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筑梦人

2021-10-27 03:38
中学生天地(A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拉齐

策 划 本刊编辑部 统 筹 许淑瑶 钱梦佳

请闭上眼,回顾过去的一天,你遇到了哪些人?看到了哪些面庞?

是动作利索的早餐店阿姨,是雷厉风行的上班族,是风雨无阻的外卖小哥,是大力出奇迹的建筑工人,是新闻报道里的年轻战士,还是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

平凡如他们,却打造出了这个光芒四射、底气十足、不敢让人小觑的盛世之中国。他们的眼里,投射出城市的崛起和祖国的腾飞。他们的面孔,代表着今日中国的强大和明日中国的希望。

我们无法知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谁,但我们和他们的人生却时刻交织在一起。如一个个灵动的音符,在一张广阔紧密的五线谱上,各自灿烂,又共同谱写着一首壮美的赞歌,为祖国而歌,为自己而歌。

今年,由浙江教育报刊总社主办的“百年筑梦,畅想现代化”浙江省中小学生美术作品 (书画)大赛落下帷幕,我们从中选取了部分同学的作品,从那些最可爱的中国面孔里,见证华夏儿女同心筑梦的伟大征程。

军人用最“硬核”的青春保家卫国

我们用无数的词来赞美他们,却仍觉得不够。他们无畏,奔赴防疫一线、抗灾一线,用血肉筑起人民生命的防线;他们热血,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带着保家卫国的热忱不断前进;他们忠诚,一日戎装,终生为兵;他们无私,冲锋陷阵,最美逆行。他們是人民英雄,是我们的最强守护者!

今年7月,河南暴雨和汛情发生之后,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老人以儿子拉齐尼·巴依卡的名义向河南郑州市红十字会捐赠抗洪救灾款20万元。这条新闻或许没那么起眼,但看到“拉齐尼·巴依卡”这个名字时,我不禁心头一热。

拉齐尼·巴依卡的家在新疆喀什地区提孜那甫村,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边境线长达800多千米,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70年为国戍边,谱写了爱国壮举。2021年1月4日,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拉齐尼用生命托举生命,永远离开了我们。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拉齐尼·巴依卡“时代楷模”称号。

我决定以油画的形式纪念这位“帕米尔雄鹰”。画中以拉齐尼的肖像为主体,他与解放军巡边的画面为背景,并以写实的技法进行人物塑造,以此激励我们广大青少年向“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学习,以他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2020年6月,中国军队和印度军队在两国边境加勒万河谷爆发冲突,我国边防军人誓死捍卫国土,这件事深深地影响了我。我明白了我们拥有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因为有人在身后守护。于是,我以边防军人为原型,创作了这幅版画作品《守护者》,通过浓重的色调和特殊的肌理,营造厚重、深沉的画面氛围,突出中国战士勇敢、坚韧的品质。在作品中,我特意还原了在那次中印冲突中英雄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阻拦印军,用生命守护国土的画面。每每想起这样的情景,我都不禁泪目。感谢这些卫国戍边的英雄!感谢这些最可爱的人!

“退伍军人”一词听着就让人肃然起敬。身为军人,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为人民服务,退役后依然保持着一名军人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我曾看过一部纪录片,其中退役军人和战友相见的情形,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画中,退伍老兵的孙女在新婚后来看望爷爷,依偎在爷爷的肩头。爷爷看到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非常激动。祖孙同框,其乐融融。爷爷向孩子讲述年轻时的英勇事迹,传递给年轻人英勇无畏的精神,女孩听了为之动容。从过去到现在,无数战士为我们开拓了美好的幸福生活,他们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尊敬的人。

基建人员是“狂魔”也是“愚公”

“基建狂魔”,这是人们对中国基建人员的爱称。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没有他们到不了的远方,没有他们追赶不上的速度。而与其说他们是“狂魔”,不如说是执着的“愚公”——日复一日地坚守在岗位,筑起万间广厦庇寒士,贯通东西南北中,用平凡的力量造就中国速度,成就中国质量。

这些年来,我的家乡——舟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跨海大桥如一条巨龙横卧于东海之上,它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岛陆联络工程,改变了舟山与大陆只能通过船楫往来的历史,使舟山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舟山将形成一个亚洲巨型港口群。腾飞的背后,少不了造桥工人们的辛苦付出!因此,我把他们造桥的场景画成了组图。正是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没日没夜地工作,才圆了我们舟山人民多年的梦想!

