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与李廷钊:爱是一握永远的青蒿

2021-10-28 12:36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42期
关键词:青蒿疟疾春光

最近,电视剧《功勋》的热播让观众们看到了八位功勋人物的人生历程。而随着屠呦呦单元的上线,网友们在关注屠老在医学领域重大贡献的同时,她幸福的家庭也开始被更多人了解。尤其是她和丈夫的爱情,更是让很多人羡慕。其实,现实中屠呦呦和丈夫李廷钊的爱情,或许比电视剧中更温暖……

野蒿丛中共春光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宁波。因为父母都是教师,尽管他们家5个孩子中屠呦呦是唯一的女孩儿,在当时重男轻女之风十分盛行的情况下,且战乱频仍,父母还是节衣缩食将她送到学校念书。

在宁波效实中学念书时,一个草绿花红、蛱蝶穿飞的春天,一些男女同学照例来到郊外踏青。“谁共春光管日华,朱朱粉粉野蒿花”,同学们大多爱流连于如云似锦的桃花、梨花或杏花中,屠呦呦却喜欢来到“朱朱粉粉”的野蒿花丛中,看一看,嗅一嗅,欣欣然陶醉其中,旁若無人般。这时,往往会有一位男同学或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她,或来到身边与她谈论着与蒿艾有关的话语或诗句。

男同学名叫李廷钊,与屠呦呦同班,也和她同龄。每每看到她娟秀的脸庞,大方中不乏沉稳,聪慧中却尽显质朴,李廷钊就会想,她就是将来一辈子与自己“共春光”的人!冰雪聪明的她当然也能窥见他那情意盈盈的心思,不过,她觉得不能将眼前这大好时光抛掷在谈情说爱中,也就不得不常常避开那双脉脉含情的眼睛。

青帝固有心,时时动人意

高中毕业,李廷钊考上了清华大学,屠呦呦考上了北大。大学毕业后,李廷钊去苏联留学,回国后,他第一时间去拜访了心中无时不刻牵挂着的她。

“细蕊慢逐风,暖香闲破鼻。青帝固有心,时时动人意。”一天,李廷钊说,“我们都已老大不小了,该成一个家了!”于是,两颗渴慕的心紧紧贴在了一起。1963年,他们踏上了婚姻的红地毯,两人都是33岁。

结婚时,屠呦呦从北大药学系毕业分配到卫生部中药研究所工作已8年。当时世界许多地方疟疾肆虐,1967年5月23日,中国召开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于是“523”成了研究防治疟疾新药的代号。由于屠呦呦以极大兴趣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在大学期间就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后又参加了中国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主导编著了《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因而,1969年她被任命为“523任务”中的“中草药抗疟”科技组组长。

接受任务后,为了尽快地完成任务,解病人于倒悬,尽管在冶金行业工作的李廷钊从北京调到了云南,屠呦呦还是毅然决然地去了中药草生长丰茂的海南。那时他们的大女儿只有4岁,为了支持妻子的工作,他丝毫没有怨言,并主动与亲戚家联系,让女儿住在亲戚家。小女儿出生后,则被送回宁波老家,以致女儿们多年后回到北京的家,都怯生生地不愿叫他们爸爸妈妈。

一天,在云南的丈夫接到了电话,电话中屠呦呦的同事对他说:你赶快到海南来一趟!原来,屠呦呦在研究用乙醚提取青蒿素时,不顾同事的劝阻,义无反顾地服药做实验,结果中了重毒,发烧昏迷。李廷钊匆忙赶到屠呦呦的身边,在精心照料她时,更是增添了一份对爱妻的钦佩和爱怜之情。

由此,屠呦呦落下了中毒性肝炎的病根。可她总坚持带病工作,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从中药成品青蒿的成株叶子中性部分,获得了她想要的提取物——青蒿素,并且获取率高达98%以上。

枝叶相扶心心相印

一心寄情于青蒿等中草药的研究上,屠呦呦却成了生活上的“不灵光”者。那是两人刚结婚不久,一次,屠呦呦要到外地考察。临出门时,发现证件找不到了,李廷钊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一团糟。他想,看来家庭生活只有靠自己来打理了。从此,他承担起了一切物品的收拾整理,更不用说买菜、做饭、拖地、洗衣,购买各种物品了。

因为两人有着枝叶相扶心心相印青蒿般真挚的爱,屠呦呦在事业上也就硕果累累。

退休后,屠呦呦很少外出,总是宅在家里读书和写作。李廷钊常常是“软硬兼施”,让她多出门走走。一次,两人终于一前一后出门,这可是很少见的事,有邻居问他们去哪,李廷钊笑着说:“带老伴去旅游。”邻居觉得好奇,又问,“去哪儿旅游啊?”李廷钊一本正经地说出的地方,却是他们居住的这个小区的名字。妻子则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

“别人还以为我有生活秘书,他就是我的秘书。”对丈夫几十年如一日的细心周到的照顾,屠呦呦总会满脸幸福地笑着赞道。

(摘自《现代妇女》 段奇清/文)

猜你喜欢
青蒿疟疾春光
五月雨
青蒿可退虚热
疟疾,不再是非洲的“地方病”
某些自制汤或可对抗疟疾
太空技术预测疟疾暴发
春光无限
输入性疟疾
乡野里的青蒿
小小的花
食野之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