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的内生动力与展望

2021-10-30 02:20宋雨宸
中国市场 2021年24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双循环

宋雨宸

[摘 要]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的制度优势与经济优势是实现“大循环”和“双循环”的坚实基础,财税政策是助力其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强调国内大循环的经济“造血”功能。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时,以免税经济刺激、更高水平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要路径,进一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与对外贸易地区经济模式优化,从而最终实现赢得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导权和主动权。

[关键词]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财政政策;税收政策

1 “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是最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中,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强调的是我国发展目的和发展阶段的共同要求。首先,国内大循环是立足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大势的敏锐选择。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中国也正经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期,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值得一提,在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形势下,我国在最快时间内分析研判,率先阻击疫情蔓延,扭转经济下行态势,稳住金融体系风险并积极投入复工复产。这都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打好方针政策组合拳的同时,又能够敏锐地将政策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正轨之中的明智举措。在上述变革进程中,无论是世界格局的变化多端,还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客观冲击,都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内部经济发展方式与对外经济贸易的开展模式,对此我国敏锐适时地提出了更加注重内循环的发展战略,以国内经济发展为主要动力,为建设新发展格局练好内功。其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地位的发展方式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程的必然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革开放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中国力争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而畅通国内大循环同样也是中国现阶段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决策。降低各行业对外依存度、提高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并牢牢掌握中国制度的话语权,正是需要国内大循环的经济“造血”功能。

2 充分发挥“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是贯彻“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需要

从发展的目的来看,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要求,这就要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管是过去的“世界工厂”还是现在的“世界市场”,最终都要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服务,这也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需要。而不能为了发展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贸易模式,既消耗了国内资源,又把污染留在国内,甚至还招致贸易伙伴的报复。

因为我国不少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利润微薄并以牺牲本国环境作为代价的,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与我国进行贸易往来中出现逆差并对我国实施反倾销。而这种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生态恢复,最终均由中国百姓来埋单。换句话说,西方发达国家生态环境优美,是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环境为代价的。他们主张新一轮全球化当中的“贸易再平衡”,我们则要主张“环境再平衡”,稳住人民的金山银山,更要还人民绿水青山。

3 充分发挥“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保障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我国拥有强大的制度保障,决定了我国具备实现国内大循环的独特优势。刘迎(2020)总结,坚持全国一盘棋,是坚定维护核心、整体谋划的具体实践;是强化整体思维、系统 思维的生动体现;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我国的国内大循环是在社会主义框架下的经济循环,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上的经济循环,具有经济运行发展的最基本最强大的力量源泉。同样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体制优势的是脱贫攻坚工作的进行,扶贫工作之所以取得重大进展,是因为政府在扶贫领域建构了一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并保证其能够稳定且顺畅地运行。

4 强大的生产力及购买力,是保障“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充分条件

一方面,我国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在近几年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颇有成效,目前正積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动能培育,继续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扩大中高端消费品供给,深挖内需增长潜力,加快培育发展壮大新动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有所提升,制造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整体经济运行效率,提高内部循环发展质量,为国内大循环供足动能。另一方面从消费侧来看,我国具有规模宏大、需求多元化的国内消费市场。2019年底,全国总人口已经超过14亿人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0,892元人民币,城镇化率超过60%;2019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9.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7.8%;伴随脱贫攻坚与消费扶贫工作的深入,广大农民消费意愿与购买力水平也显著上升;2020年上半年中国居民消费复苏弱于投资复苏也意味着未来中国居民消费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消费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会进一步发挥。总体而言,从国内购买力水平来看,足以支撑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

5 进一步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政策建议

5.1 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财政政策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互联互通

国际市场建设与国内市场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两翼”,探索一国经济建设是否成功,外部经济因素不可或缺。对于大国而言,是否能在内部循环发展好的同时又能引领世界经济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简而言之,能否真正做到既“独善其身”又“兼济天下”更应成为考察国家经济建设成功的重要核心标志。李云舒(2020)解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强调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不意味着关门封闭,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促进。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双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税收政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
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税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