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沙盘模型制作在园林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1-10-31 03:27高凤娟张亚芬刘瑞瑜艾友明
丽水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沙盘园林设计园林

高凤娟,张亚芬,李 婷,刘瑞瑜,艾友明

(丽水学院生态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园林景观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也带动了沙盘模型制作艺术的飞速发展。园林沙盘模型作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一种直观表现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高等院校环境设计、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园林等艺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并逐渐成为这些专业培养学生立体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必修课程,是师生进行方案讨论、体量分析、设计推敲等过程的重要手段。

1 园林沙盘模型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1.1 园林沙盘模型的概念

沙盘是指用直观的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地形、地貌、地物缩小呈现于案几之上的模型。园林沙盘模型即是以适当的比例按照设计图纸、设计构思制成微缩园林场景,通过对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小品等要素的处理,表现出园林景观意境,也可称为微缩园林模型或景观模型。园林沙盘模型制作通过以园林组成要素单体的增减、群体的组合及拼接为手段来探讨设计方案,相当于完成园林设计的立体草图[1]。

1.2 园林沙盘模型的分类

根据傅志毅等在《景观模型制作》一书中对景观模型的分类,园林沙盘模型根据表现形式和最终用途主要可以分为场地模型、方案模型、概念模型、展示模型这四种类型。

场地模型(见图1)主要是设计还未开始之前,针对设计项目所涉及场地现状环境,为进行项目场地分析而制作的,主要用于分析项目所处地段的环境、地形。通过场地模型的分析,考虑将要规划的项目如何影响现存的地形、水体、建筑、绿化等,配合设计师更好地完成项目方案。在场地模型制作中往往通过泡沫板等材料的切割、组合,按照图纸上的地形等高线叠加,形成基底地形模型[2]。

图1 场地模型[2]

方案模型(见图2)主要用于项目方案设计过程中的现状分析、推敲设计构思、论证方案可行性等工作环节,这类模型由于侧重面不同,因而制作深度也不同,一般侧重方案的设计内容,对模型形式的表现要求不是很高[2]。

图2 方案模型[3]

概念模型又称为构思模型,是园林设计过程中用于推敲造型、深化构思、完善方案的重要手段。概念模型是设计师的想法在还比较朦胧时形成的三维的表现形式,是能够表达设计构思基本形态体面关系的模型,讲究的是大体的感觉、大块面积的体现,伴随着设计思路的形成。一般情况下,概念模型都是快速制成的,用于激发灵感[2]。例如制作园林建筑设计的概念模型,可以根据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设计草图,通过材料体块的组合,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反复比较把握实体体量增减、整体与局部比例关系,推敲实体与空间、空间与空间的关系[3]。

展示模型又称为实景模型,以规划设计方案图纸为依据,按照适宜比例精确制作而成。其材料也要模拟真实场景、环境,这种模型无论是材料的使用还是制作工艺都十分讲究,适用于园林设计方案的效果展示,可以用于各种投标、审批、展示、归档和收藏等,具有长期使用和保存价值[3]。

1.3 园林沙盘模型的特点

园林沙盘模型与建筑模型相比有相似之处,也有自身的特点。园林沙盘模型模拟真实山水环境,其中花草树木种类繁多,园林空间变化丰富,休憩设施舒适便捷,环境小品美观大方,园林建筑形式丰富多样。按比例微缩而成的园林沙盘模型,是展示设计构思的重要作品形式,对于设计者和评审专家来说,可以预测和把握设计方案建成后的情况,便于分析论证修改完善园林设计方案。园林沙盘模型的外观效果应追求美观、大方、精致,尤其是尽可能强化其真实性、可视性。对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功能、结构、构造等进行直观展示,表现出园林景观空间层次和整体环境。园林沙盘模型作品具有科普价值,可以展示和传递出绿色、环保、节能等多种理念和技术,使人们在欣赏到优美园林模型的同时,接收到相关的科普知识,了解到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建设理念[3]。

