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1-10-28 11:07王琴
时代商家 2021年29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王琴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财政改革的深入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成为中央层面高度重视的一大问题,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有资产的一大重要管理主体,担负责任义不容辞。针对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对其进行管理既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浪费,发扬节俭精神。但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国有资产的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管理意识淡薄、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监督举措不到位、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这四种问题。对此,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从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完善国有资产监督举措、提升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这四方面着手解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

2021年2月,国务院颁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该部条例不仅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践的经验总结,更是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良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应在上级政策、法规的指引下,继续强化主体意识,主动承担起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责任,以便为我国构筑安全规范、节约高效、公开透明、权责一致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促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奉献应有的一份智慧与力量。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概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概念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所有权归属于国家,但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交由行政事业单位来掌管的,可以利用货币来进行价值衡量的各类财产资源。具体而言,该资产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接受国家划拨的资产、利用国家财政经费购置或形成的资产以及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捐赠资产等[1]。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特点

与通常讨论的一般资产有所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较为独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其一,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高,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其安全与稳定关系着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利益,所以,就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而言,为防止它们被侵蚀,应当实施更为严苛的管理程序,同时也会提出更高的管理要求;其二,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复杂程度高,这些资产的类型丰富、品种繁多,金额较大,尤其是对于像医院这种行政事业单位,其资产的种类极为庞杂,这就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国有资产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难度与复杂性[2];其三,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涉及面广,复杂的管理工作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任何一个部门或个人,都难以单独胜任,因此,国有资产的管理就需要单位内部多方管理部门的人员配合完成,所牵涉到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较多较广。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国有资产属于人民群众的共有资产,同时也是确保社会发展和群众利益的重要物质基石,国有资产一旦流失,失去根基的行政事业单位,就无法为社会公众提供相关的服务,因此,要想维护政权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让该项资产保值增值至关重要,此时,行政事业单位需深化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因为这项工作一方面能够通过讨论、制定与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的制度,来实现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整个流程环境的监督与管控,从内部制度源头上减少或防止国有资产的减值、损失,进而保住国有资产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的调配,扩大国有资产的利用范畴,让国有资产发挥出最大的效能,甚至增加国有资产的价值。

2.有利于减少浪费,发扬节俭风尚

受到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各地政府财政可能或多或少地出现收支矛盾的情况,建设节约型社会、建立节约型政府仍是当前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背景之下,贯彻“过紧日子”的原则,减少浪费、发扬节俭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有助于让资金实现“节流”,通过尽量降低由人为主观因素所导致的不必要的支出,来减少资源的消耗与浪费[3],与此同时,这也是与国家所倡导的“过紧日子”的节俭风气是相契合的,如果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失减少了,相关政府部门的财政支出也会相应地降低,此时,财政赤字的困境也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较为淡薄

虽然中央层面正在大力倡导各组织单位优化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但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的落实层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于国有资产管理的不重视,成为上级政策落实的拦路虎,他们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其一,部分管理人员未能针对国有资产安排合理的采购计划,致使采购人员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缺乏明晰的目标,这可能造成过度采购,将已经持有的重复性的资产纳入了采购清单;也可能造成盲目采购,采购了一些本单位不需要或极少需要的资产,这两种情况都增加了单位后续的储存成本,并且造成了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其二,部分管理人员总是秉承着“重采购,轻管理”的理念,他们虽然能够关注到采购的前期计划与过程管控,但是当国有资产的购置工作完成之后,进一步的管理却没有能够持续地跟进,这些管理人员认为只需要保证资产不出现严重的损坏或者流失就可以,而没有投入过多时间与精力去思考如何科学地配置现有的国有资产,从而导致国有资源的利用程度很低。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与进展,但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所构建的管理体系并不是十分的完善,表现为下面三个方面:其一,这些单位管理资产的主体不明晰,这些单位没有单独设立“国有资产管理”这一职位,管理国有资产的任务,主要交由其他部门人员来临时进行承担,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胜任能力不足的现象屡见不鲜,当单位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时,他们就很难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案来解决随时出现的困难,此外,由于这些职位是其他部门人员临时来兼任的,所以,这种频繁的工作交接、变动也会使得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邏辑性、连贯性较差,甚至可能对最终的管理成果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其二,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职责设置较为混乱,导致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难以有序地进行,对上级政策的执行力不强、落实度不高。其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能建立有效的货币资金内控机制,对资金使用的管控力度不够,对于肆意滥发奖金、补助的行为熟视无睹,且无动于衷。此外,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中,“收支两条线”原则也未能得到普及与应用,从而导致国有资金流失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国有资产监督举措不到位

