧凑有序的出版安排为单一选题扩展为系列丛书并成功申报国家其他出版项目做了铺垫。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励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自强不息,中宣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决定组织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出版工作,主题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针对作者认为的中国人应该读这本书,“可以让他们了解马来西亚老一辈华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无数华人因捐钱支持祖国抗日,在日本占领时期招致日军残酷报复,受到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走过日据》的选题立意非常吻合文件中的“……三是真实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日本侵华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揭露侵略者的战争罪行和残暴行径,有力批驳各种否认和歪曲侵略历史的错误言行。四是广泛介绍中华儿女和国际友人在反法西斯战爭中的英勇行为和正义言论,缅怀先烈和民族英雄”。为了更好地体现规模效应,暨南大学出版社邀请另外两位具有华侨华人研究背景的专家学者,从理论性学术著作、图文集角度策划约稿,以“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系列(3卷)”进行项目申报,其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得到评审专家的肯定。

三、制定出版计划,确保内容质量,做好宣传推广

(一)严控生产流程,确保内容质量

相对出版物的四大质量关,《走过日据》选题能在早期立项成为重点出版物,更多凸显的是它的内容优势。当书稿达到“齐清定”进入出版流程后,编辑不可抱着“高枕无忧”的心态坐收项目即将带来的效益,相反,其更应该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过硬的专业素养、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高效的团结协作来制定好出版计划,抓紧、抓实出版的关键环节与重难点问题,稳步推动出版进度,确保出版物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装帧设计质量以及印制质量良好。

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的特点在于时效性强,其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选题策划与出版计划。由于内容的特殊要求,选题在出版过程中除了要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往往还要经过专家审读或者履行重大选题备案,甚至有时为了确保内容质量,出版社还要对书稿进行增删或额外增加编校次数。例如,在忠实于原文、征得主编同意的基础上,暨南大学出版社对书稿中部分过于血腥的场面进行删改;基于口述历史选题,考虑被采访者的年龄偏大等因素,他们往往容易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出现口误或主观偏差,编辑在审稿时需要认真复核文献资料;为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出版社删除了部分敏感内容。由于原版图书在马来西亚已经出版,作者团队具有良好的写作水平,加之暨南大学出版社在项目运作方面拥有经验丰富的编校团队,使得《走过日据》以良好的质量面向市场。

(二)做好宣传推广,凸显社会效益

“主题出版”是2003年原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重要理念,其明确的定义为“主题出版是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大局,就党和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题材、重大理论问题等主题而进行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3]。出版单位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推动出版物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与品牌竞争力,为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主题出版物与其他出版物产品一致,其生命周期也包括投放期、成长期、饱和期和滞销期[4]。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出版社要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在宣传推广上找准时机。2021年7月恰逢一年一度广东出版界盛事—“南国书香节”的举行。《走过日据》刚出版便在活动期间隆重首发,作者受邀亲临现场参加活动。暨南大学出版社制作了视频宣传片,并有相关媒体、书评等对其进行报道,更有老挝年老华侨看完图书后与出版社进行联系,表达对本书出版意义的肯定。作为主题出版成果,《走过日据》参加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第22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组织的“中国图书专题展”,其系列数字出版活动还入选国家“2015年全民数字阅读”重点专题活动。这些宣传活动在不同方面促进了主题出版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使它们真正做到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激励人们珍惜当下的和平时代,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更多贡献。主题出版的发展规模渐成体系,出版单位更应该站在培养一代新人的历史重任高度来看待与落实主题出版工作。

四、结语

从精心策划打造每一种、每一系列的主题出版读物,到创建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品牌体系,暨南大学出版社积极地把出版理念与实践运作赋予其中,并不断促进各个生产要素与生产环节的联动。无论是自然来稿,还是策划选题,要把它们打造成为重点出版物,编辑除了要对选题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信息进行充分挖掘,还要在文件精神的解读、与作者的交流互动、书稿全文的价值判断、出版流程的全程管理等方面下足功夫、做好统筹,在内容和形式上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精品出版物能够经受时代的检验,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邵益文,周蔚华.普通编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刘杲.我们是中国编辑:《中国编辑》杂志代发刊词[J].中国编辑研究,2004(01):1-3.

[3]刘永凌.中小出版社主题出版之道[J].中国出版,2017(16):22-25.

[4]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基础(中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作者简介]黄圣英(1974—),女,江西樟树人,暨南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
医学学术期刊在媒介传播生态系统中的发展研究
信息时代下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效益分析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图书馆财务管理与社会效益分析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新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城市经营的定位转变
精益6sigma方法在对标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