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思想看科技异化

2021-10-24 22:38陈华王腾
学理论·下 2021年10期
关键词:马克思

陈华 王腾

摘 要:自人类步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一方面,在数次工业革命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科技发展初期,人作为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和控制者自身的主体性也逐步增强;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人对科学技术产生了过度的依赖,科学技术由原初的“人类工具”反过来控制和奴役人类,致使人的主体性地位日益丧失。在科技异化的背景之下,坚持科学技术的工具性地位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以“求真”为向度的科学性和以“向善”为准则的伦理性的深度融合就成为确保人类在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

关键词: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科技异化;人本价值

中图分类号:B82-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0-0031-03

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已然成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手段。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渗透能力有目共睹,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无不体现着科学技术的力量。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的现代社会,科技异化问题日益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日益丧失。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甚至会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从而改变世界的共处方式。因此,从哲学、伦理学的视角在科学技术领域重新塑造人的主体性地位、再现科学技术的人本价值就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发展的历史新方位,从全球视角出发深刻阐述了关于科技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思想为我们解决当今的科技异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我们要深刻把握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的重要阐述,以此为指导思想指引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深厚的理论根基。从理论基础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都服务于一个最终目标,即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试图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带动全人类的最终解放。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理论体系包括最终的落脚点无疑都蕴含着深厚的人本维度和人文底蕴。以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的相关论述为理论依据,还原科学技术所蕴含的人本价值,对于今后更好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发展科学技术、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克服科技异化问题、提升人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涵

1.科学技术的发展源于人的需要。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源自人的需要,源于人类的现实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建立起了科学的存在论和认识论,并使两者达到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存在的理论。实践作为人与自然的联系桥梁,人与自然不仅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了最终统一,而且也实现了二者在物质、信息层面的流动和转化, 最终使整个自然界成为人化的自然界。实践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并进而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在此基础上,实践作为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而存在。科学技术活动在本质上也属于人类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人类才能够进一步认识世界,并逐步形成关于客观世界的理性认知,进而形成关于科学技术的认知成果。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讲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许多研究者都将这段话奉为圭臬,认为这是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所做的唯一论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从历史的动态演变层面而言,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非一种静止、不变的普遍性的简单集合,他所讲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在实践、劳动的过程中不断表现出来的人类所特有的生命属性。基于这一层面,马克思从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这一层面来阐释人的本质,“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1]可见,马克思认为需要的满足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新的需要是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同时也是历史的起点。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同样如此。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是伴随着人类社会而产生的,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催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人类对于自身能力的扩展,无外乎两个方面:体力和脑力。如果说先前的工业革命是试图对于人类的体能方面有所超越,以扩展人类有限的生产力,那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则是试图挖掘和突破人类的智力极限,从而解决人类智力所不及的问题。总而言之,人类社会发展不断提出的更高的发展需要也在进一步敦促科学技术自身的完善。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指出科学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2]。因此,从根本意义上来讲,科學技术的发展源于人们的需要,而人类需要的满足又反作用于技术本身,促进其不断发展完善。

2.科学技术是重要的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之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马克思曾写道:“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2]而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升,马克思将其归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理。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阐述生产力概念时将其与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产物直接等同。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等虽然都是以直接的物质形态而予以呈现,但其背后却是科学技术作用于自然界的结果,这也直接显示了科学技术所蕴含的生产力性质。此外,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科学技术而得以实现的。从劳动工具的角度进行分析,劳动工具是劳动者运用于改造自然界的一种手段。在原始社会,人们单纯局限于简单的石器、动物骨骼等材料来进行劳动和生产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人类智力的不断进化,人们在从事劳动过程中所利用的劳动工具愈加多样化和精细化,劳动工具也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呈现方式。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力成本及资源的消耗,极大地提升了劳动效率、扩大了生产规模。因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思想也成为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核心内容。

二、现代社会日益凸显的科技异化问题

1.科技异化概念的产生。“异化”(Alienation)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科技异化概念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概念有诸多相似之处。在马克思看来,异化是与阶级一起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和奴役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异化活动中,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消亡,人作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主体和创造者却反过来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和控制,“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从而致使人的个性无法得到全面发展。

科技异化现象在近代西方社会最早产生,可以说整个西方社会的工业化、现代化过程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异化不断加剧的过程,近代社会发展所奉行的“经济效益”至上的观点对科技异化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马克思认为:“科技异化的根源并不在于科技本身,而在于科技的资本主义应用,科技对人的奴役其实质是人对人的奴役” [3]。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工具,本义是为了延展人类有限的体力和脑力,而自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资本的驱使下,科学技术由“人类的工具”变为了“资本的工具”。至此,原本客观中立的科学技术因资本的干预反而对人类的全面解放与发展造成了外部束缚。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人类已经处于一种科学技术的包围圈之中。

2.当前科技异化问题的凸显。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性资本和新科技革命的共同作用之下,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发生了异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科技异化现象愈演愈烈,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伦理规范的疏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割裂越发明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作为人的理性的两大方面,本应是和谐共生的关系,然而科技发展对于工具理性的巨大促进作用使得工具理性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价值理性。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工具理性得到了极度的发挥,而与此同时,价值理性则交出了它作为伦理、道德等方面高度洞见的代理权。至此,二者的关系严重失衡,人的工具理性片面地高速发展,而价值理性则不断地被边缘化,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科技异化问题不断凸显。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如何最大化地避免科技异化问题,使科学技术朝着向善的、良性的方向发展,实现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成为哲学、伦理学所关注的核心問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人类的生存福祉。

