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监督研究

2021-10-31 22:52倪筱楠孙夫祥
中国市场 2021年23期
关键词:债务部门政府

倪筱楠 孙夫祥

[摘 要]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面临着审计人手不足、审计效率过低等问题。而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分析和处理广泛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取得显著成效。因此,对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地方债务审计监督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现状,其次围绕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地方债务审计的优势进行分析,最后对大数据技术引入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中的难点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大数据;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监督

[DOI] 10.13939/j.cnki.zgsc.2021.23.183

1 引言

地方政府债务是我国各地方政府为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外发行债券、银行借款等一系列举债行为而产生的应偿还债务。地方政府正式举借债务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在2008年以后地方政府举债形成常态化。原因在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央政府放宽了对于地方政府发行债务的约束。近些年来,地方政府盛行设立融资平台作为举债的主体。截至2019年年底,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举借债务已达总债务的 45.76%。地方政府较为盲目的举债行为带来了愈加不易偿还的巨额债务,以近五年为例,2015—2019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由3.8255万亿元增加到4.3624万亿元,债务余额规模由16万亿元增加到24.08万亿元。同时,我国各地方政府还存在偿债能力区域不同,部分地方债务率远超国际警戒线,我国地方政府存在较为严重的债务风险。由此来看,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审计监督十分必要。

地方债务风险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债务的风险防范工作落实情况会影响到“三大攻坚战”的整体情况,也会影响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进程。由于目前地方债务的规模较大、分布较广,审计部门进行审计时缺乏充足的人力,我国政府对于地方债务存在审计次数少且不全面等问题。在大数据时代下,充分利用大数据快速的数据流动且储存量大等优势,有助于克服传统审计过程中带来的弊端。因此,现阶段研究大数据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监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大数据应用于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优势分析

2.1 促进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效率的提升

一方面,地方政府債务审计过程中经常面临审计工作人员压力过大、内部缺乏充足人手的问题。而大数据的应用,有助于把审计人员从成千上万的债务数据中解放出来。例如,传统审计工作人员需要10个人一个月进行收集和分析数据,那么发挥大数据快速收集和分析数据的优势,一两个人就可以完成整个数据的归集和分析。因此,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化解审计工作人员力量不足、审计人员工作压力大等问题,提升整个债务审计过程中的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债务的举债主体为融资平台、金融机构等,在进行审计数据的归集时,各个主体之间提供数据给审计机构存在快慢之分,影响审计工作人员数据归集的进度。而如果通过大数据技术将融资平台、金融机构等参与主体之间的数据关联起来,让各方提供的数据相互印证,审计部门即可拿到数据采集的主动权,提升审计速度。

2.2 提高地方政府债务审计证据的正确性

传统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过程比较烦琐,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一个数据的分析过程往往需要多名审计人员参与,容易由于人为主观因素的原因造成地方政府债务审计证据失真。而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在地方债务数据的采集、分析等方面代替工作人员的职能。审计部门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设定专门的数据分析模型,则可降低人为主观因素对数据的影响程度,保证整个过程中的数据分析万无一失,使审计证据更加真实可靠。

2.3 便于总结地方政府债务的审计经验

传统地方政府债务在审计过程中存在各种隐性债务,举债的主体较为繁杂,阻碍了审计工作的进度。而大数据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审计人员日常的工作量,使得审计人员有着较多的时间去分析和总结当前的审计结果,从而积累大量的地方债务审计经验。经验的积累可以促进审计人员及时发现审计中可能经常出现的问题,有助于预测并解决可能出现的审计问题。与此同时,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多方面、多角度的去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数据,更易找出最佳的分析和解决方法,为后续地方债务的审计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和总结。

3 大数据技术引入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中的难点

3.1 债务数据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相关融资平台、金融机构等不愿意或者不敢分享债务审计所需的相关数据而造成信息孤岛现象。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金融机构片面将本部门的债务数据资料视为隐私,不愿意在大数据平台上进行分享,造成债务审计数据不全面,容易影响审计结果。其次,我国缺乏要求各机构、各部门共享债务数据的规章制度,没有奖惩制度和绩效考察制度的约束,使得各机构和各部门配合积极性不高。最后,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不敢分享债务数据,怕过早公开债务数据出现人为因素错误时不好后期更改,造成审计部门无法迅速归集数据,审计效率大大降低。

3.2 大数据审计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我国在有关大数据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并没有形成综合性的法律体系。虽然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涉及探索在审计实践中利用大数据技术,但是并未针对大数据审计进行进一步规定。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数据安全法》,虽然意味着我国关于数据安全方面愈加重视,但相对而言,仍缺乏有关大数据全方位统一性的法律法规。对于大数据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来讲,没有任何法规明确所涉及部门债务审计相关数据需要去共享,也没有任何法律打破各行业、各级政府之间的数据壁垒,影响了大数据应用于地方债务审计的整体效果。

3.3 大数据审计人员配置不足且专业素养不高

据中国台湾《旺报》统计,我国大数据人才大约占到全球的60%,但是2019年我国大数据人才依然缺少近150万人,我国现有大数据人才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只有0.2%,而以色列已超过1.1%,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审计部门大数据人才不足,主要招纳的财经类专业毕业生既能良好掌握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又能熟练操作大数据分析工具的综合性人才匮乏。各级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大多能够具备良好的审计理论素质,但是对于大数据分析这一新生工具了解过少,妨碍了大数据技术在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债务部门政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7部门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消失”的千万元债务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