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一个“农”字写半生

2021-10-28 01:09袁桂梅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1年9期
关键词:红梅农技大棚

袁桂梅

走进呼玛县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温室大棚,迎面扑来的是沁人心脾的果蔬香气,各种水果、蔬菜焕发出蓬勃生机。

“寒地太阳能相变蓄热保温温室,是由县政府投资自主研发、获得国家专利的温室大棚,冬季不用任何加温措施就能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李红梅平静地介绍着,眼中闪耀着自豪的光芒。

作为呼玛县农技推广的“领头雁”,李红梅常年奔走在温室大棚、田间地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在平凡的岗位上服务“三农”工作,一张张满载致富梦想的农技蓝图正在她的努力下徐徐展开。

立志农业——“当一个领路人”

呼玛县,地处大兴安岭东麓、黑龙江之滨,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湿润。

1994年,李红梅从佳木斯农业学校毕业后来到呼玛县兴隆镇农技站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刚参加工作的李红梅信心十足,但在下乡指导农业生产时,却常常答不上农民提出的问题,这使她深感知识匮乏、能力不足。于是,李红梅一有时间就跑到农田里和农民朋友一起交流探讨,然后带着问题去查阅相关科技资料。几年下来,李红梅的业务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凭着对农业的执着和对农村的热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李红梅完成了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本科学历的进修。掌握了更多专业知识的她,迫不及待地想把学到的农业科技知识分享给乡亲们。

可是,农民都习惯了靠天吃饭,想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并不容易。多年的基层经验告诉李红梅,要想让农民接受新事物,必须让他们尝到甜头、得到实惠。

针对农民有时对新技术、新品种接受能力差的实际情况,李红梅往往采取垫付资金的方式,并给予农民一定的经济补贴作为试验费。2016年,在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的过程中,李红梅多方筹措资金,给予参与建设示范片的示范户每公顷配方肥补助200元,优良品种每公顷补助200元,减少了示范户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示范片的产量。

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利益让给农民,李红梅很快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认可。每当农户看到李红梅来村里,就像盼来了亲人一样,热情地招呼她到家里喝水、歇脚。

在寒冬酷暑里奔走,风里来土里去,李红梅被晒得黝黑,身体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小毛病。有人劝她说:“在那个寒冬漫漫的地方受苦挨累,图啥呢?”

李红梅却说:“我是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不干这个我干啥?为了农民的幸福,我愿意当一个领路人。”

自2007年以来,李红梅带领推广中心的职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10项技术,仅2016年就推广农业新品种13个、农业新技术8项,农民良种使用率达95%以上,呼玛县粮食产量单产提高12.4%,亩效益提高23.6元。李红梅从科研院所引进的土豆新品种以及其他粮食优良品种,推广面积已达90万亩,成为呼玛县的当家品种。

“我们的技术都是李主任手把手教的。现在种粮,一亩地一年纯收入在800元左右,比过去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呼玛镇西山口村村民周凤刚感激地说。

情系农民——“授之以渔”

“李主任比亲人还亲,如果种不好这一园子黑木耳,我真对不起她。”提起李红梅,栽培黑木耳的张贵华忍不住感慨起来。

张贵华是呼玛镇一村人,家里人多地少,生活拮据。李红梅多次到他家里走访,了解到他的情况后,积极帮他寻找致富门路。根据张贵华家的实际情况,李红梅鼓励他发展袋栽黑木耳项目。

沒有资金,李红梅为他筹措资金;没有技术,李红梅为他找来技术资料……每当县里举办袋栽黑木耳培训班时,李红梅便会打电话让张贵华报名参加。在李红梅的指导下,张贵华当年栽培8000袋黑木耳,获得纯收入10 000余元;第二年又扩大了栽培规模。现在他已经住上宽敞明亮的大砖房,步入了小康生活。多年来,李红梅还培养了王瑞金、张春祥等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带动了周边的村民共同致富。

作为农民子女和农技推广人员,李红梅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在与农民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她深深地感悟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只有把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民,才是富农之本。

为帮助更多的农民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和成效,李红梅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种植技术培训班,编写各类技术资料一百余份,并登台讲授、到地头传授。

在实际工作中,李红梅手把手地教,一遍一遍地反复讲解、示范,直到农民完全弄懂为止。为了让农民更直观地学到农业技术,李红梅根据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的生物学特点编制了栽培模式图,让农民一看就懂、一用就灵。农民朋友都说:“这些‘神图简便易懂,很容易学会。”

多年来,找李红梅给庄稼看病、咨询业务的农民不计其数,李红梅总是有求必应。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她都坚持到田间实地解决问题。在农业生产季节,李红梅经常开车到田间查看。她的手机里存了上百个农民的电话号码,无论什么时候接到农民的电话,她都耐心解答;无论什么情况,只要农民有技术咨询需要,她就会出现。

2018年,得知兴隆办事处大砬子村想通过发展温室大棚来推动脱贫工作的情况后,李红梅主动走进大砬子村深入调研,向扶贫部门建议种植高效经济作物“以色列彩椒”,并为该村提供彩椒种苗2200株,联系对俄销售客商,实现订单生产。据测算,平均每个大棚纯收入可达1万多元。

“农民朋友质朴善良、忠厚老实,最值得信赖。能帮他们做点儿事、出点儿力,我感到很高兴。”李红梅说。

改变农村——“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如何把党的政策、本地的实际、农民的需求创造性地结合起来?

2012年6月,李红梅通过公开竞聘成为呼玛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带着这样的思考,她在潜心研究上级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全县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认真编写项目方案、建议书及可研报告等20余个。同时,李红梅相继向上级部门争取到了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测土配方施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重大农技推广项目等20多个农业发展项目。

北疆乡象山种植专业合作社便是这些农业项目的受益者。在相关农业发展项目的“滋润”下,象山种植专业合作社逐渐走出了独特的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集约化、有机化、特色化种植,还率先实现了现代化、规模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针对农民在有机种植与常规种植之间的选择疑虑,2017年,李红梅争取国家大豆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项目资金380万元,种植有机大豆60亩作为示范,动员6个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推广。年底一算账,有机大豆每公斤单价达到6.8元,比普通大豆高出3.6元,极大地增强了农民种植有机作物的信心。

李红梅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的同时,还负责管理农业科技示范区工作。2016年春季,呼玛县委、县政府再次将重任——农业科技产业园区交给推广中心管理。为了不辜负组织的信任,李红梅起早贪黑,带领技术员、工人一起干。她多次外出学习园区管理经验,引进葡萄品种15个,经过试种,有12个品种可在呼玛县推广种植;引进番茄品种21个、彩椒品种3个;试种水蜜桃、富士苹果等南方水果,实现了南果北种。

在李红梅的推动下,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结合呼玛县的旅游发展,创新性地在新型节能日光温室大棚里种植各类水果,不少农民通过这种大棚种植模式走上了致富之路。

“身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李红梅说,“看到农户们收获时欣慰的笑容,我的工作才有意义。”

猜你喜欢
红梅农技大棚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技推广工作
雾霾天气下改良式大棚温度特性分析
大棚讲课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Behaviourism in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种植大棚草莓采摘效益可观
26亿中央财政支持农技推广
大棚蔬菜富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