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文化影视传播战略研究

2021-10-28 06:53张亭亭
今传媒 2021年10期
关键词:纪录片一带一路

摘要:影视艺术是传播文化的有效载体之一,因其丰富可感的声画语言,长期受到文化界的青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本土导演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甘肃题材纪录片及其它类型影视作品。在传播甘肃传统文化、地理风貌、民风民俗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成为推动甘肃文化“走出去”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甘肃文化;影视传播;纪录片;新媒体势能

中图分类号:J94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1)10-0090-04

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处于“一带一路”经济建设黄金地段的甘肃,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中国优秀文化的输出重镇。而影视作为现阶段传播力最旺盛、范围最广的媒介之一,一时间,以甘肃文化遗产为题材拍摄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大大扩宽了甘肃文化对外传播的范围。不论是展现人类文化艺术瑰宝的纪录片《敦煌》,还是脱贫攻坚題材电视连续剧《一个都不能少》,都给予了甘肃文化极大的特写,在一定程度上宣发了甘肃特有的文化特征、地貌特征、本土特色及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在这些优秀影视作品的传播之下,甘肃获得了影视作品传播带来的“红利”。而如何使影视作品传播带来的“红利”经久不衰,同时兼顾影视艺术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是当前甘肃文化“走出去”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推陈出新,打造精品纪录片

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的表现方式之一,其非虚构的影片创作形式,使其具有记录文化、传播文化的天然属性。在文化传播上,纪录片产业的发展往往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国家形象与纪录片”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心的重要议题,其中心论点在于国家形象、国家意识形态与纪录片相结合的可行性。由此可见,在大众传播媒介主宰信息的时代,纪录片相较于图片、绘画、文字等其它艺术形式,已然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和彰显国家实力的重要载体。

“推陈出新,打造精品纪录片”是当前甘肃文化影视传播的重中之重。推陈出新,在于创新,尤其是在纪录片的内容呈现和创作形式上。我国传统的文化纪录片大多采用格里尔逊式的制作模式,恢弘大气的历史主题,精美别致的镜头语言,再配以惟妙惟肖的画面解说,很好地完成了传达文化精神的使命。但长此以往,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与碎片化的信息传播现状使得观众对这样制作精美、文化品位十足的纪录片产生了审美疲劳,从而丧失了纪录片与受众的良性互动。

目前,有关甘肃文化纪录片的制作形式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纪录片的审美范畴上。例如,著名的史诗级纪录片《河西走廊》、人文纪录片《敦煌》《金城兰州》等皆从宏观角度解读了发生在甘肃这片陇原大地的历史故事,人文色彩较为浓厚。在传播文化、普及知识上效果虽好,但缺少“人情味”,即纪录片内容停留在宏大、庄重、严肃的叙事模式中,主要依靠解说词烘托,进行艺术价值与精神价值的传递,并没有通过画面把文化的根源落实到“人”,这也就导致受众难以感受到甘肃特有的人文景观;相比之下,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展现的“兰州牛肉面”的片段更能触动人心。当然,也有以甘肃地方文化,如临夏花儿、敦煌夜光杯、河西宝卷等为题材拍摄的纪录片,但这些纪录片因创作形式缺乏新意,叙事模式较为单一,在文化传播上容易产生“文化折扣”现象 ,很难使受众在文化情感上产生共鸣,大体上还处于小众的、本地传播的状态。谈及传播,不仅是指文化意义上的传播,更重要的是要获取文化传播背后所带来的潜在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因此,合理地迎合受众审美进行纪录片的创作,在甘肃文化影视传播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纪录片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转型时代。随着网络平台自制纪录片的介入,打破了以往官方平台纪录片“独大”的生态格局。使得更多的纪录片创作者重新思考如何与时俱进,对纪录片的内容呈现和创作形式进行创新。在网络平台自制纪录片的影响下,每集5分钟左右的微纪录片《早餐中国》登上了纪录片舞台。该纪录片共有3季,第一季豆瓣评分8.1分,第二季豆瓣评分8.9分,第三季豆瓣评分9.0分。《早餐中国》导演王圣志曾表示:“第一季出来的时候几万人在下面互相开骂,‘它不是纪录片,另外一个人质疑说,‘什么是纪录片。因为《早餐中国》有花字,有综艺表情,所以第一季大部分人都在争论它是不是纪录片,我也不知道。从我入行以来一直拍纪录片,我用了一些纪实的手法做这样的节目,第二季依然在播,今天破亿了,社会反响强烈”[1]。显然,《早餐中国》在收视和评分上取得的极大成功,对今后行业内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重要思路。

