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增强内审成果运用效果

2021-10-26 06:10
中国石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内审经济效益成果

□ 尤 泳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手段,其核心功能是发现问题,即通过审计指出被审计单位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监督其整改问题,以防范风险、提升管理。审计整改是内审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内审监督职能的关键所在,关系到内审监督效能能否真正实现。

从内审工作的实际情况看,有的企业管理者对审计成果认识不足,对内审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认真进行整改,使审计不能促进企业管理的改进和效益的提升。笔者认为,应精准施策增强内审成果运用效果。

内审成果运用的影响因素

内审成果运用与企业负责人对内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程度相关。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负责人不重视内审工作,只关注经济效益,仅把业绩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对内审在企业管理中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堵塞管理漏洞和提高经济效益认识不够,影响内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样做的后果是使那些违规违纪者更加胆大妄为,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审计项目质量的高低也影响内审成果运用的效果。若审计项目组织不力,审计程序、审计方法运用不当,则会事倍功半,导致内审项目返工,直接影响审计效率和效果,甚至只有审计成本,而无实际成果,更谈不上转换为经济效益。审计报告的编写是审计成果的直接体现,若编写不当,如内容以偏概全,言过其实,定性不准确,处理处罚不恰当,就会大大降低审计工作的实际效果,影响审计成果转换为经济效益。

安徽石油审计部约谈相关部门及企业,促进审计成果转化。安徽石油审计部 供图

审计意见和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是内审成果运用的影响因素之一。内审人员要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提炼,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发展趋势进行充分揭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否则,审计成果难以被企业管理者和各职能部门重视,甚至容易引起审计成果使用者的误解误用,这样审计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就成为空谈。

内审成果利用还与时效性有关。企业管理者及时认真听取内审部门的事前建议和意见,并将其中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成分吸收到具体决策过程中,就能提高决策质量,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及时处理和解决内审部门揭示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有助于减少因管理与控制不当而造成的各种损失和浪费,增加经济效益。

提高审计结果运用效果的措施

要提高审计结果运用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明确审计整改责任,狠抓落实促整改。审计整改实务中应重视三个责任主体和三种责任。三个责任主体为被审计单位、业务部门,内审部门;三种责任为被审计单位或责任部门落实审计整改的主体责任,业务部门落实问题整改责任,内审部门落实对整改主体、责任部门的监督责任。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是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正确认识审计工作,如果企业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那么整改工作就会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在实际整改工作中,按照“整改责任未明确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具体不放过、整改效果未显现不放过”原则,切实推动审计发现的问题得到全面彻底整改。打造一条上下联动、限时整改、项项落实的主体责任链条。形成被审计单位一把手主管、业务部门主抓、审计部门监督、上下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构建明责确责、问责追责、各司其职的整改工作格局。

创新审计方式,努力提升审计质量。要从监督和服务角度提高审计质量,积极开拓工作新思路,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和网络手机的优势,积极推广信息管理系统和ERP环境下审计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提升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效果和效益。积极探索各类跟踪审计,通过关口前移,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挥预警和控制作用,从源头整改,有效进行风险防范,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后续监督评价。

完善审计制度和流程,确保内审整改有法有据可依。内审部门不断总结和完善制度,使内审工作有章可循。一是建立审计整改报告制度。要求被审单位,自收到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生效之日起30日内,向内审部门报送整改报告及相关证据材料。二是建立审计整改责任制度。把落实整改责任纳入审计质量检查和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建立审计整改销号制度。内审部门对所审计单位查出的问题实行全程整改跟踪督查,对整改到位的问题及时进行销号。四是建立整改联动制度。定期开展审计整改情况跟踪督促检查,加大督查力度。五是建立整改问责制度。将内审结果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励干部的重要依据。

建立和运用审计风险分析系统,提高审计整改及时性。数字化是审计价值提升的必由之路,内审信息系统是解决当前审计类型多样化、数量规模化、信息内容复杂化的有效手段。通过信息系统的支持,审计人员不仅能方便地对所需历史资料和数据进行检索、查询、收集、分类和整理,而且不必大量重复手工劳动,实现审计事前发现审计线索,为开展现场审计提供帮助。

实行问题清单制,推进审计整改考核,形成闭环管理机制。为确保整改工作既全面覆盖又重点突出,将内审时查出的所有问题制成审计发现问题清单,按季度、按专业及时归纳分析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典型性、倾向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建议,报送分管领导及专业职能部门,作为相关决策和加强管理的重要依据。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被审计单位审计年度考核指标,对重大、重要问题及普遍性问题形成审计整改简报,形成前有审计、后有监督的闭环管理机制。

猜你喜欢
内审经济效益成果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验收成果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工大成果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