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临床疗效对比

2021-10-26 04:15张书雅天津市泰达医院天津300457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9期
关键词:结肠癌开腹出血量

张书雅 天津市泰达医院 (天津 300457)

内容提要: 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44例(观察组)以及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44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不仅仅手术时间较短,同时其术中出血量较少,显著缩短了患者术后进食、下床活动、胃肠功能恢复、术后镇痛以及住院的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肠梗阻、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以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均为结肠癌患者的常用手术方式,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更快恢复,避免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效果。

结肠癌属于消化系统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发病年龄为40~50岁,且男性高于女性[1]。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给患者的工作、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目前,在为结肠癌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以手术为主,可以彻底切除患者病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是传统开腹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慢,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为了患者的更好治疗就需要探究更为理想的手术方式[3]。本研究比较了在为结肠癌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腹腔镜手术治疗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44例(观察组)以及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44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男25例,女19例,平均年龄(51.8±3.4)岁,肿瘤平均直径(3.2±1.2)cm;对照组男27例,女17例,平均年龄(51.6±3.2)岁,肿瘤平均直径(3.1±1.3)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观察组:以腹腔镜手术作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为全麻。操作如下:体位选择平卧位,首先建立人工气腹,并控制压力在13mmHg左右,之后在腹直肌的内缘做一长度约6cm的切口,并植入辅助装置以便手术操作。之后在患者腹腔镜脐窝8cm左右的位置做手术观察孔,在肚部上方作为手术操作孔,植入腹腔镜探头后实现腹腔情况的探查并确定肿瘤位置,沿着肠系膜上静脉将结肠系膜切开,并实现显露、夹闭和切断,在游离结肠、盲肠的操作中注意好十二指肠与输尿管的保护,以盲肠作为出发点,对结肠十二指肠、胃结肠韧带以及肠外侧腹膜进行切断,最后实现病灶区域淋巴结的清除与病灶切除,常规留置引流观后行切口关闭。

对照组:以传统开腹手术作为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式,体位选择与麻醉方式同观察组患者。操作如下:在腹部正中做手术切口后做好相关器官情况的探查,留意肿瘤周围与系膜血管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在游离肠管后实施肿瘤切除,实现肿瘤周围淋巴结的切割,清洗腹腔后留置引流管,并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将手术时间较、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肠梗阻、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将SPSS19.0作为实验数据统计学分析的工具,差异显著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分析比较

通过统计学分析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不仅仅手术时间较短,同时其术中出血量较少,显著缩短了患者术后进食、下床活动、胃肠功能恢复、术后镇痛以及住院的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分析比较(n=44,±s)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分析比较(n=44,±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术后进食时间(h)下床活动时间(h)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术后疼痛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105.2±18.6 115.6±18.2 12.6±6.9 42.6±3.8 61.3±4.8 16.8±5.6 9.6±2.1对照组 125.6±20.3 198.5±21.5 32.5±7.4 67.9±4.2 90.6±5.3 33.5±7.2 14.8±2.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44,n/%)

3.讨论

结肠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相对较为复杂,有相关学者认为其发生于低纤维素、酸性饮食所导致的肠蠕动毒素吸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4]。其发病后的各种症状并不具有典型特征,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显著,发病具有着一定的隐匿性,一般发现时患者病情已经达到了中期甚至是晚期,具有着相对较高的病死率[5]。

在医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腹腔镜作为一种微创辅助治疗工具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胸腹腔手术的治疗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观察患者的腹腔情况,确定病灶位置,达到了更为理想的治疗目的[6]。在为结肠癌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弥补了开腹手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并不会将腹腔内的脏器长时间的暴露于空气中,避免了手术操作对患者造成的不必要损伤,有助于患者的更好治疗与恢复,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案。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均为结肠癌患者的常用手术方式,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更快恢复,避免了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结肠癌开腹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