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农旅融合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

2021-11-01 07:40马婷包淑娟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4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现状问题

马婷 包淑娟

摘要:农旅融合是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产业融合的新手段。为进一步了解丽水市农旅融合现状及其出现的问题,本文以丽水市农旅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在丽水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背景下,通过对丽水市农旅融合现状、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就如何通过丽水市农旅融合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农旅融合发展,最终能将有效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吸引农民回乡创业就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推动特色农业发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拓宽全域旅游道路。

关键词:农旅融合;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随着国家的强大、社会的和谐、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了满足这一日益增长的需求,各行各业都想抓住这一发展机遇,不断发展自身优势,融合其他行业优势,形成一个全新的融合产业[2]。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3]。乡村振兴战略[4]作为一个发展统筹抓手,通过农旅融合发展可以快速有效的促进发展这一战略发展[5]。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彰显的优势使其具有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农旅融合是一种以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相结合的发展新模式[6]。通过农旅融合发展,可以将乡村建设得更美丽,村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就业创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7]。

近年来,我国农旅融合快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乡村旅游目的地配套基础设施薄弱;精品旅游路线缺乏、农特旅游商品不够丰富;产品联动效果不佳,未能形成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等问题[8],制约了农旅融合发展。如何进一步健全机制体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特旅游商品开发,将山区独特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9],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开创农旅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因此,本课题以丽水市农旅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在丽水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背景下,通过对丽水市农旅融合现状、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就如何通过丽水市农旅融合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原因分析

尽管全国乡村旅游业发展较快,但是在由旅游到旅居的养生度假游发展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问题。

2.1乡村旅游目的地配套基础设施薄弱

从基础设施配套来看,规模较小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已完成相关道路、村庄环境等基础设施改造,并开展瓜果采摘或农事体验活动,村庄内部有一些农家乐、普通宾馆或少量民宿,没有其他旅游体验项目或旅游服务设施[10]。这种配套设施只能满足一般游客的简单的旅游需求,无法满足康体养生等多层次的综合需求。

2.2精品旅游路线缺乏、农特旅游商品不够丰富

目前,乡村旅游的核心业态大多是花海游、采摘游、农事体验、吃农家饭、住名宿等简单的层次的旅游消费形势,未能走出“同质化”竞争的思维怪圈。有些旅游业态城市化现象突出,未突出地域乡土特色,采取的“复制粘贴”单一发展模式,自身的资源禀赋与特色优势未能展示发挥出来,形成“千村一面”、“千篇一律”,旅游产品质量普遍偏低,吸引力逐渐弱化,影响了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2.3产品联动效果不佳,未能形成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通过农业、旅游、文化等多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不仅为旅游者提供新的旅游产品,而且可促进该区域的多产业协同发展,为区域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即可实现乡村自然风光、历史古迹、传统文化民俗开发为旅游资源,也可以通农业多种功能再发展再开发实现多产融合从而开发创新型乡村旅游产品,促进多产兴旺目标的实现。一些地方单纯就旅游而发展旅游,未能将乡村旅游的综合性和兼容性发挥出来,形成有效的产业联动,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进而促进产业链条的上下波动、带动产业链建设。

2.4经营管理人才缺失

由于乡村客观条件所限,造成很多年轻经营管理人员引不进、留不下。乡村旅游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老龄化较为严重,日趋老龄化的经营由于平时的生活环境所限,加上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缺乏专业知识,导致业态形式越来越单一,也缺乏创新与活力,更不能适应康体养生业的发展要求。

3解决办法

3.1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提升途径标题

3.1.1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

当前大多乡村旅游采取的均为照搬照抄成功案例的方法,这样大大掩盖掉了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及文化特质,容易给游客一种审美疲劳。因此,在项目开发上应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素养,以突出本地特色为原则,打造出富有艺术性和乡土性的旅游设施。丽水以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著名,更应该在旅游开发上突出生态型原则,让旅游者真正之身于优美的自然风光中。同时,政府应该参与进来,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娱乐项目。

3.1.2硬件设施全面化

硬件设施是否完善是决定乡村旅游能否长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即便在风景优美的乡村旅游景点,如果公共交通环境较差,路标模糊不清 、居住条件较差、安全设施不完善、餐饮卫生不达标,这都会影响到乡村旅游的整体形象。因此,政府应该充分发挥政府職能,出台一些政策,通过招商引资的手段来吸引社会人士加入到乡村建设中来,只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游玩。其中重点对乡村旅游的道路、卫生、安全、消防等方面进行全面建设,做好卫生间、停车场、路况指引、道路交通、垃圾桶、防滑扶手[14]等建设内容,使乡村旅游的硬件设施更加完善,营造出良好的旅游空间。

3.2打造特色乡村品牌

乡村旅游产品的独特“村”味与体验性是乡村旅游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丽水是著名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有着极为丰厚的“红色精神”;有着著名的5A级景区——缙云仙都;有中国史料记载最早的木拱廊桥和现存最老的木拱廊桥,堪称廊桥王国,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如果能被充分的利用起来,一定能够使丽水摆脱掉现有的低层次发展状况,打造出专属于丽水的特色品牌。另外,也可以开发一些旅游体验项目,经营者们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及自身资源进行开发建设,增加乡村旅游项目的“可参与性”。