三、科学技术发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与理念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并将进一步对人类社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面对这一不可逆的时代浪潮,人类必须发挥其主动性,做到未雨绸缪,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科学技术规范性的先行建构。即在进一步推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从伦理道德建构角度对该项技术进行有效干预。因而,当前的研究不应再聚焦于如何阻碍科技的发展,而应该把重点转向如何引导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实现由“纯粹的科学技术”向“向善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的转变,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要义。

1.坚持科学技术的工具性地位不动摇。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有限体力和智力的延伸与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人类对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渴望,同时也高度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地位。正如马克思所说,科学技术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1],在这一论断中,我们能够清楚地意识到,科技是人的科技,科技是人的肢体和脑力的延伸和扩展。科学技术对于人的潜在本质力量的激发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将其表述为“解蔽”,海德格尔认为技术已然成为一种超出人的意志和控制范围的力量,而受到这种力量的驱使,人和自然最终都只能沦为被统治物。换言之,科学技术将人类原本处于“遮蔽”状态下的一切可能性都揭开来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本质力量的“解蔽”为人类社会和社会生产力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这一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外在自然界和人类自身主体性为代价的。技术统治使得世界被对象化,人类也失去了自然的庇护,使得人处于一种无意义的“无保护性状态”。“当人把世界作为对象,用技术加以建设之际,人就把自己通向敞开着的本来已经封闭的道路,蓄意地而且完完全全地堵塞了”[4]。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初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增进人类的福祉,但随着资本对于科学技术的过多介入,“唯科技论”的思潮愈演愈烈,科学技术反过来奴役和控制人类,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确保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技术的工具性地位不动摇,清楚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始终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坚持将人类的价值判断置于科学技术发展之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应仅以是否有助于技术进步为唯一衡量依据,更应将是否遵循伦理标准与道德规范、能否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列为评判标准。

2.始终坚持人是科学技术的主体。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依赖越来越严重,人的主体性被逐渐抑制。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的活动的地位和特性。而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由过去自主地、能动地应用技术逐渐演变为被技术所控制,从而进入了一种异化状态,不再是人控制技术,而成了技术控制人,人成为迎合技术发展的工具,人的主体性地位遭到了严重的挑战。

技术主义秉承科技至上的原则,将技术发展与进步视为至善。技术主义的发展已然偏离了人类的核心价值观,人类主体必须对这样一种偏离的思潮予以纠正以摆脱当前所处的“唯技术论”泥沼。我们必须站在当代境遇之下,面向人类未来,重新思考和理解人本主义,对科技时代所倡导的技术主义进行重塑,将人类的价值与自由置于其中,确保人在技术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

因此,要想实现科学技术的良性发展,克服科技领域的异化问题,就必须将“科技中心论”转变为“科技为人服务”观念,始终坚持将人、人的需求、人的发展放在核心位置。

3.遵循科学性与伦理性互补原则。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类实践活动的干预,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促进、互相支撑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求真”为基本向度,单向度的“求真”活动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科技异化问题不断凸显。在未来社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样重要,面对技术浪潮给人类发展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我们应试图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叠加一种伦理性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自身发展二者的完满融合。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应单纯聚焦于科技产品与科技手段之“能”的提升,即能力的提升和各方面效能之完善,“善”也应成为技术发展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应考虑到该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是否符合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规范与道德准则,是否能够最大化地促进人类的未来福祉等此类直接关涉人类生存的核心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寻求一个平衡点,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人”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衡量标准。“以人为本”是科学技术良性发展的基石,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始终离不开技术主体即人的干预,人类作为科技研发与应用的主体应坚持把价值判断留给自己,从而确保人类对科技及科技产品的独立性乃至支配性,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好科学技术研发与使用的限度,使科技的发展始终处于人类的控制之下,最大限度地使科学技术保持它们“物”或者“工具”的基本属性,确保技术有限地服务于人类。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求真”为基本向度是技术发展的基本意蕴,但随着技术革命浪潮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的身心逐渐非自然化和技术化。为了确保人类的生存与未来福祉,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应简单聚焦于技術进步与科技创新,更应将是否遵循伦理、能否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列为评判标准。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再是“严于求真,疏于扬善”,而是向着 “真中求善” 的目标前进[5],真正实现科技发展的“求真”向度与人类伦理的“求善”法则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德]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周庠聪,刘磊. 趋于“善”的科学技术与求“真”的道德规范——科技与道德的和谐发展的新论证[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责任编辑:李 慧)

收稿日期:2020-12-07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9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人类文明和类人文明: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限度研究”(KYCX19_2010,SJKY19_2327)

作者简介:陈华,硕士研究生,从事伦理学原理、应用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王腾,教授,博士,从事西方道德哲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马克思妙计催书
小老鼠马克思下动物园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和马克思差多远?
别开生面的描绘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