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理论视角看中国高校校训英译的可读性问题

2021-10-28 06:01周恬恬
红豆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可读性关联理论英译

【摘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校训翻译作为外界了解中国高校文化的窗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部分中国高校校训英译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译文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不当导致译文可读性不强。本文将从关联理论视角,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中国高校校训英译文可读性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求提升中国校训英译的质量和传播效果。

【关键词】中国高校校训;英译;关联理论;可读性

一、引言

校训乃一校之魂,其语言凝练,意义深远。对内可激励劝勉,规范师生行为;对外可宣传校园形象,彰显高校精神。如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学术教育领域交往日益频繁,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于2015年与8个沿线国家成立了“高校战略联盟”,中国高校进一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校训作为让外界了解中国高校文化的重要窗口,其英译也显得愈发重要。

从“量”来看,中国高校校训英译文数量丰富,近年来众多高校纷纷开展了校训英译工作,陈绮绮(2016)已经收集整理了115所中国高校的校训英译文版本;但从“质”来看,部分中国高校校训的对外传播并不理想,部分原因在于一些校训英译文可读性不够强:第一,部分中国校训英译文在形式上不符合西方校训表达习惯,导致校训译文不足以引起读者关注;第二,部分中国校训英译文未能帮助读者理解中国校训的真正含义,甚至还会导致误解。

在中国高校对外树立形象的过程中,校训英译的可读性至关重要。虽然已有不少学者对中国校训英译进行了研究,但目前尚未有学者对其可读性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因此本文将从关联理论视角,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高校校训英译中的可读性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文献综述

自从2015年“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成立后,国内对中国高校校训英译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在中国知网以“校训翻译”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2015-2020年共有30篇探讨“校训翻译”的论文。本部分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回顾“校训翻译”的相关文献。第一,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对本文的启示;第三,前人研究空缺。

1.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从研究重点来看,张久全、孟炎(2018)等9篇论文分别针对某一高校的校训英译进行了个案研究;潘婧(2016)等5篇论文针对中国某一地区的高校校训英译进行了研究;赵军峰、周婷(2016)等6篇论文对校训翻译的原则和策略做了探讨;李紫(2017)等3篇论文对中国校训的生成和特点进行了综述。(见图1)

从研究方法来看,部万伟(2016)等12篇论文运用理论框架对校训翻译进行了探讨,所用理论包括目的论、三美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改写理论、顺应理论、接受美学理论,其余论文均都没有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见图2)

2.对本文的启示

首先,部分论文详细介绍了中西方校训各自的来源、语言风格和结构特征。李紫(2017)指出,中国校训有三大来源:《论语》和《易经》等经典、名人题赠、学校结合自身特色所题,英文校训也有三大来源,即:引用诗文、名人题赠、引用《圣经》等宗教经典。赵军峰、周婷(2016)指出,经统计,英语校训多为“N+N”或“S+P”结构,而汉语校训多为“四言八字”的对称结构。

其次,展示了一些翻译策略在校训翻译中的具体运用。如:方若梅(2017)分析了以目的语读者为方向,对外交流和宣传为目的的趋外翻译策略在校训英译中的应用;周婕、陈妮妮(2014)分析了归化原则和等值原则在校训英译中的应用,强调了读者对译文心理反应的重要性。

再次,还有少数论文分析了校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如:范武邱、范头姣(2008)总结了校训英译本中存在的拼写错误、中式英语等问题;郑茂林(2017)通过详细案例指出了校训英译中的信息不对等和结构不对等的问题。

上述研究成果对本论文极具参考价值,本文将基于上述成果,参考以上论文中普遍使用的个案分析法进行研究。

3.現有研究空缺

虽然前人研究已经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仍存在空缺之处,具体表现为三方面。第一,部分论文全文笼统地探讨大学校训的英译原则与策略,并无理论框架支撑;第二,部分论文用目的论和三美理论等作为理论框架,但未对校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分析;第三,与本论文研究方向相近的《大学校训翻译中的语用充实策略—最佳关联视角》一文中,作者主要通过案例分析了语用充实在校训翻译中的应用,并未对中国校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如译文可读性)进行系统探讨。因此,本文将在关联理论指导下,通过实例对中国校训英译中的可读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理论框架