2 园林沙盘模型在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教学组织实施

园林沙盘模型具有真实直观立体的特点,是展示设计构思的重要形式,以园林沙盘模型制作作为一种实践形式,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扎实的空间思维能力和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园林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丰富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空间布局能力和立体思维能力为目的,并且这种能力的培养应循序渐进,始终贯穿于专业能力的学习培养中,才能全面充分锻炼学生综合设计实践能力,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2.1 园林沙盘模型在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在园林沙盘模型制作实践教学应用过程中发现,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解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后,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模型,这种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训中常以敷衍的心态完成教学任务[4],实践教学完成后,园林设计知识并未得到很好的运用。为调动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设计知识和复杂的理论融合到实践教学中,发挥出园林沙盘模型制作在实践教学中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作用,需要采用合适的实践教学组织实施方式。以丽水学院园林设计课实践教学为例,根据设计类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经过专业教师对教学实践中问题的反复分析探讨,对实践教学组织设计进行优化改进,探索出以阶段递进式为方法组织实践教学,以园林沙盘模型制作为手段的园林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组织实施形式。

2.2 园林设计类课程模型制作实践教学阶段递进式教学组织实施

根据园林设计类课程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在园林设计类课程模型制作实践教学中采用阶段递进式教学组织设计,能够使学生对园林设计由浅入深地进行认知和学习。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园林设计要素认知阶段、园林空间体验阶段和园林空间类型构建阶段[4]。

阶段递进式教学的第一阶段即园林设计要素认知阶段,是在对地形、水体、建筑、植物四要素认知的基础上创建立体模型。例如在对园林地形要素塑造中,指导学生拓展空间思维,观察自然山体景观,突出塑造各种山脊、山谷、鞍部等部位的形态,使模型地形地势具有多样的景观和丰富的变化,让学生生动灵活掌握园林设计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加深对园林艺术、园林设计初步等基础课程中园林设计要素的认识和理解。

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的第二阶段是园林空间体验阶段。例如在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选择以园林建筑为主体的园林设计案例或者具有丰富竖向园林空间变化的优秀古典园林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和理解案例的空间要素比例尺度、空间布局形式,结合对局部景点的空间模型制作,让学生深入体验园林空间的不同类型和特点。这种教学方式是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优秀园林案例的沙盘模型制作,进一步汲取优秀设计的思想理念,学习运用优秀的园林空间塑造手法,注重园林空间塑造所应掌握的方式方法。

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的第三阶段是园林空间类型构建阶段,结合小型园林设计方案,训练学生对园林设计流程的掌控能力。由于学生设计能力有差异,实践中可结合园林实例测绘,利用园林沙盘模型制作,加深学生对园林设计场地现状的分析和理解,为园林设计的深化提供参考和依据。这一阶段是前面阶段的综合运用,进一步训练学生对多种空间的建构能力,改善平面绘图带来的思维束缚,降低园林设计抽象概念的晦涩度,通过教师针对性的启蒙和引导提升学生的空间感受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园林设计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5]。

教师通过学生在实践中的学习效果反馈,不断优化改进模型制作实践教学组织和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参与设计制作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系统化综合掌握相关园林设计专业知识并运用于实践。

3 园林沙盘模型在园林专业相关实践项目中的开展与实施

以丽水学院园林专业为例,园林模型制作实践教学活动统一安排于园林模型实验室进行。园林模型实验室场地分为材料准备室和模型制作室两部分,并配备了模型制作专用的制作工具和材料。园林模型实验室承担多门课程相关模型制作的实验与实践,同时还承担园林专业毕业综合实训、实验室开放项目实验等相关实践活动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学生相关专业竞赛或实验室开放项目作品可以以园林沙盘模型形式展示,使园林设计方案的展示更加立体直观,园林设计理念和意境更加形象具体。在各种专业或学科的设计比赛中,学生也可以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制作相应的沙盘模型,为参赛设计方案的优化和修正提供一种实践方式。近年在园林模型实验室开展的园林设计课程实践项目见表1,在模型实验室开展的主要实验室开放项目见表2。

