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上市公司少数股东权益

2021-10-28 11:07郭琦侠
时代商家 2021年29期
关键词:协同效应风险

郭琦侠

摘要: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当上市公司通过集团化经营控制子公司时,应分别编写母公司财务报表以及合并财务报表。其中,合并财务报表反映母公司及其子公司所形成的,以企业集团形式为主体的整体财务状况。母公司作为投资一方,其持有被投资方的份额大于50%或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时,应将被投资企业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而当集团母公司仅拥有被投资企业部分股权,其余股权仍属集团外部其他股东所有时,母公司无法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因而产生少数股东权益,且该权益在合并报表的所有者权益中单独列示。根据少数股东权益的定义,可以简单理解为对子公司不具有控制权的股东所形成的相应权益,顾名思义,此部分占股东权益总额理应较少。但从2020年上市公司公开的合并报表数据来看,上市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占比,高于母公司所有权占比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本文拟从两个角度分析增加少数股东权益的意义和作用:从少数股东角度看,可以分享集团企业的利润,通过股权合作获取集团企业行业优势;从母公司角度看,可以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利用杠杆撬动资金实现规模化经营,分散企业经营风险。

关键词:少数股东权益;协同效应;风险

少数股东权益作为合并报表的重要项目,其存在的多寡对集团融资有着实际的操作意义。作为集团母公司既要发挥少数股东权益带来的协同效应,又要关注少数股东权益过高可能带来的风险。

一、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报表中的意义

从合并报表角度出发,股东权益分为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以及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权益。简单来说,少数股东权益是相比较母公司而言的,体现少数股东对集团公司出资所享有的相应股东权益。

首先,少数股东权益不等同于少数股东损益,少数股东权益是少数股东拥有的权益,在会计上属于净资产项目,即少数股东出资后应享有的股权份额;少数股东损益是计算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收益或损失,在会计上属于损益项目,即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净收益。对于少数股东损益而言,会计恒等式可以表示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润=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少数股东损益的增加或是减少会影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利润的减少和增加,从而最终影响合并报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的增减。

其次,从合并财务报表权益主体角度来看,参股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和母公司股东这两大主体构成了合并报表中的权益部分。对于少数股东权益而言,会计恒等式可以表示为:少数股东权益=股东权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由股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组成,而少数股东损益的增减变动会导致期末未分配利润的增减变动,进而对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

二、探讨少数股东权益

(一)少数股东角度——利益既得者的策略

少数股东对集团企业的投资,既不拥有控制权,又无法对集团企业的经营战略产生重大影响,每年按照相应的股份享有集团企业利润份额,即相当于一个利益既得者,其财务投资的目的是获取分红,或获取日后出售股权的资本利得。从投资行为学上看,这种少数股东的投资属于典型的财务投资,这里的少数股东属于集团企业的战略跟随者和经营合作者。

所谓财务投资,即分享合营企业盈利的同时,又承担着合营企业亏损时的损失份额。若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出现债务危机或是涉及破产清算,少数股东的债务清偿顺序也排在债权人之后。少数股东作为财务投资者,以获取分红或利息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提供资金支持,在投资期间不参与企业的实际运营,也不纳入并表范围,只为纯粹享有投资回报。以房地产行业龙头上市公司W公司为例,其少数股东权益占比常年维持在高位,这之中有大比例的少数股东权益,来自公司成立的员工持股计划,即由企业高管和核心骨干员工出资认购,以资金集合产品的形式对上市公司投资,高管和核心骨干员工通过这种方式成为上市公司的“跟投人”,其资金集合产品成为上市公司的少数股东,上市以来公司多次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因此使得集团企业的少数股东权益近年来都维持高位。而作為跟投人的高管和核心骨干员工们,即上市公司的财务投资者,一方面每年获取公司盈利带来的分红,另一方面作为公司员工,想要获取更高分红,就要同心协力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实现公司更高的盈利目标。