医护人员天使在人间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未知的凶猛病毒,他们是冲在一线的白衣战士,争分夺秒,救死扶伤,守望相助,展现了灾难之中人类的勇气、善意与力量。“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我们知道,防护服之下,一定是坚定而美丽的笑容。

武汉的冬天,冷得刺骨,漫天飘着白雪。在阵阵寒风中,从远方走来一支队伍——他们是运送物资的医护人员。成箱的物资堆成一座小山,重重地压在小小的三轮车上。在车的两边,大家扶着摇摇欲坠的物资,在雪地中艰难前行。他们的身后,是牵挂着自己的家人、朋友;而他们的前方是肆虐的病毒和重重的危机。然而,整个队伍没有一个人后悔退缩,每个人都明白,他们的肩上担负着重大的使命,前方等待自己的不仅是病毒,更是深陷在水深火热中急需物资的人民……哪有什么超级英雄,这一刻,他们就是真真正正的英雄。

志愿者撒播点滴,汇聚江河

他们很渺小,小到需要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完成一件事;他们看似很“傻”,愿意不计报酬地帮助素昧平生之人。可有一天,你会发现,是他们一点点用真心和爱心改变了这个冷漠孤独的世界。当点滴汇聚成江河,人人都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疫情之下,与病毒一同赛跑的,还有戴着红袖章的志愿者。基层干部、教师、大学生……来自各个行业的普通人自告奋勇充当志愿者,走在抗疫第一线。他们的工作量之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画面中,由社区工作者和在校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走进乡村,走进大山,向村民开展疫情防护宣传、发放口罩及信息登记工作。他们不辞辛苦、起早摸黑、不计任何报酬的志愿者精神深深打动了我。那一抹流动于乡野和城市各个角落的红,为我们驱赶了冬的严寒,带来春的声音。

农民扎根土地的耕耘者

他们是大地的孩子,以四季为歌,脚踩热土,勤恳经营,用日复一日的劳作换来大自然的馈赠。与粮食一同丰收的,还有富足的心灵。他们身处乡野,但他们的人生藏在我们所有人的一饭一蔬、一瓜一果里,朴实而饱满,隐秘而伟大。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手捧着一筐玉米立在丰收的玉米地之中,脸上洋溢着幸福美满的笑容。她踏实、勤劳、低调,在漫长的光阴里与土地为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他们不是舞台上风光无限的角色,却脚踏实地,做好后勤保障,默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航天员赴九天,问苍穹

航天梦,凝结着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航天梦的种子从此生根、发芽、壮大。今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中国也成为当之无愧的航天前沿国家。面对星辰大海,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永不止步。

我一直很喜欢画太空题材的作品。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了众多可喜的进展,想到探月工程与二次元的共同点——贯穿着无穷的想象力,我便将两者结合,创作了这幅作品。

画中的主角是我想象的一个纯真烂漫的航天少年,她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登上了太空,在月球上方与“嫦娥五号”合影,庆祝“嫦娥五号”圆满完成任务。“嫦娥五号”记录了国家探月工程的一小步,却是对中华儿女来说弥足珍贵的一大步。主角设定为一个少年,是因为她代表着万千拥有太空冒险梦想的孩子,包括我自己。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都能去太空漫游,徜徉于广袤神秘的宇宙。

科学家科技之光耀神州

有人这样描述科学家:“诗人的创造,哲学家的辩证,探险家的技艺,这就是组成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材料。”中国的科学家们拥有更为神奇的能力,他们将我们昨天的梦想变成今天的希望,更化作明天的现实。他们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毅和努力让中国科技闪耀在世界的中心,更让我们相信,中国“智造”的征程远不止于此。

他们,在世界屋脊,只为登上那人迹罕至、常年皑皑白雪的珠穆朗玛峰,测量珠峰的新高度。今天,北斗卫星系统、冰雪探测雷达等国产“黑科技”不断涌现,登顶画面可以通过5G信号直播到亿万个屏幕上……科技日新月异,而中国科学家们的探索和奋斗精神始终如一。

他们,打造出了“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深情凝望宇宙。一项项自主创新,铸就了这个独一无二、世界领先的超级工程。大国重器的背后,是中国天文学家的艰辛付出。

他们,书写了“嫦娥奔月”的新故事——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并返回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成功落月。

幸运的我们目睹着一个个理想照进现实,中国科学家的故事是讲不完的!

“北斗三号”上天、“蛟龙号”下海、疫苗诞生……每一座里程碑都离不开科学家的坚持研究和细致而大胆的推理演算。再看滑雪健将们,装备了数字滑雪鞋垫、AR头盔……中国科技同样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科学精神启迪着一代代充满好奇的年轻人。

运动员有一种能量叫中国体魄

运动是什么?是更快、更高、更強、更团结。当中国健儿一次次打破世界纪录,在国际赛场上绽放华彩时,我们为之骄傲;当他们一次次不服输、不放弃,用顽强的意志和刻苦的训练诠释什么是体育精神时,我们为之鼓掌。他们奋勇争先的身姿、创造奇迹的激情,引领我们迈向体育强国的灿烂明天。