从形式上看,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从内容上看,语言是认知的载体。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影响着文本的可读性,因此要想分析可读性问题,就必须考虑文本背后的思维和认知。由Dan Sperber 和Deirdre Wilson提出的以“认知”为核心的关联理论对各种交际现象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启示作用,因此本文将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探讨校训英译文的可读性问题。

关联理论中,语境被扩充为认知语境。Sperber和Wilson认为,认知语境是一个动态的心理构建体,不仅包括传统的客观物质因素(如文本信息、百科经验和物理环境),还囊括了人的认知能力,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可以产生新的信息,实现语境扩充(1986:15)。

关联理论提出了“明示——推理”的交际模式。明示时,说话人运用刺激信号,将认知语境中的系列假设传递给听话人;推理时,听话人接收到刺激信号之后,选择认知语境的一部分对刺激进行处理,产生新的信息(语境效果)。理想条件下,若听话人产生的语境效果与说话人的系列假设相一致,则可认为实现了最佳关联,即说话人发出的刺激信号与听话人选择的语境间存在最佳关联。(Wilson & Sperber,1986)

四、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可以发现,以往研究尚未在理论指导下对校训英译文的可读性问题进行探讨。关联理论虽然本质上不是翻译理论,但是它将交际现象上升到了人类的認知层面,能够有效解释和指导翻译活动。因此本论文将从关联理论视角探讨校训英译的可读性问题,以获得新的启示:

(1)关联理论视角下校训英译文的可读性存在哪些问题?

(2)在关联理论指导下如何解决校训英译文可读性问题?

本文将采用个案研究法,指出校训英译文可读性存在的两类问题及改进方法,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翻译案例

在关联理论视角下,中国校训英译文的可读性问题主要体现在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两方面。下面将通过具体案例分别对这两类问题进行讨论。

第一类:表达形式不当

例1

上海交通大学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原译文:When You Drink Water, Never Shall You Forget Its Source; Love Your Mother Land and Bring Honor to Your Alma Mater.

原译文的表达形式不符合西方读者认知语境中校训的表达习惯,这样的刺激信号难以与读者的认知语境实现最佳关联,其形式不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译文过长。校训本身的特点就是精悍,再加上西方读者认知语境中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校训行文务必精简,因此西方知名大学校训用词数量大多在8个以内(操时尧,2009),而原译文总共20个单词,显得冗长,显然不方便西方读者快速抓住核心,可读性太弱,易使读者丧失兴趣。可见该刺激形式与读者认知语境之间的关联度过小,不足以引导读者调动认知语境进行推理,难以实现最佳关联,进而丧失了校训文化传播的意义。

第二,二元结构。中西方读者的思维差异导致了汉语二元结构和英语一元结构的分化(王宏应、孙绪凯,2018)。汉语的对称性思维体现在了方方面面,建筑上讲究对称结构,语言上也是如此,因此汉语校训多为四字八言的对称结构;而英语受认知思维影响,语言有一元趋势,在校训表达上也就多使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上述译文显然依照原文形式,将译文也处理成了二元结构。这样处理不符合西方读者的认知常规和语言习惯,译文可读性减弱,不利于引导读者付出必要的努力进行推理。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上海交通大学校训英译文可读性弱主要是因为译者忽略了读者认知思维对语言表达习惯的影响。为此,可综合精简原则和一元结构特点对原译文进行修改。此外,“饮水思源”和“爱国荣校”实则为同义重复,二者传达的意思都是“爱国爱校”,可合并翻译。此处可以参照旧金山大学(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的校训“For the Country and for the City”进行仿译,将原译文修改为“For the Country and for the University”。这种译法首先符合了西方表达规范,不会被束之高阁,其次仿译也能够充分调动读者的认知语境,联想起旧金山大学,能对上海交通大学的校训留下更加深刻鲜明的印象。

例2

电子科技大学校训:求真求实,大气大为

原译文:To Seek Facts and Truth, to Be Noble and Ambitious.