少数股东作为集团企业的战略追随者和经营合作者,主要通过股权合作,获取行业竞争优势,有助于与集团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获得依附龙头的价值增值。这里的竞争和经营优势既包括产业链纵向一体化优势,又包括整个行业横向规模化优势。少数股东在分享集团企业盈利的同时,作为跟随者,还可以分享一体化与规模化优势带来的经济利益。尤其是在集团企业处于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的环境下,随着行业集中度趋势性上升,集团企业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拥有较高的市场地位、良好的品牌形象、优秀的研发能力以及强大的营销能力,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较高的盈利水平。如果少数股东为集团的上下游企业,通过持股的方式则可以绑定强大的供应商或是客户,有利于提升客户黏性或是供应商的忠实度,也有利于优化企业长期竞争格局。例如国内某大型电信运营商,2020年其少数股东权益占比为55%,其所处行业长年由国内三家寡头通信运营商所垄断,拥有长期而稳定的行业竞争格局。该大型电信运营商的少数股东主要由上游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和下游的网络运营商组成,高比例的少数股东权益,巩固了母公司与其合营企业在产业链上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二)母公司股东角度——“同甘共苦”的策略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作为企业集团中的母公司,其对子公司的投资体现在个别报表上长期股权投资项目,而在合并报表中,该项目将和被合并方的净资产相互抵销。作为合并方的母公司,对被合并子公司中不属于母公司的部分股权,将单独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在合并报表中,即少数股东享有其相应股权比例的集团企业经营利润。站在母公司角度,之所以要吸收少数股东分享集团企业的经营成果,主要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

1.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实现规模化业务拓展

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于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实现企业快速扩张、发挥规模化优势、树立优质品牌效应、提升抗风险能力,以及优化融资渠道等目的,企業会有较大规模的融资需求,通过资本杠杆的撬动,完成企业规模发展。因此,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快速规模化扩张所需资金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吸收少数股东股权,通过这种内部融资形式,既可以快速撬动资本杠杆,又可以加强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发挥产业链一体化协同效应。母公司往往自筹资本有限,无法满足较大规模的资金需求,因此母公司也希望利用较少的自有资金,撬动更大的资产规模。而如果通过外部融资来增加杠杆,虽然时间较快,但容易受到企业授信评级的制约,且容易导致企业较高的资产负债率。鉴于上述原因,母公司通过杠杆资金撬动,能够在保持相对稳定的资产负债率的情况下,扩大集团企业整体的总资产规模,进而实现企业收入规模的进一步扩张。

集团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其总资产规模由所有者权益和总负债规模组成。下面对所有者权益进行进一步拆解,用E(母)表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E(少)表示少数股东权益,A表示总资产,D表示总负债,则A=D+E,将等式换算为A=E*(1+D/E),等式中的D/E为集团企业杠杆水平,进而得到A=E*{1+D/[E(母)+ E(少)]}。集团企业想要迅速扩大生产,增加资产规模,在E(母)有限而负债率受到严格控制的背景下,尽可能增加E(少)即成为企业内部融资中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可以“一箭双雕”:一是可以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快速实现企业集团总资产规模的增长;二是通过增加权益资金来撬动负债规模,可以使企业的杠杆维持一定水平的增速,不会出现增长过快的情况。

以我国房地产行业为例,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升,来自房地产销售端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从提取的2018年TOP50房企销售数据来看,前50强房地产企业销售的绝对金额之和,占房地产行业整体销售金额为55.10%,前100强房地产企业销售的绝对金额之和占房地产行业整体销售金额为66.73%,而前200强房企销售金额之和占行业整体销售金额的74.35%。在房企“拿地”门槛越来越高、土地销售竞争激烈、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的背景下,“稳杠杆、防风险”成为国家监管层面的主旋律。由于企业通过负债融资来扩张资本的空间有限,通过项目联合开发的形式,逐渐成为行业合作的主要模式。房地产企业通过吸纳小股东,项目合作开发或是轻资产代建等方式进行资金融通,集团房企更多的倾向于利用项目并表,实现业绩的规模化。一方面可以切实增加资产规模,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合并报表中的资产负债率水平。随着并表子公司数目不断增长、少数股东权益占比不断增加,房地产集团企业在满足增大资产的同时,达到了较少的增加负债和稳定企业杠杆结构的目的。根据行业整体数据印证,2014年至2018年五年间,房地产企业的少数股权占比从19%到24%,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母公司与少数股东通过设立公司的方式,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经营模式。我们以Y集团为例,其2019年半年报中披露纳入该企业集团合并报表范围的,包括母公司在内的其所属838家子公司。这使得Y房地产集团在2013年至2019年7年间其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并未显著提升的基础上,实现了集团企业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截至2019年年底,其表观总资产达到3367亿元,比2013年年底的370亿元增长近9倍,同时其少数股东权益增长16倍之多,但相应其归属于母公司的权益却仅仅增长了不到7倍。