表1 模型实验室开展的园林设计课程实践项目

表2 模型实验室开展的实验室开放项目

4 园林设计课程中模型制作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园林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园林沙盘模型制作,是一种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导,在专业教师的有效引导下,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加深对设计方案、设计表达、设计理念的理解,引导学生在图纸和模型之间反复推敲,不断修正和完善园林设计方案的实践教学方式。通过对在实践教学中出现问题的梳理和总结,笔者对园林设计类课程模型制作实践教学的优化改进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4.1 注意模型和设计之间的修正关系;注重凸显主题立意,控制体量

在园林模型制作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的学生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常常不假思索机械地按部就班来做,没有真正领会模型与园林设计之间的相互修正作用[1]。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将较为抽象的园林设计方法和知识,通过实验组织设计,在园林模型制作过程中,更加有效地掌握理论教学过程中抽象的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发挥园林沙盘模型制作对园林设计应有的辅助作用。模型制作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园林设计的立意和内涵,利用模型制作的灵活、实用、准确的特点,运用园林设计的艺术手法,使园林沙盘模型展示的微型景观,能够直观立体地反映设计内容鲜明的主题和内涵。在实践教学中,为突出园林设计的主题和立意,可以对园林设计的内容和主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提炼。为提高园林模型制作的效率,同时可以节约成本,建议园林沙盘模型制作的体量不宜过大,同时强调突出园林设计景观主体内容,在保证模型整体景观效果前提下,对园林设计周边场地环境做艺术化简化处理。

4.2 采用项目导向式实践教学,统筹安排计划,提高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性

项目导向式实践教学是师生通过实施一个或几个完整的项目,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6]。在经过园林设计课程的递进式实践训练基础上,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模型设计与制作等综合性园林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为引导学生系统化综合掌握相关园林设计专业知识并运用于实践,在实践教学组织中,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目标,建议采用项目导向式教学模式。一个园林设计项目从设计构思到模型制作展示整个过程,涉及多门园林设计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项目导向式教学组织形式对充分发挥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加强团队意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可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通过这种形式,将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点联合,可以提高园林专业相关课程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对于学生而言,既是对已学课程专业知识的延续与拓展,也为后面必修的专题设计课程及毕业设计打下基础。与此同时,在时间的利用和空间的使用上,也能统筹规划安排,充分高效利用模型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

4.3 改善模型实验室环境,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充分高效利用实验室资源

由于模型实验室近年来相关专业课程实践教学项目不断增加,同时承担毕业综合实训、实验室开放项目实验、创新基地开放性实验等任务,模型实验室使用频率逐渐增加,常常会导致学生课后时间使用实验室和其他课程实践时间发生重叠。同时,在模型实验室进行的实践教学中,出现同一课程同一时间使用教室的人数接近50人,人均使用面积不到1.5m2。因此建议在原有基础上,扩大模型实验室规模,增加模型操作空间,配备模型展示间,并在室内外墙壁设置挂图设备,用于教学和展示;定期更换调整实验工具器材,改善实验室环境,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工作效率,以便更好完成教学实践任务。

4.4 充分利用学校线上教学平台,实现信息化管理实践教学项目

建议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教师通过教学组织设计,前期线上发布学习任务和实践要求,学生可以利用课余碎片时间充分利用线上优质的学习资源,使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和高效。学生在线上教学平台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通过平台及时查看和回复,与学生积极交流,把信息化教学应用到实践中,发挥信息化教学积极作用[7]。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模型制作时间长、课程实践信息沟通不畅的弊端,教师也有更多的机会针对学生的问题提供更为系统和专业的指导。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和结束后,教师在线上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制作过程和最终作品进行分析点评,对学生小组精心设计和辛苦制作的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完成劳动成果成就感,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

猜你喜欢
沙盘园林设计园林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景观园林设计要点应用分析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沙盘游戏
ERP电子模拟沙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清代园林初探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拒绝入侵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