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家族的记者招待会

2021-10-27 22:01吴晨思
中学生天地(A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招待会致病菌共生

吴晨思

在人类文明史上,细菌往往扮演着反面角色,只有少部分人试图为细菌平反,但那些声音也总是被淹没在漫天的指责中。到了互联网时代,面对愈演愈烈的舆论,细菌家族再也按捺不住,决定召开一场记者招待会……

记者招待会现场。

记者A:老话都说“饭前便后要洗手,细菌不会跟着走”,你们敢说这句话是错的吗?

细菌代表1号:老话说的没错,但是……

记者A(得意扬扬):我就说你们不是什么好东西吧。谁还不知道鼠疫和霍乱都和你们有关呢!

记者B:我们之前报道过兰州兽研所的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不也和你们有关吗!

眼看着记者们还想继续指责,细菌代表1号赶紧举起话筒:确实,人类的很多疾病都与我们细菌有关,对此我们道歉。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今天,我想带大家深入地走进我们的世界。

记者A和B(小声嘀咕):看你们怎么狡辩。

细菌代表1号:众所周知,细菌是微生物的一种。你们人类是由细胞构成的,而你们身体里的微生物总数却是细胞的10倍!你们的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地方,都有微生物的身影。我们和其他微生物加起来重达1.2kg,几乎和人体的肝脏一样重,基因数量也是你们基因组的50—100倍呢!

记者B(惊呼):我的天,原来我们一直生活在你们的威胁中!快走不送,把健康还给我们!

细菌代表2号:哼,你们人类科学家说我们与人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超个体”,是另一个人类自己呢!我们一直与人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动态稳定的生理性平衡。不说其他微生物,就说我们细菌,很多都对人类有益并且是必需的。

记者C:哈哈,虽然我和几位同仁的观点不一样,但一想到我们体内都有一样的细菌,倒是件挺有趣的事情。

细菌代表1号:也不能这么说,每个人体内的细菌是不一样的。比如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他的体内是没有细菌的。随着他与父母、亲友、周围环境接触的增多,我们会进入他的体内繁殖,呼朋唤友。你们人类科学家也说过,老年人体内友好的细菌数量远远低于年轻人。

记者C(冲着记者A和B):原来咱们不仅观点不一样,连体内细菌都不一样啊。

细菌代表2号:但也有一些人是相似的。像恋爱中的情侣每次热吻以后,有大约8000万个细菌小伙伴在他们口腔中交换呢。所以亲得越多,情侣口腔中的细菌就越相似。哎呀,你们不要害怕,我们大概有10亿个小伙伴在你们的口腔中居住,8000万只是小case啦。结婚多年的夫妻会被人说有“夫妻相”,这可能也和我们有关呢。

记者A和B:这么说来,你们也不全是坏的嘛。

细菌代表2号:当然不是!肠道菌群代表,你来介绍一下自己,给这些人类开开眼界。

肠道菌群代表出现,接过话筒。

肠道菌群代表:我们一直在人类的肠道里生活,肠道菌群也有分类。首先介绍的肯定是共生菌,它们占据了肠道菌群的99%。

肠道共生菌:大家好,我的名字你们可能有点陌生,但如果我说乳酸杆菌,你们就很熟悉了吧,它就是共生菌的一种。如果把人体的肠道比作大好河山,我们共生菌可是保家卫国的战士啊。我们不仅不会危害你们的健康,还能帮助身体进行消化、生长和防御。不像某些菌群,时时刻刻只想着改朝换代,当家做主。

变形杆菌:共生菌这是在指责我们呢。我是变形杆菌,致病菌的一种,我们常常从肠道路过。虽然我们总想搞点动作,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数量很少,而且一直都被共生菌压制着,争营养也争不过它们,生长繁殖的速度更是远远比不上,根本就掀不起风浪。

肠道共生菌:劝你们安安分分地待着!对了,肠道里还有一类细菌,就是条件致病菌。肠球菌,你作为代表说两句?

肠球菌:我和肠杆菌都属于条件致病菌,其实也没什么好介绍的,就是在特殊情况下,我们偶尔也会想要攻城略地。

记者A:能具体说说你们究竟有什么好处吗?

肠道菌群代表:人体有好几个正常的菌群系统,我们肠道的正常菌群系统是最大的,功能相当于一个重要器官。人类生存需要的维生素、氨基酸、脂质和碳水化合物,我们都能提供。我们还参加物质代谢吸收的过程呢!

记者A:听着是挺不错的。

肠道菌群代表:还有更不错的呢!我们可以不停地对人体进行免疫刺激,免疫系统接收到这个信号以后,就会进行反击,在多次实战演练中,逐渐变强。与此同时,我们牢牢地附着在肠道黏膜上,直接守住肠道的大门,阻止外来细菌的入侵。就算一不小心闯入一些外来细菌,我们依旧可以通过产生某些物质,让它们对肠道内的环境水土不服,不易生长繁殖。

记者A:今天真是长知识了,以前都是我一叶障目啊!还有什么是我们一般人不知道的吗?

肠道菌群代表:你们听说过“脑肠轴”吗?我们和人类的大脑虽然不是直接相通的,但也有联系。我们可能会通过某种方式向大脑发出信号,影响你们的情绪与认知;同样,外界压力对于大脑产生的影响也有可能破坏肠道健康。人类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将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和正常人的分别移植到小鼠体内。最后……

记者B:是不是移植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小鼠也抑郁了,其他小鼠却还是保持正常?

肠道菌群代表:没错。而且与正常人相比,抑郁症患者的粪便细菌种类、数量也不太一样。目前关于肠道菌群与精神疾病方面的研究,更多还是以动物实验为主,具体的相关机制尚不清晰。

记者C:原来你們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啊!那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和你们相处呢?

肠道菌群代表:日常生活中,你们要尽量做到平衡膳食,规律饮食,保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避免菌群失调。也要按照医嘱服用抗生素,切忌滥用抗生素,否则抗生素会在消灭致病菌的同时,消灭你的共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

细菌代表1号:好了,今天的记者招待会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捧场,希望今后大家不要再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让我们和平共处吧!

猜你喜欢
招待会致病菌共生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蛇开记者招待会啦!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解析
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