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出新 经典永恒
——重温《给教师的建议》

2021-10-27 08:42冷满红
师道(人文) 2021年10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重温

冷满红

数年前,购得一本《给教师的建议》,草草读了六十余篇,搁下了。及至去年寒假,学校开展“重温经典”的阅读活动,又迎来一本崭新的 《给教师的建议》,于是,第二次的阅读就此启程。

谈起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一名教师,自不陌生。不少教育大咖,如李镇西先生,便是 “苏迷”。然而,时代久远的隔膜感,似无还存。是啊,苏霍姆林斯基离世距今已有50年,横亘此间的岁月,伴随知识爆炸的背景,多少著作,都已淹没在苍茫之中。于此,重温经典能留下什么呢?

《给教师的建议》,每一条都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叙述。与时下的专著相比,既没有 “严密”的实验、完善的数据、严谨的统计、缜密的分析做支撑,也没有诸如行为主义理论、格式塔理论、认知理论等为理论背景,更没有阐述详细且完备的教育案例加以点缀。有的,只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表达,他的观点阐释,他的语重心长的叮咛。如此,重温经典,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呢?

摊开书本,细细阅读,方知这不像论文的篇章里,这形似散文的笔触间,处处闪耀的,却是教育的大智慧。

“我试验过许多减轻这些学生脑力劳动的方法,得出结论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扩大阅读范围。”在 《关于做“困难”学生的工作》中,苏霍姆林斯基如此说道。遵照当下的教育现实,教师面对“学困生”,实难想象从阅读去予以改善。语文、历史等学科或者还有可能,数理化似乎离得远了。因之,时下更多的做法,便是进行辅导,课后辅导、居家辅导、延请家庭教师辅导……做更多的习题。乃至 “刷题”这样的词汇,也见于学生的日常。苏霍姆林斯基在面临大山挡路的情况下,不予搬山,不在“正面战场”布置兵力,却将更多的力量转移,去跋涉远离战场的河流,时效会如何?能在毕业考试中出类拔萃吗?能在期末统测中名列前茅吗?甚至能在单元练习中明显进步吗?一本教材,尚且读不通,还去“扩大阅读范围”?这是要“挑战不可能”吗?又者,苏霍姆林斯基在文中并没有列举更多的实绩,只“单薄”地举了 “费佳”的例子,可行吗?

从此篇想开去,似乎见到了当下的文化潮流来。高铁远行千里,到站分秒不差;天宫太空对接,穿针引线完美无瑕。精准,已成为时代热词之一。从公路到高速公路,从绿皮车到动车,提速始终列于日程。一笔投资,多久能回本盈利,成为是否投资的重要考量。在时代的前进步伐中,快捷成为时代的另一个热词。“更快、更高、更强”,本是体育口号,如今早已成为社会共识。在教育领域,倘若我们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成绩几时能呈现,能以多高的姿态呈现?

从此篇想开去,似乎见到了当下社会分工之精细来。裁缝,从过去的一个师傅完成整件的制作,到现在裁剪的裁剪,绞边的绞边,各管一块。教育何尝不是。从学段分割,到学科分割,到具体教师的分配,一个教师,在他/她那有限的时间领域里,能够给予一个学生多大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谈到的费佳,从三年级到七年级整整五年间的进步,这种现象在当下还有吗?既然如此,教育还能以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文火慢炖”,慢慢浸润吗?

以时代“文化潮流”观之,苏霍姆林斯基“老矣”!

然而,果真如此么?掩上书卷,放空所有,回归到人的本性,回归到生命的发展,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上来,抛弃功利的种种杂念,抛弃人为的种种障碍,再来思考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蓦然发现,教育的 “初心”并未走远,那就是,时时刻刻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

时时刻刻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目光就不会短浅。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说的是父母之于子女之爱,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又何尝不是?人生的发展,是长跑而不是短跑。教学生6年,为学生想60年。所以,所谓的不输在起跑线之类的时髦语言,更多的是商业机构炒作的“噱头”,用意在于激发家长的焦虑感,不断 “创造”新的校外培训需求。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认为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快乐。”而要成为幸福的人,就需要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就需要思考和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从人的角度出发,从生命的角度出发,教育就没有捷径可走。个人的经历、体验以及积累,成为成长的必备要素。从人的角度出发,你的目光就不会仅仅盯住枯燥的分数,而是看到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是的,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眼中,所有的学习都是学生的一种生活。生活有多少种颜色,学习就应该有多少种颜色。生活有多少快乐,学习就应有多少快乐。

时时刻刻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目光就不会片面。记住知识的途径有很多种,譬如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实现的记忆,譬如在丰富、真切的经历、体验后的留下的记忆,譬如理解之后融会贯通的记忆,反映于卷面,却可能只是一个相同的分数。由此,分数有分数的相同,分数背后的有分数背后的不同。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更在意于分数背后的东西。那些给予生命持久滋养与不竭动力的东西。那些虽然肉眼不可见,评价不好量化,却实实在在发挥作用的东西。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孩子在十二三岁还没有什么感兴趣的学科,还没有什么爱好,老师就应该为他感到焦虑。”不是分数不高而焦虑,不是名次不理想而焦虑,不是进不了重点中学而焦虑,苏霍姆林斯基焦虑的地方是如此的不同,孰是孰非?甚至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眼中,知识也不再是 “知识”。他说:“知识只有在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能吸引住思想和激起兴趣时,才谈得上是知识。”知识是什么?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对象,要“经常作用于学生的脑力劳动、集体的精神生活和学生的相互关系”。

时时刻刻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目光就不会飘忽。今天跟风补英语,明日随潮练钢琴,后天又弄珠心算,大后天是创意编程……表面是为着孩子的发展殚精竭虑,实际上伤害却在实实在在发生。翻阅 《给教师的建议》,常常见到“思维”一词:“阅读能教他思考,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究竟怎样使学习成为动脑筋的活动,能获取知识呢”“如果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理解和分析事实和现象而记熟的,他就不会运用知识”……所以,在这本书里,处处可见对学生思维的关注。阅读,必须是能引起学生思考的活动;知识,必须是能引起学生思考的材料。“究竟怎样使学习成为动脑筋的活动,能获取知识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因为问题能唤起求知欲望。”由此,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眼里,不能引起思考的教学不是有效的教学。好的教学,应该扎根在学生思维的土壤,循着学生思维的路径,或补充,或引导,从而实现成长。好的教学,应是能带领学生进入思考之境的教学,应让学生学习到思考的方法,体会到思考的快乐,让思考成为乐此不疲的事情,成为受益终身的习惯。

由此,可观出“经典”二字的意味来。经典,便是经历了时间的淘洗,历久弥新的存在。经典,便是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阐释,而每个读者都能有所收获的宝藏。经典,便是无论环境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变化,始终都有现实的指导作用的法宝。经典,常常是在“重读”中体现其价值。《给教师的建议》便是这样的经典。重温经典,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智慧自会启迪我们的思考,提升我们的境界,促进我们的发展。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重温
重温经典
重温誓词
重温经典
走过千山万水,重温来时的路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