3.3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融合

3.3.1挖掘传统文化,促进文旅融合

乡村旅游是彰显地方文化底蕴的直接体现,通过走访革命老区、采访革命老人、追寻革命烈士足迹等方式,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优势[15]。一方面,推进旅游产品和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出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另外,对于弥足珍贵的历史遗迹进行细心的维护,它可以直观的传达出当地“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特点,使革命精神和历史典故有了更加具象化的体现,提高了当地乡村文旅资源的历史文化整体形象。

3.3.2以农促旅,以旅兴农

农旅融合是一种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孕育出新的农业园区的形式,它的关键在于“农”[16],意味着要重点突出“农”特色,加强农旅融合,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意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的新产业链。“农旅融合”首先需要政府“打头阵”,对于当地的农业资源做出正确的市场评估,以生态、价值角度为出发点,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利用,确保在挖掘乡村旅游经济价值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例如,将农业生产体验纳入项目建设中去,利用不同时节的生长变化,吸引游客再次前来“采摘”,通过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受来推动经济发展。另外,在当前的自然景观之下,可以适当的和当地当地的农田、山水融合起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做到农业资源与自然环境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4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4.1促进从“外出打工”到“回乡创业”的转变

农民工对于“外出打工”和“回乡创业”的选择归根结底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体现。一个地区想要快速发展,必须依托群众的力量。他们中有些人长期工作生活在城市,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及完善的思想观念,回乡创业正好可以把优势资源引入家乡,从而加速乡村的发展进程。但是,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制度缺失成为了他们回乡的最大阻碍,政府应该完善相应的创业资源和保障[17]。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出台特殊政策和具体措施,激发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激情;其次解决农民工创业的用地问题,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指标适当的减少一些费用;财政方面加大财政、税收的扶持力度,加大创业政策优惠,为创业者节省成本。

3.4.2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互联网+乡村旅游”的不断普及,很多消费者对于旅游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国人也逐渐成为了旅游主体的一部分,这均需要经营管理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管理能力。但是由于当前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和薪资水平有限,难以吸引到优秀人才。对此,政府应该注重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培养,采取多种策略吸引以及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来丽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村民对互联网和乡村旅游之间的认知,在宣扬本地乡村旅游项目的同时为广大的旅游者提供更加周到热情的服务[18]。

4.结语

综上,基于农旅融合促进丽水全域旅游通过合理的规划就可以很好的带动乡村经济发展[19],让乡村在原有的农业和自然风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批旅游经济的收入,为以后的乡村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可能。

参考文献

[1]李松龄.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与区域平衡充分发展[J].学术探索,2021(04):1-9.

[2]高彦梅.产业融合背景下文化产业助力制造企业创新发展路径[J].今日财富,2019(07):193-194.

[3]包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新要求[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01):19-20.

[4]远方.全视角解读乡村振兴战略[J].党员之友(新疆),2021(05):64.

[5]刘志军,陈江平,胡君.“互联网+”视角下新型农旅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以宜宾市大塔荔枝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2021(16):90-92.

[6]刘雨薇,苏兰兰,张阳阳,等.农旅融合发展助力恩施脱贫攻坚路径[J].当代旅游,2020, 18(32):63-64+67.

[7]丁丽玲,王武强,赵理名.发展农旅融合振兴乡村经济——缙云县农旅融合发展的思考与探索[J].现代化农业, 2020(12):47-50.

[8]宋黎娜.农业旅游发展路径解析[J].广东蚕业,2020,54(11):129-130.

[9]韩秀平.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旅融合协同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以浙江台州市为例[J].中国商论, 2021(09):150-152.

[10]陈慧英,陶丽萍.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实证研究[J/OL].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1(01):53-65.

[11]卢炫均. 基于游客视角的丽水市休闲旅游示范村吸引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

[12]宋建军.乡土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发展耦合研究——以浙江衢州為例[J].当代农村财经, 2019(06):19-22+25.

[13]黄志国,葛芳方.浙江衢州运动休闲小镇创建路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20):9-11.

[14]董丹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研究[J].农业经济,2020(4):43-45.

[15]胡勇兵.九江市乡村旅游产品与地方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90-92.

[16]陆宇,宋建华.农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张家口市崇礼区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1,41(2):174-177.

[17]郑粤.乡村旅游地返乡农民工创业风险类别研究[J].现代化农业,2021(1):53-57.

[18]王莉敏. 基于城乡居民需要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选择与开发研究[J].农业经济,2020(3):42-44.

[19]孙克劣,姜琳琳.基于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规划分析[J].砖瓦世界,2021(2):6.

作者信息:

马婷,女(2000.5--),汉族,籍贯:甘肃崆峒人,丽水学院在读学生,研究方向:生态学

包淑娟,女(1986.3--),汉族,籍贯:浙江龙泉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教管理、学前教育、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2019年度丽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丽水市农旅融合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LC201916)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现状问题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