原译文在表达形式上的不当之处就是未对原文中的同义重复进行精简处理。汉语同义重复,衍生于古文语法“同义连文”现象,是一种语义复制,指用不同词语或句子表达相同的意义,从而达到突出某种思想,强调某种感情或增强节奏的效果(曾剑平,2018)。同义重复在字、词、词组、句子层面均可实现。在词语层面上,汉语词语讲究“偶语易安,奇词难适”,“家喻户晓”、“无依无靠”、“聚精会神”等耳熟能详的成语都能证明这一点。这些同义相构的词语不仅在形式上重复对称,在意义上也是如此,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平衡对称的思维模式。在汉语中喜闻乐见的同义相构,如果一字不落地译成英语,往往会与英语读者追求简洁精准的理性思维相悖,这时就需要对汉语原文中的重复进行精简处理。

原文的“求真求实”和“大气大为”均存在同义重复现象。“求真”和“求实”都是指做事需要务实、讲究实际、遵循真理;“大气”和“大为”都是指敢想敢做、敢于突破。在英译时,译者应当对语意重复进行省译等处理。而原译文“to seek facts and truth, to be noble and ambitious”是对原文的逐字翻译,在英文中保留了原文的重复和对仗,较为冗长,不仅不符合原文干净利落的风格,也不符合英语读者的思维习惯,难以与西方读者的认知语境实现最佳关联。

“求真求实”强调行动上求真务实,“大气大为”强调思想上敢于突破。可以参照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校训“Think beyond the Possible”,结合省译和仿译的方法,将其译为“Act on the Truth, Think beyond the Possible”。一方面通过仿译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认知语境,有助于实现最佳关联;另一方面,“Act”和“Think”并列使得校训原意的逻辑更加清晰明显,更加符合西方读者的认知习惯。

第二类:表达内容不当

例3

北京林业大学校训: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

原译文:Unto a Firm Man Like Strong Bamboo, Pine and Plum Flower.

原译文的问题是译者选用刺激的内容不当,可读性不强,作用于读者的认知语境后产生了误解,未能实现最佳关联。在中国读者的认知语境中,“松”易与“青松挺且直”的认知语境相结合,产生“刚正不阿”的语境效果;“竹”易与“竹林七贤”的认知语境相结合,产生“不拘世俗”的语境效果;“梅”易与“凌寒独自开”的认知语境结合,产生“高洁傲岸”的语境效果。可见,“松,竹,梅”三者想要传达的信息是“坚韧、脱俗、自持”的精神品格。可是同样的刺激物在西方读者的认知语境中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在西方,“松”因四季常青,被基督教赋予了“永恒生命”的含义;因为气候因素,“竹”在西方国家并不常见,就连“雨后春笋”中的“竹笋”在翻译时都要用“mushroom”来替代,由此“竹”在西方读者认知语境中并不能产生有效的语境效果;而在基督教中,“梅”象征着忠诚。将“松,竹,梅”放入西方读者的认知语境中产生的语境效果是“永恒和忠诚”,有悖于原文想要传达的“坚韧,脱俗,自持”之意,因此原译文将三种植物译为“bamboo,pine and plum flower”并不可取。

可见,在上述例子中,译者未能考虑中西方读者认知语境的差异,没有对刺激信号进行调整,导致表达内容不当,译文可读性不强,由此产生了误解。在关联理论下,同种刺激作用于不同的语境会产生不同的语境效果,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种语境也会产生不同语境效果。能有效作用于中国读者的认知语境的刺激信息作用于西方读者的认知语境未必有效。由此,刺激内容上的不合理也会降低译文的可读性,阻碍最佳关联实现。

为了保证合理的语境效果,必须对刺激内容进行调整。再结合英语校训的一元短小原则,不妨直接译出三种植物在汉语语境中的含义,这样不仅一目了然,不会显得冗长也不会引起误解,也便于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校训文化。故可译为“Unto a Upright and Persevering Man”。