2008年,我2岁,依稀从大人们口中知道神圣的奥运会在北京举办。长大后,我才知道,有那么多同我一样热爱运动的中国健儿,登上了国际赛场,勇敢追梦,比如拿过59个世界冠军的冰上皇后大杨扬、打破世界纪录的跨栏高手刘翔、中国跳水领军人物郭晶晶……于是,在这幅画中,我将他们的飒爽英姿描绘了出来。

我对运动,同样有特殊的情感。一次偶然的机会,长跑激起了我对运动的兴趣。每晚的练习,让我收获了坚持的可贵品质,在市运动会大放光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辉煌我没来得及领略,现在,我无比期待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杭州亚运会再次向世界一展中华儿女的风采。

高举奖杯的是我最爱的中国羽毛球运动健将们,因为他们,我成了一名光荣的羽毛球爱好者。我最喜欢的羽毛球运动员就是林丹,他从5岁开始练羽毛球,18岁进入国家队,不到一年便登上了国际羽联排名第一的位置。每当在电视里看到林丹,我都忍不住为他叫好喝彩。我崇拜他高超的球技、满身的荣誉,更崇敬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坚持不懈的精神。

○ 《百年筑梦 砥砺前行》彭婷婷/平阳县鳌江镇墨城中心学校指导老师:谢 冰

艺术家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声腔流利,唱词典雅,水袖婉转,国粹艺术家为古老的戏曲注入新的活力,唱响东方美学;琴声激昂,舞步轻盈,歌声嘹亮,现代青年艺术家用中西交融的乐章讲述中国故事。在物质富足的今天,他们为我们奉上美的盛宴,丰富我们美的心灵。

小时候,外婆家附近有个戏台子,常看到戏曲传承人演绎着“忠良世代杨门将,为国捐躯盛誉响。凛然巾帼胜须眉,屡建奇功人敬仰”。音乐磅礴大气,声音荡气回肠,这是中华传统艺术的底气。那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焕发于新一代艺术家身上,他们如传奇的杨门女将一般建功展风采,争优竞风流。

○ 《舞动人生》张婷钰/开化县崇化中学指导老师:朱 叶

画中的人物是著名芭蕾舞演员谭元元,她来自上海,在西方艺术中绽放出了难以磨灭的东方光芒。她在优美的钢琴声中翩翩起舞,此时,她的内心一定充满对芭蕾舞的热爱。11岁开始学习芭蕾,今年45岁的她仍然在跳舞,年龄对她来说不是问题。她一直坚持着,舞出生命的韵律,舞出独一无二的人生。

学生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100多年前,李大钊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如今,新时代的少年们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用坚定的信仰增强学习本领,为祖国的未来添砖加瓦而养精蓄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刻准备着!

这是我的家乡,浙东红村——余姚梁弄镇横坎头村。曾经贫瘠的她,如今蜕变成全国文明村。建筑墙面上的4个场景,分别描绘了余姚梁弄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习近平总书记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的第二封回信、梁弄特色樱桃基地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成果。画中身穿余姚四中校服的女生朝气蓬勃,她代表着新一代的年轻人,正骄傲地向人们讲解家乡的红色故事,用自己的方式为党的生日献上祝福。

索面是家乡新合的特色农产品,也是我从小到大最熟悉的味道。一次,我在“学习强国”平台上看到一个短视频《我在新合奔小康》,视频中喜欢吃索面的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平时在学校上学,周末和放假时在家帮忙做索面。随着索面的名声越来越大,产品销量剧增,女孩家里的收入逐步增加,生活也越来越好。这个美好的故事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画中的这个女孩一边吃着索面感叹它的美味,一边畅想以后要开一家店,专门做索面。每天开店后,和面、切面、煮面,为前来的客人送上最好的一碗面和一天的好心情。就这样,女孩通过一双巧手,为自己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也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我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还有许许多多可爱的脸庞。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坚守、筑梦。而每一份智慧,每一份劳动,都会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开花绽放,或大或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这样隐秘而紧密的连接之下,我们遥远地相互致意,朝着同一个“中国梦”奋勇前进。

○ 《红色传承》胡 杨 /衢州市兴华中学 指导老师:汪 铃

猜你喜欢
拉齐
The Cats of Roxville Station (Excerpt X)《罗克斯维尔火车站的猫》(节选十)
拉齐尼·巴依卡: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拉齐尼?巴依卡:帕米尔的雄鹰
The Cats of Roxville Station (Excerpt IX)《罗克斯维尔火车站的猫》(节选九)
拉齐尼·巴依卡:永远的“帕米尔雄鹰”
“帕米尔雄鹰”冰湖中托举生命
《罗克斯维尔火车站的猫》(节选五)
《罗克斯维尔火车站的猫》(节选三)
《罗克斯维尔火车站的猫》(节选一)
编辑们的脱线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