不置可否,微纪录片是“读图社会”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方面,身处消费社会的受众逐渐习惯了快速有效的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另一方面,长时间快餐式的短视频阅读,使得大部分受众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观看文化视频。打造甘肃文化精品纪录片,不仅是在传统的创作模式下精品化,还应主动尝试具有创新性的纪录片创作模式,纪录片《早餐中国》即为较好的参照案例。甘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至今保留着诸多古老的文化遗产。例如,伏羲文化、敦煌文化、石窟文化、马家窑彩陶文化、大地湾文化等,还有大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优秀的文化都曾被众多著名纪录片导演从不同角度展现给世界观众。但以微纪录片形式传播甘肃人文的纪录片还未曾有人正式尝试。因此,顺应时代潮流,勇于创新,建构具有甘肃特色的纪录片影像文本,才能进一步推动甘肃人文纪录片走向市场,完成文化传播。

二、讲好甘肃故事,完成地域突围

电影和电视剧作为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影视艺术作品之一,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从未离开过影视舞台。较比其它影视艺术形式,其因擅长讲故事而受到观众特别的关注与青睐,并在传播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上获得了“优先权”。电影和电视剧以现实生活为基底的创作规律,使其成为“承载社会文化价值的重要文化产品”[2]。在一定程度上,电影、电视剧产业的发达与否,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整体实力。因此,在甘肃文化影视传播战略中,大力发展甘肃电影、电视剧产业这一举措处于战略的核心位置。

如何“讲好甘肃故事”,在收视上“完成地域突围”,是当前发展甘肃电影、电视剧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甘肃本土电影呈现井喷式发展,诞生了大批优秀影片,如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丢羊》《老有所依》《风从塬上来》《丢心》《丫丫的夏》等,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血肉丰满的甘肃人形象,更是将甘肃民歌和甘肃文化遗产元素融入影片。在故事内容之外,着重展现了独特的甘肃地域文化,将“本土”二字发挥到了极致,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电影《丢羊》曾斩获第1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农村题材影片奖,打破了甘肃本土电影华表奖的零记录。

尽管近年来甘肃本土影视作品在创作与发展上屡创佳绩,但依然存在着几个较大的问题,下文笔者将分点进行论述。

(一)题材的选择

在题材的选择上,甘肃本土电影的创作大多以农村为选材对象,还停留在“乡土”叙事的层面,以展现甘肃农民精神底色为主,与西部文学创作共用一个传统。虽然也有《疲城》《丢人》《刑警本色》《血伞凶灵》《红色宣言》等其它题材电影,但在电视收视和网络点播上,传播效果甚微,与甘肃本土农村题材电影所取得的成就还有一段较大的距离。因此,拓宽甘肃本土电影选题范围,尝试不同类型题材的拍摄,尤其注重融入外来人口与外省文化,为甘肃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甘肃本土电影中能够呈现出“新甘肃人”的精神面貌,使文化的多元化表征更为明显,才能从根本上加速甘肃本土电影“走出去”的步伐。

(二) 受众定位不明确

电影作为影视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体,自诞生那一刻起,就注定其在生产过程中要着重考虑受众市场。考虑受众并不意味着所创作的电影一定要走大众化路线,而是要注意目标受众人群的文化需求。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双向传递的过程,而不是单向地由文化的缔造者强行输出。目前,受众定位不明确是甘肃本土电影面临的又一大问题。甘肃题材影视作品(电影、电视剧)较多采用甘肃地方话为电影对白语言,这使得外地观众在观看甘肃题材影视作品时易产生较大的“文化折扣”现象。声音语言是电影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画面语言一样,承担着重要的叙事功能和抒情功能。电影对白使用地方方言虽然能够突出地域特色,将“本土”二字发挥得淋漓尽致,但会影响受众面的纵深度。受众是文化传播的核心,是文化传播的接受者。明确甘肃本土电影受众定位,在地域文化的个性中,找到引人注目的文化共性,才能更好地创作出既能展现时代精神,又能展现甘肃特点的本土电影。如同甘肃本土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一样,对人性的追求与素描,才是电影主题所归。

