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仁爱” 思想探究

2021-10-26 08:09张甜燕
今古文创 2021年39期
关键词:仁爱论语孔子

【摘要】“仁爱”思想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仁爱”思想古而有之,孔子将“仁”“爱”并用,并对“仁爱”思想进行系统化的论述。同时,孔子将“仁爱”的标准,分为了对人、对己两个方面。对于“仁爱”的具体施行,孔子同样定义了两个标准,即“仁”的上限和底线。研究孔子的“仁爱”思想,对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仁爱;孔子;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9-0029-02

“仁爱”思想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讲话时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仁爱”思想虽源于两千多年前,但其弘扬的价值理念,不论是对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还是对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抑或是对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在当今时代都极为符合,具有反复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仁爱”思想并非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首创。“在生产力水平极不发达的原始共产主义时代,离开了人们的互爱互助,社会便不能维系,更谈不上发展。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可说是原始社会仁爱精神的代表,他们都被描述为具有博大仁爱胸怀的形象。”《大学》中曾记载,尧舜之所以为人民尊崇,正是因为“率天下以仁”。《诗经·叔于田》中表达对主人公美好品质的赞美,也会用“洵美且仁”加以描绘。但将“仁”“爱”并用,并加以系统化、理论化阐释的,则是孔子。孔子对“仁爱”思想的系统论述,是对传统“礼乐”文化内核的深层次扩展,使得原本依于周礼、上下尊卑、亲疏远近、等级分明的人际关系,变得协调融合起来。可以说,“礼乐”文化强调“分”,而“仁爱”思想重视“合”。正是“仁爱”思想的出现,调和了“礼乐”文化中法制化的严苛,为原本等级森严、井然有序的宗法制度注入了温情脉脉的涓流。

“仁”在《论语》中出现了大概109次,是孔子最为推崇的美德,也是其认为人之为人的根本。在孔子看来,“仁”是全德,孝、义、忠、礼、智、信等具体德行都是“仁”在不同层面的体现。但在《论语》中,孔子对“仁”的阐释也不尽相同。孔子将“仁爱”的标准,分为了对人、对己两个方面。

“爱人”是孔子对于“仁爱”他人的要求。在《论语·颜渊》篇中,樊迟向孔子请教何为仁,孔子的回答是“爱人”。“爱人”,就是做到对他人的慈爱与宽容。而对所爱之“人”的解释,在孔子看来,也是有层次、有差序的。首先是要“爱亲”,对父母亲人孝悌恭顺。孔子在《论语·学而》篇中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孝悌是“爱人”的基本,也是孔子“仁爱”思想的道德基础。一个人若是对父母亲人都无法做到“仁爱”,那么更无法将这份“仁爱”推及至社会众人了。做到了“爱亲”,下一步要“爱众”。将“爱人”的对象扩大化,让朋友、泛交,乃至陌生人都享受到这份“仁爱”,从而达到“泛爱众”的情感升华。这种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对父母子女之爱,而扩展到社会层面的“仁爱”,是由血缘而拓展向家国、社会的“大爱”。这深刻体现了孔子不同于他人,超越了狭隘的封建等级观念,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高瞻远瞩。“爱人”是孔子“仁爱”思想精神内涵的关键,自此“仁”与“爱”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核心理念。

“克己”是孔子对于“仁爱”的自我要求。同样是在《论语·颜渊》篇中,颜渊问仁,孔子认为抑制自己,使言语行为都合于礼,这就是仁(“克己复礼为仁”)。此时的“仁”,强调的是对自我的约束与克制。“克己复礼”一说并非孔子提出,在《左传》昭公十二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中已有此记载,可见“克己复礼”是孔子引用前人之言,并赋予了新的含义,即“仁”与“礼”的互动互承。人因对“仁”的认同而约束个人行为,从而使自我行为符合“礼”的标准和规范,进而援“仁”入“礼”,将“仁”的思想灌注于“礼”的形式中。同样的,人克制个人欲望,言行举止依“礼”有节,也能够将个人修行为“仁”。这种“克己”,并非对个体的压抑和勉强,而是从内心深处对“仁”“礼”的接纳和自觉。也正因为“克己”,“礼”有了“仁”的内核,“仁”有了“礼”的实践。

对于“仁爱”的具体施行,孔子同样定义了两份标准。概括来说,是“仁”的上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底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论语·雍也》篇中,子贡曾和孔子有这样的对话。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向孔子询问如果有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样的人,能否被称为仁,孔子认为这不仅是仁,简直可称为圣,是尧舜都难以做到的境界。尧舜作为上古圣明君主,一向为孔子所推崇。但既然孔子认为“圣”是尧舜这等先贤都无法达到的境界,普通人更是难以企及。因此,孔子为子贡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之道,就是以己度人。如果自己想站得住,同时也让别人站得住;如果自己想要把事做成,同时也要让别人把事做成。这样从自身出发,感求他人的需求,将自我意识投射于他人之上,以己之感体察他人之情,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就切实地做到“仁”。“立人达人”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做法,可以被称为个人施行“仁爱”的上限。

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相反,它强调的不是个人的“作为”,而是“不作为”。孔子意识到,人的能力高低各有不同,未必每个人都有能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当无法施行“立人达人”之行时,孔子也为学生提出了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仁爱”,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将个人的“不欲”,推及为他人的“不欲”,这依然是孔子“仁爱”思想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表现所在。

孔子的“仁爱”思想多为后世儒家继承,尤其是孟子的“人性论”,从“恻隐之心”的角度,用道德自觉来阐述“仁爱”思想,提出本性之“善”是“仁爱”的原因而非结果,只有维持本心的“善”,“仁爱”才能长久地施行。孟子继承了孔子以“爱亲”为“爱人”基础的观念,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加以肯定。同时,孟子没有将“仁爱”限制于人的主体意识层面,而是将其由道德维度推沿至政治维度。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认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这是将个人层面的“仁爱”延伸到政治层面的“仁政”,也是孟子认为治国理政、得失天下的关键。

孟子还将“仁爱”的对象由“亲人”“他人”扩展至“万物”,将其范围极大地外沿化。在《孟子·尽心章句上》中,孟子言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以“爱亲”为基础,推及百姓,进而普爱自然万物,是把自然万物看作与人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用“仁爱”将人与自然万物联结为一个整体,共生共存。汉代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于此亦有正面的继承和发展。以此衍生的哲学思想,也极大程度影响了后世的宋明儒学。如程颢所言“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就是融合了庄子“天地一气”思想后,对“仁民爱物”的进一步解读。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中援引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展现了我国外交政策上奉行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策略;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内会见中越青年代表时用“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强调我方亲诚惠容的理念。“仁爱”施行的上限和底线,虽然看似不同,但其實可以用“同理心”来一言以蔽之。当今社会在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但与此同时,人类的精神文明更应该得到关注和重视。“仁爱”既是对他人的给予,也是对自我的约束克制。倡导学习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仁爱”思想,深耕厚培、延伸拓展,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仁爱共济、立己达人,在今天乃至未来,都将具有普遍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杨伯俊.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杨伯俊.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李梦生.左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王从德,王成.传统仁爱精神与社会主义公德建设[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

[6]张永路.论儒家的利他价值观——从“立人达人”说起[J].社科纵横,2016,(07).

[7]曾振宇.“仁者安仁”:儒家仁学源起与道德形上学建构——儒家仁学从孔子到董仲舒的哲学演进[J].中国文化研究,2014,(01).

作者简介:张甜燕,女,汉族,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仁爱论语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Unit 2 Topic 3 of Book 3 (仁爱版)教案设计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