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区域经济发展途径研究

2021-10-28 11:07黄艳
时代商家 2021年29期
关键词:发展途径区域经济供给侧改革

黄艳

摘要:供给侧改革,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要素最优配置的重要举措,其以提升供给质量为出发点,用改革的方式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与敏锐度,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基于对供给侧改革的理解,文章简要论述供给侧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重点从发展第三产业、树立绿色理念、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深化企业体制改革、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加强科教文化事业七个方面,探究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区域经济发展途径。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区域经济;发展途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效凸显,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风险积累,我国经济发展出现消费上升但投资下降、居民收入提升但企业利润空间收窄等矛盾。为改善此种现状,我国實行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的方式提升供给质量,并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需求市场。供给侧改革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解决供需失衡问题,还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投入结构转变、排放结构优化、分配结构重塑等措施,缩小行业收入及居民贫富差距、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要素升级。为此,应理清供给侧改革内涵,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采取系列措施,助推区域经济与供给侧改革协同并进。

一、供给侧改革概述

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层面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的重要改革举措,为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增速降低、结构性矛盾问题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政策工具。供给侧改革的要点在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要求各地区根据供给侧改革内容、结合区域实际发展情况,通过退出或改革资源消耗型产业、深化户籍制度、加大短板领域投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扩大有效供给调整供需关系、构建高质量经济发展体系。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成效凸显,各地区也在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方针,但因各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不同,对供给侧改革的理解有所差异,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操作粗糙、针对性较低、收效甚微等问题[1]。

二、供给侧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供给侧改革初期,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全方位的调整,短时间内会出现经济增速放缓、部分行业领域收益空间收窄甚至“入不敷出”的情况,因此部分地区在供给侧改革方面“浅尝辄止”,造成上述一系列改革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其未能认识到供给侧改革的长远积极影响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实际上,供给侧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趋同,供给侧改革,是从宏观层面上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方向,致力于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发挥区域经济“造血”功能,解决当前阻碍经济发展的重大矛盾。与此同时,供给侧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相对立”的关系,如以传统工业为核心的地区,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需要淘汰落后产能,势必要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短时间内会出现经济“退步”现象,但从长远来看可以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腾出更多空间,因此应积极思考如何应对改革期间的挑战,快速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三、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区域经济发展途径

基于对供给侧改革内涵,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建议从以下层面入手,推进供给侧改革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第一、第二产业对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消耗量过大,且投入高、收益低、风险大,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是需要被调整及优化的产业。第三产业范围广泛,多为智力集中型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反哺第一、第二产业,有助于构建能够灵活适应当代社会需求变化,更加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从而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此,应全面深入地梳理区域经济结构现状,找准第三产业发展支点,明确区域经济发展主导力量,在此基础上构建成以完善区域功能、丰富区域文化资源、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实力,且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的第三产业结构,并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与生活性服务、传统服务与新兴服务、技术创新与管理革新、产业化与市场化的有机整合,以此调整区域经济结构[2]。

(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化解经济与环境的矛盾

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是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经历较长一段时间的粗放式增长后区域经济与环境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并且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为负面的影响。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保护性开发资源为基础,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其一,要完善各行各业的排放制度,建立自然资源产权、自然资源用途管制、资源有偿使用等规定,通过环保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在区域内激荡起“生态环保我有责、节能减排我负责”的蓬勃正能量;其二,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借助绿色金融,支持各行各业积极研发与使用绿色新技术、新材料,并激发群众绿色消费意识,从而以绿色供给带动绿色需求,切实化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三)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扩大有效供给

去产能是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但过剩产能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有效产能。为此,对竞争实力薄弱、资源消耗量过大的产业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管制方式,而是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降低成本、提升效益,促进传统资源消耗型产业集约节约发展。如针对煤炭产业建立“绿色矿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及科学技术等,对矿山进行科学有序开采,将开采活动对周边环境的扰动程度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能够以最低成本获得预期开采效益,再通过煤炭资源的多层次利用,提升煤炭资源利用率。再如针对传统制造业建立“智能制造”体系,以精准调研市场需求为前提,以柔性化生产为支撑,以节能降耗为目标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既有助于制造领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规模、生产流程,又能达成降本增效目标,最大程度上降低制造业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

(四)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丰富区域经济的增长点

政府部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者,也是供给侧改革的执行者与监督者。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政府需要保证改革政策及时供应,通过减税免税、财政补贴等形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供给侧改革之中,缓解企业改革的资金压力,从而保证由上至下精准落实改革措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制度及政策保障。同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适度向新能源、高新技术领域倾斜,通过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引领企业朝向科学化、高效化、节约化及绿色化方向发展,不仅可以保证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还能丰富区域经济增长点。此外,加大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及政策支持,拓宽区域就业空间[3]。

(五)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供给侧改革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不同,产业结构、主导力量,及未来发展前景等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落实供给侧改革、探寻区域经济发展出路时,切忌对其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照搬照抄”,而是要结合区域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历史沿革、社会生态等,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打造特色品牌,根据实际情况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如自然资源实力雄厚但交通设施不完善的区域,可以优先建设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以发展旅游业为核心树立区域形象,吸引全国乃至世界游客来此参观游玩,可以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再如农耕文明优势区域,可以加大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力度,打造农业精品以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再以农业带动区域旅游业、康养业发展,可循序渐进地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六)深化企业体制改革,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潜能

企业作为区域经济主体,其创新意识、合法合规经营程度、对供给侧改革的理解与执行情况等,都会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部分企业因规模小、生产滞后等面临着巨大挑战,随时有着破产风险;部分企业陷入“因循守旧”境地,不愿在信息化建设、科技研发方面进行过多投入,导致企业收益空间降低、难以适应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实现“权力”下放,赋予企业更高的自主决定权,使其以“主人翁”身份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谋篇布局,积极思考适应供给侧改革的经营模式、管理方式与生产流程,从而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一方面要积极宣传国家政策方针,尤其是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文件与指导意见,使企业认识到当前发展的要义在于全面满足市场需求,督促企业加大资金、人员及技术投入,开发高端产品及服务扩大有效供给,进而由体制改革到内部调整,促进企业向好发展,为区域经济积蓄力量[4]。

(七)扶持科教文化事业,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最深远、最根本影响的便是教育、文化与科技。偏远及欠发达区域教育资源匮乏、创新文化缺失、科技水平滞后,不管是在供给侧改革上还是在经济结构调整上,都无法形成人才聚集效应。为此,应积极扶持科教文化事业,加大对教育、人才培育、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使区域群众认识到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科学精神、受教育程度等形成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保证区域内各领域改革都具有强大的人才支撑力量、良好的文化氛围,不仅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还能实现区域经济与政治、社会生活、教育、文化的协同并进。

四、结束语

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层面探寻经济发展新出路的重要改革措施,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核心。供给侧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趋同,均立足实际、谋求发展、主动创新,但供给侧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矛盾,在短时间内区域因实施结构调整,可能出现经济收益空间收窄现象。各区域应从长远出发、顾全大局,乘借供给侧改革东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并扶持科教文化事业,以此为区域经济发展积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泽荣.供给侧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J].投资与合作,2021(05):85-86.

[2]王娟.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分析和对策探讨[J].投资与创业,2021,32(03):42-44.

[3]付小荣.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经济发展与创新[J].国际公关,2020(01):294.

[4]鐘志云.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创新[J].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10):136.

猜你喜欢
发展途径区域经济供给侧改革
少林武术发展途径及建议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贵州布依傩戏传承发展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