2.有效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减轻资金压力

首先,增加内部股权融资比例,能够有效减少外部债务融资带来的潜在刚性兑付压力。吸收少数股东相比于债务融资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通过股权融资,加大企业资产规模的同时免去了潜在的刚性债务兑付压力。其次,在企业实际经营中,作为集团公司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或是向原有行业上下游拓展而进行的股权合作,可以通过持股比例,分散经营风险。集团公司多数会采取参股或者控股的形式并购标的企业,实现其多元化经营战略。这种持股形式使企业在涉足新领域的同时,可以一定程度的分散经营风险。因为一旦经营失败,还可以通过少数股东来共同分担损失。

(三)少数股东权益是一把“双刃剑”

无论是出于分享盈利、追随龙头,还是出于规模效益、风险共担的目的,母公司大量吸纳少数股东股权的形式,在企业融资中广泛应用,因此也就形成了一些公司少数股东股权占比较高的情况。但少数股东权益是一把“双刃剑”,当少数股东占比较高时,也可能说明公司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容易掩盖母公司财务不佳状况。这里以W煤矿企业为例,W公司资产负债率长期保持相对平稳,但这种平稳源于其少数股东权益逐年增长的冲抵,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甚至从2017年到2019年出现连年亏损。造成这种合并报表数据不匹配的原因,主要是W公司母公司股权占比较高的子公司业绩不佳,由于母公司持股比例较大的子公司亏损,冲抵到合并报表中,侵蚀了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从而导致少数股东比例被动拉高。

二是稀释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力。在企业实际经营中,有些集团公司为快速扩充规模、抢占市场而尽可能多的吸纳少数股东。但这种高占比是由于集团并购子公司较多导致的,容易导致母公司股权分散,从而减弱母公司对同一集团旗下子公司的控制力和支配力,最终会使母公司在集团内部的实际资源调配能力弱于表观规模。当出现“母弱子强”的情况,可能引发对母公司实际偿债能力的高估。

三是容易隐藏“明股实债”问题。以一些房地产集团企业为例,其以增加少数股权的方式,将实际的负债转变为股权,随着少数股权比例不断加大,其中隐含的债务性质融资也随着加大,即所谓“明股实债”,表现形式为信托等非标资管产品通过股权投资与股东借款集合的形式,或通过股权投资与债权认购特定资产收益权等方式,变相提供表面上的股权融资实际上的债券融资。这种方法最终导致少数股东权益占比越来越高,代表企业隐藏了较多的有息负债。

三、结束语

少数股东权益对于集团企业是一把“双刃剑”,较高的少数股东权益既有利于集团母子公司经营合作与协同,又有利于集团资金的融通,同时还可分散经营风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少数股东权益占比过高而带来的母公司控制力减弱以及“明股实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国永,刘子烨.成本法下多层混合持股的合并会计处理[J].财务与会计,2019(20):62-66.

[2]胡嘉琦,朱耘.高增长与高负债齐飞 郭梓文中国奥园大冒险[J].商学院, 2020(04):108-111.

[3]王红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报表编制方法研究[J].财会研究,2019(12): 41-47.

[4]徐建华.反向购买业务中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合并报表实务探讨[J].当代会计,2020(21):149-150.

[5]蒋琰,魏富起,贾睿康.大股东“清仓式”减持对中小股东权益影响研究——以永大集团为例[J].财务管理研究,2020(01):40-50.

猜你喜欢
协同效应风险
课程思政视角下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解决南海争端的“双轨思路”
人才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探索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全域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效应
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效益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