(三) 传播渠道狭窄

传播渠道即为传播媒介,是传播内容的载体,决定着文化传播的宽度与广度。从传播渠道的选择来看,除在央视平台播放的甘肃题材纪录片外,甘肃本土影视作品的传播渠道总体较为狭窄。大部分依赖于省内公益性的展播,还未真正走向市场,以甘肃本土影片《丢羊》为例,虽然《丢羊》获得了第1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农村题材影片奖,但就客观而言,影片《丢羊》还处于小众传播范围,甚至很多电影爱好者闻所未闻。同样,在电视剧领域,也大致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无论是甘肃本土出品的电视剧还是央视出品的电视剧作品,如《一个都不能少》《老柿子树》《陇原英雄传》等,着力点也同样集中在传统题材上,太注重表达民生化和平民化,缺少青春时尚化的加持,播放渠道也主要集中在电视媒介,从而丧失了青年观众的支持。因此,提高甘肃本土电影宣传力度,加强与网络平台的合作推广,才能为甘肃本土电影“走出去”建构出一条康庄大道。

三、重视人才培养,建构新媒体势能

人是万物的尺度,任何事物的出现和发展离不开人的能动作用。因此,重视人才的培养是甘肃文化影视传播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甘肃处于中国西北部,较中东部发达地区而言,无论是在生态环境,还是在经济总量上都有较大的差距,缺乏吸引人才的有利条件。发达地区的影視人才不想“走进来”,自己培养的传媒专业优秀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想要“走出去”,如何留住优秀传媒人才成为推动甘肃文化影视传播战略行进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甘肃文化哺育了众多甘肃籍纪录片导演和制片人,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如著名纪录片导演周兵、秦川都曾以敦煌文化为创作基底,编导了多部优秀、脍炙人口的纪录片作品而享誉国内外。上文提到的《敦煌》《敦煌画派》《敦煌伎乐天》《穿越丝路的花雨》等甘肃题材纪录片皆为二人代表性作品。还有纪录片《河西走廊》制片人李东珅和纪录片《贺兰山》导演金铁木等都是土生土长的甘肃人。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也似乎只有甘肃人才能真正讲好甘肃故事。正如李东珅的朋友对李东珅的提议:“作为甘肃人,为什么不拍一部《河西走廊》呢?在纪录片界,这个厚重的题材拍好的话,将真正成就你的事业”[3]。可见,培养甘肃本土影视人才是甘肃文化影视传播过程中最有效的途径。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提升与变革,信息的传播已不再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文化传播的平台越发广泛。“文化传播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基于文化信息传递、扩散、迁移、流变的社会文化实践活动”[4]。显然,从事这项活动需要借助新媒体来扩大受众范围,发挥传播效果,提升甘肃文化影响力。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崛起的时代,连同微信也设置了视频号功能,来享受碎片化阅读带来的红利。尽管影视作品碎片化传播和阅读会影响受众对甘肃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但值得肯定的是,与传统的电视台、影院放映模式相比,短视频平台的确加速了文化传播的速度、点击率与效益。与此同时,短视频创作者的身份也发生了转变,从专业影视传媒工作者到普罗大众,皆可从事短视频的创作。在抖音平台上,不仅有甘肃题材纪录片和影视剧作品的碎片化播放,更有甘肃百姓自发、非刻意的文化传播现象,大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势。尤其体现在美食、地方戏曲、农副产品等具有甘肃地域文化特色事物的传播上。由此,甘肃文化影视传播必须借助新媒体势能,才能更好地在新媒体时代挖掘甘肃文化,完成甘肃文化对外传播任务,打造甘肃“文化”形象。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甘肃文化影视传播无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艺术实践也将与日俱新。搭建甘肃文化与影视传播之间的桥梁,重新定义甘肃文化与当代影像表达的价值与意义,是推动与发展甘肃文化影视传播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顺应时代潮流,激发甘肃文化与影视自身的活力,可在文化建设的意义上梳理中国文化影像的发展趋势,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出甘肃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圣志.“纪录片讲故事·2019”学术论坛——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生产与传播[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增刊),2020(S01):59-80.

[2]常江.中国电视剧海外传播的文化使命[J].中国电视,2020(10):73-76.

[3]刘小雷.李东珅,讲述《河西走廊》《中国》历史华章的纪录片导演[N].兰州晨报,2021-03-18.

[4]张朝霞,黄昭文.文化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武典]

收稿日期:2021-07-21

基金项目:2020年度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文化影视传播战略研究”(20ZZ34)。

作者简介:张亭亭,女,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师,硕士,主要从事影视艺术批评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纪录片一带一路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