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中职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2021-11-01 07:40吴建华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4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中职学校课程思政

摘要:本文以福建省职业教育“双高计划”为背景,介绍了课程思政内涵及特点,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和问题,并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环节管理、开发校本特色课程等途径探索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以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中职学校;双高计划;课程思政

2021年,我校顺利入选福建省“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名单,对学校立德树人和课程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校在学校党委领导下,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环节管理、特色课程开发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特点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它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导向同学校各门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以显性或隐性教育的方式,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等的一种协同育人综合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具有引领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兼容性的特点。首先,课程思政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引领性;其次,从课程思政的提出来看,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具有系统性;最后,课程思政就是要挖掘各门学科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把思政元素、职业素养等有机、自然、贴切地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因此,它还具有创新性和兼容性。

二、中职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与不足

目前,中职学校在课程思政教学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些颇有成效、具有代表性的课程。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1)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的主力军,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思政教育的意识与能力。但在教学中,科任教师的思想政治认识和素质有待提高,有些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解读存在不足,无法将无形的价值观教育与有形的专业知识相融合,导致课程思政效果差强人意。

(二)思政元素简单植入

日常教学中,思想元素植入过于碎片化、简单化,课程思政常常被简单认为是“课程”+“思政”,是在每学期固定学时的专业课程中拿出部分课时讲授思政内容,或者是每节课拿出若干分钟讲思政的内容,有的老师盲目追求课程思政,从课程教学内容以外引入思政元素,而不是先从专业和课程的内部入手,看看专业和课程内部可以挖掘哪些育人要素,这些元素怎样融入到教学中,极端地把专业课程讲成思想政治理论课。

(三)理论实践各自为政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只有学生理解并接受传授的知识才是成功的教学,课程思政也不例外。中职学校的课程思政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理应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但有的课程没能抓住学生思想的困惑点,理论过于空洞、抽象,不够切合实际;有的课程实践没有和专业理论紧密结合,实践教学无法走深,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三、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路径

2019 年3月18日,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职学校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方向和实践指南。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寻找本课程知识内容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联的元素,并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汇于学科教学中,从而实现课程育人功能,达到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應的目的。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握好“三度”

学校要发挥主体责任,从“教师的热度、课程的温度、育人的厚度”三个维度出发,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同时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成立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加强课程思政师资队伍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育人意识。例如我校在各个教研组成立了课程思政研究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教学研究、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形式挖掘提炼本学科、专业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通过课堂主讲、实践教学、师生互动、课堂反馈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营造出良好的课程思政氛围。

(二)抓好日常教学管理,把握好“三环”

在日常教学中,要抓好“教学设计环节,内容重构环节和教学实施环节”三个环节,通过梳理好课程内容主干,确定好课程的思政主题,理清课程思政的主线不断挖掘各课程思政元素,将挖掘出的育人元素随各类专业课程内容有机融入到教学之中,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1.在教学设计环节上,引导各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拓展课程思政教学广度;积极挖掘各门课程内在思政元素,探索课程之间、学段之间的内容衔接,挖掘课程思政教学深度;创新课程思政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案例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加强师生教学互动,增强课程思政教学效度。从课程的整体考虑,从教学设计入手,梳理好课程内容主干,确定好课程的思政主题,并以此为主线,形成贯穿整个课程思政建设的脉络,然后再延伸到项目、任务、知识点和技能点,如在数学课上,科任教师将中国数学家的故事融入到函数等有关联的数学知识点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起源和无数数学家在科学道路上付出的坚持和努力,进而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2.在内容重构环节上,各专业将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则注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如在财经专业中融入“不做假账”的诚信品质,在商贸类专业中融入勤勉尽责,在运输类专业中融入职业忠诚……全方位、多角度培育学生成长成才。

3.在教学实施环节上,要结合专业谈思想、说素养、讲故事,课堂教学要避免假、大、空,避免讲的内容不在学生生活体验层面,找准切入点,努力拉近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优化教学手段,积极采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我校全面推行礼仪教育,以礼仪教育作为课程思政切入点之一,通过全员学做礼仪操,开设礼仪校本课程,建设礼仪文化长廊,开展礼仪实践活动等把礼仪教育与常规教学、日常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相结合,真抓实干,形成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推动课程思政有效开展。

(三)开发校本特色课程,把握好“三性”

本着特色性、示范性和实用性原则,学校挖掘并充分利用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结合学校“劳动文化”、“闽南文化”、“礼仪文化”、“会计文化”、“儒商文化”等特色文化和专业课程的研究优势,鼓励思政课教学名师、骨干教师、教学团队以专题讲座、团队学习、理论宣讲、互动交流等形式与公共(基础)课、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政教学交流展示,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将学校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优秀教学经验、教学资源等分享、推广到课程思政教學当中,并组织教师团队共同开发地方或校本课程。例如我校开设校园酒店式管理实训课程,通过推进劳动教育与该课程的高度融合,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坚持以劳育德价值引领,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德育劳育协同效应,用劳动教育筑牢立德树人基石。

总之,实施课程思政是一个自上而下、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以“双高计划”为契机,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政元素与各专业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努力构建以思政课程为主流,以通识课程思政为支流,以专业课程思政为细流的立体化课程育人体系,从而形成齐抓共管共建的课程思政协作大格局,提升育人效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习近平.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3-18.

[3]成桂英,王继平.教师课程思政绩效考核的 原则和关注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9(1):79-83.

[4]丁湘怡,周曦,边丽娟,等.“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堂的教学实践探索[J].长江丛刊,2020(19):191,193.

[5]朱红霞.构建以劳模育人为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

本文是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党建引领推进中职“双高”建设的实践研究》(厦教办[2020]96号文立项,项目编号20023)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吴建华(1982.5-  ),男,福建南靖人,厦门工商旅游学校高级讲师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中职学校课程思政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