例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原译文:Socialist-minded and Professionally Proficient, Associating Truth with Fact

“红专并进”的“红”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背景下具有浓厚的社会主义色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红”不再是那个年代的“政治挂帅”,其内涵逐渐偏向于爱国主义。“红专并进”就是指要通過科学技术上的精进强国兴国;“理实交融”是指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追求真理。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德才兼备、素质完善,拥有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超凡能力的高科技人才。

原译中将“红”译为“socialist-minded”,虽然符合校训提出之初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含义,但是“socialist”一词却容易与西方读者认知语境中的政治意识形态发生冲突,产生误解。西方国家多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在西方读者观念中根深蒂固,“socialist”这一刺激信号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作用于西方读者的认知语境很容易产生厌恶和反感情绪,导致文化冲突,使译文可读性大打折扣。因此,译者在英译时不可局限于校训提出时特定背景下的含义,应该与时俱进,选择适当的表达内容,以实现最佳关联。

“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可以理解为“精进科技,兴盛祖国;勤于实践,探求真理”。此外,西方国家的校训多为静态语言,多用名词和介词。鉴于以上两点,可以考虑将原译文改为“Higher Proficiency for the Country, More Practice for the Truth”。

六、结语

本文从关联理论视角对校训英译文中的可读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策略,为校训翻译中的惯用策略找到了理论支撑,也获得了新的启示。在关联理论视角下,译者被提升到了与读者和作者同等的交际主体地位,具有相当的主观能动性,译者必须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增强译文可读性,确保实现最佳关联,使得校训的精神内涵得以准确传播。一方面,在处理表达形式时,译者要考虑读者思维方式对语言形式的影响,尊重读者的表达习惯,提高译文可读性。要做到这一点,译者需要广泛了解西方国家校训的语言特点,必要时可进行仿译,不仅形式上合乎习惯,而且而且能吸引读者注意,增强了译文和读者认知语境的关联度;另一方面,在处理表达内容时,译者要准确评估读者的认知语境。要想如此,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译者与读者有相同的认知语境。就算难以实现,译者也需不断扩充自己的认知语境,尤其是关于译入语的文化知识,确保能与读者的认知语境发生重叠,再据此选择合适的刺激内容,引导读者推理出合适的语境效果,实现最佳关联。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已经为校训翻译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中国的高校校训英译还有很多地方亟待完善,此外也有一些高校尚未提供校训译文。因此,本文希望可以为已有校训译文的修改完善和今后的校训翻译提供一些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Sperber,D and D. Wilson.1986.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Oxford: Blackwell.

[2]操时尧.论中国大学校训的英译原则——从国外校训的特点谈起[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05):140-143.

[3]陈绮绮.大学校训翻译中的语用充实策略—最佳关联视角[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

[4]范武邱,范头姣.中国大学校训翻译:问题与基本对策[J].上海翻译,2008,(02):41-44.

[5]方若梅.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高校校训汉译英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6]李紫.从中外大学校训论教育思想差异[J].中国市场,2017(09):126-127.

[7]王宏应,孙绪凯.基于文化语境视角的中国大学校训翻译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1):93-96.

[8]曾剑平.汉语语义重复词句的省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8,31(04):37-40+33.

[9]赵军峰,周婷.平行文本比较模式视域下大学校训中英翻译策略[J].中国外语,2016,13(04):107-111.

[10]郑茂林.论中国大学校训汉英翻译的不对等问题[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7,22(02):186-189.

[11]周婕,陈妮妮.大学校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原则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11):131-134.

作者简介:周恬恬(1998—),女,汉族,云南曲靖人,翻译硕士在读,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专业:英语笔译,研究方向:传媒翻译。

猜你喜欢
可读性关联理论英译
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通俗易懂”吗?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可读性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公益广告招贴的可读性设计分析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基于语用学的虚拟语气研究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我国电子档案长期可读性的障碍分析
“小”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