虽然目前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都建立起了相应的、配套的国有资产监督机制,然而,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当中,针对国有资产方面的监督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两点: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不到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安排单独的“国有资产管理”职务,更没有安排专门去监督这一岗位职务的人员,上级在下达任务之后,后续的监督却存在缺失,这就为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提供了舞弊的机会,通过低买高卖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转移现有的国有资产,以谋取一己私利;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外界的监督不到位,我们国家虽设有较多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外界监督机构或组织,但是这些机构或组织通常不会把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作为监督的重点对象,常常忽略对于这些资产的监督与把控,因而,即使行政事业单位账面记录上的国有资产实际上已经流失,却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督程序而使得其未能被发现,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可以轻松地蒙混过关。

(四)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社会各个行业领域都面临着重大变革,国有资产管理也不能独身事外,运用信息化技术来实施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势在必行。然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尽如人意,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4]。这些单位在对国有资产的采购、保管、使用、处置等信息进行记录或修改时,仍旧是通过原始的手工操作来完成,这不仅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大大降低工作效率;还会容易出现差错以及失误,影响最终的工作成果。此外,在面对信息化技术的冲击,行政事业单位中很多从事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老员工虽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他们对于新型信息化财务软件的使用,仍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并且需要一定的接受时间,这些员工们的信息化素养也有待加强与提升。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強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在行政事业单位当中,如果相关人员忽视了国有资产的角色与地位,未能够充分地重视起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那么这些资产很难得到高效合理的配置,甚至可能会对其他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造成影响,因此,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的管理层来说,强化他们管理国有资产的意识十分有必要。一方面,管理人员不能忽视采购计划的制定,而应结合成本效用原则,在事前制定出合理的采购预算计划,来减少采购时的随意性、盲目性。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要纠正“重采购,轻管理”的错误理念,不仅要思考如何购买资产,更要思考如何用好资产,而要想有效地用好资产就需要管理人员在资产采购结束后持续地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以让国有资产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考虑到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很难顺利有序进行的现状,在未来,建议行政事业单位结合自身所处的实际情况,将工作重点放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要遵循职责分离的原则,建立起完备的岗位分工体系,不能给某一岗位的人下放过多的权力,而应让权力之间相互牵制,且对于关键岗位的人员来说,要实行定期的轮岗制度;此外,对于各岗位人员要明确其自身的职责,建立完善的追责机制,避免将来出现问题的时候无法追查到始作俑者,也避免发生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于货币资金的管理,禁止出现将所有的资金工作交由一人打理的情况,资金的支出使用需要经过严格的上级审批,以防止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金,被居心叵测的人收入个人囊中,同时,“收支两条线”原则也应当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进行推广与应用,做到资金日清月结,流转透明。

(三)完善国有资产监督举措

不完善的监督体系,会给国有资产的管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为降低安全隐患,完善对于国有资产的监督举措迫在眉睫,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进行: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要针对全体员工,尤其是管理干部开展适时的廉政思想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法规学习、主题演讲、座谈会等组织形式来向他们传达廉政理念,引导他们廉洁自律,坚守道德底线,与此同时,对于违法违纪行为,要做到严肃处理,并给予相应的警示。其次,要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外界监督的及时、到位,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信息公开的程度,对于一些重要的、关键的信息,如项目资金的流向,项目资金的用途等,更要赋予外界一定的知情权与监督权[5],此时,外界的监督组织就应认真地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施监督,一旦发现有重大的违规行为,应当立即汇报给上级,并依照相关制度进行处分。

(四)提升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

混乱的国有资产管理局面,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当中较为落后的信息化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较低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对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可能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一现状,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大对于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力度,推进与本单位实际需求相匹配的信息管理体系的建设。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搭建起国有资产信息联动管理平台,以实现对国有资产多方位、全流程的动态把控[6],进而提高国有资产相关信息录入、更正及反馈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提升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也应尽可能地选拔具备一定信息素养的员工来从事与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的工作,并且,也应对这些国有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信息化操作培训工作,甚至可以邀请外界的技术专家来为他们实施一对一的培训服务,让他们较快地学习与掌握信息化处理的整个流程,以期为后续高效地从事国有资产管理事务,打造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行政事业单位应集中精力,从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完善国有资产监督举措、提升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这四方面着手解决。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但相信在社会各方的通力合作下,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定能更上一个台阶,并为社会公众带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梅秀芹.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1(04):118-119.

[2]杨岚.基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商讯,2020(19): 171+173.

[3]董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思考[J].商讯,2021(12):127-128.

[4]张群.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研究[J].商讯,2021(13): 183-184.

[5]薛雪.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风险及内控措施分析[J].商讯,2021(04): 150-151.

[6]罗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2021(06):42-43.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